第182章试探 - 大唐:回到安史之乱当王爷 - 老C家的菜鸟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82章试探

前方发来战报,李光弼率领唐军在沙州大破吐蕃,依靠现代化自动步枪和大炮,一日之内歼灭吐蕃十余万人,刚武装起来的机械化部队一路南下攻破吐谷浑曾经的首都伏俟城。三日之内,部队推进数百里进驻吐蕃境内的女国大岭。

李光弼从未打过如此酣畅淋漓的战斗,吐蕃的骑兵方阵在名为榴弹炮的武器面前简直不堪一击,被炸死、被震死的吐蕃骑兵就有八、九万人,剩下的侥幸冲到阵前都被机枪突突了。

李倕看着战报说不出的得意,机枪和火炮可以让吐蕃从此走下战马,用洁白的哈达欢迎唐军。

他电令李光弼,立刻兵分两路,一路向西进军务必早日攻陷逻些,他允许赞普投降;另一路向南推进,势必要占领藏南地区。

电报发出没多久,李光弼便回电了。

女国大岭附近出现一个无形的屏障直达天际,刀枪不入,水火不侵,大军无法继续向吐蕃境内推进。

“还有这种事情?”

李倕看着吐蕃地图沉思起来,看来那里有古怪,不合常理即为妖,他命令李光弼远离屏障退回吐谷浑,先在那里驻扎休整。

看来他必须亲自上一趟青藏高原。

如今他哪里走的开,那个萧什么不知道什么时候来西京,他还等着结婚呢,朝中那帮人也不会让他上高原的。

更主要的是,他有一件事必须要确认一下,这件事就像一根刺狠狠的扎在他的心口,又疼又痒,偏偏摸不着、抓不到,必须想办法把这根刺拔出来。

自从铁路修到西京后,中书令李泌每天都会准点送百来斤奏折给李倕,一下子赶跑了他的悠闲时光,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便是在凤翔的工厂和勤政殿穿梭,得空还要去向母亲请安。

李倕恨死李泌了,先是塞个从未见过的女子给自己,然后又将工作丢到凤翔,这跟在西京有什么区别,要知道东宫可比凤翔舒服多了。

骂归骂,工作还是要做的。

趁着每日工作量变大的机会,他已经好几天没去向段贵妃请安了,甚至连问候皇上身体的奏折也停了。

这日,李倕凌晨五点收到奏折,一直批到次日凌晨还没忙完,他刚一抬头,鬼面军们又推着满满一推车的奏折走了进来,李倕瞬间石化,不好,自己的肝怕是要保不住了。

要是在西京,还有三省六部的官员帮忙,如今在凤翔什么事都要他自己干,李泌这是逼自己回西京啊。

装满奏折的车后,段贵妃端着一碗热汤笑吟吟的看着自己的儿子,她亲手将热汤端到桌上说:“不如早些回西京吧,萧家人也快到了。”

李倕苦笑着说:“还想着能在凤翔躲懒,他们真不打算放过本王,罢了,明日便回西京,你们把奏折给我退回去,本王回西京后三省六部看谁敢休假。”

tnd,你们不让我清闲,我就拉上你们一起,实在不行组个内阁吧,将票拟和批红的权利放出去。

不行不行,大明王朝就是这么没的。

段贵妃见儿子脸上阴晴不定安慰说:“明君自然是辛苦的,你看文皇帝,再看看太上皇。”

“道理我都懂,阿娘您看看这奏折,堆起来怕不是比房子都高,”李倕心里暗骂一声,坑死人的中央集权,不行就躺平当个昏君吧。

不行不行,要是真躺平了,颜老他们的唾沫星子不得把自己淹死,与其这样不如放权给地方政府,对,就这么办,回去之后找李泌他们商量一下。

李倕忽然想起自己的目的,转头问段贵妃:“夜已深,阿娘不如早些回去安歇,今夜儿子怕是不能休息了。”

“你把汤喝完本宫就走,她们呢?你在此处批阅奏折,她们躲到哪里去了?”

“这里的事情她们帮不上忙,我让她们休息了。”

“你的身旁需要一个知冷知热的人,萧氏乃名门之后,知书达理必定能助你一臂之力。”

李倕喝着热汤不停的发出“嗯嗯”声,看来萧家女儿的事情,自己的母亲门清,她要是真的一出生就被包裹冰霜,晚上搂着她睡觉会不会觉得冷?

夏天还好,冬天就要命了,还有,她母亲的肚子是天然冰箱吗?

这帮传谣言的一点常识都没有。

见李倕喝完热汤,段贵妃接过碗就走,殊不知她的儿子此刻心跳一百八,李倕既想知道结果又不想知道结果,但是那天的对话跟毒蛇一样不停撕咬他的心。

就看一次,就一次,很快的,几秒钟而已。

李倕这样安慰自己,他屏住呼吸手指微动发动特殊视觉,双眼看到的世界瞬间不同,直到段贵妃消失在门外他才敢喘气。

万幸,母亲和其他人一样,她也是没有命相的,看来是自己想多了,那句诗只是凑巧。

可这个结果却让李倕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正看着奏折发呆,段贵妃在门外转了一圈又回来了。

“阿娘,您怎么回来了。”

“倕儿,有件很重要的事情一定要办好。”

“何事?”

“太上皇至今滞留蜀中,剑南节度使崔圆已经多次向本宫转达太上皇的不满。”

李倕恍然大悟,之前忙着平叛,如今忙着朝政,倒把他给忘了,好说,他立刻下令礼部进行准备,不日便迎太上皇回西京。

也好,说不定太上皇回宫,皇上的病一下子就好了,自己也就解脱了。

李倕心又沉了下来,之前在西京的时候他就趁着看望皇上的间隙发动能力想医好李亨,结果尝试了几次都无效,他到朱雀大街随便找几个残疾人便能修改他们的身体。

难道自己的能力对皇家的人无效?

又忙碌了一日,李倕打着哈欠和母亲还有永王李璘一同返回西京,顺便带上三百鬼面军。

西京之中,一直在紫宸殿哭求皇上改立太子的张皇后听说李倕他们准备回西京,立刻慌了神,赶忙去找李辅国商议。

两人一合计知道事不宜迟必须尽快动手逼皇帝废掉太子,立张皇后自己的儿子李侗为太子。

只要圣旨一下,木已成舟,李倕再敢乱来便是谋朝篡位,为天下不容。

可惜他们低估了火车的速度,李倕上午出发,中午便回到西京,晚上已经在东宫用膳了。

事不宜迟,张皇后得知李倕只带了三百名护卫时,嘴都快要笑歪了,他们决定今夜就动手,先去昭阳宫控制段贵妃,以她为人质要挟李倕,然后去紫宸殿逼皇帝下旨。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