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西京长安 - 大唐:回到安史之乱当王爷 - 老C家的菜鸟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60章西京长安

营帐中,戴着白色鬼脸面具、披头散发的毗伽公主李怀依大方的面对唐军核心将领们。自安史之乱爆发以来,陇右节度使、中书令郭子仪调陇右之兵协助平乱以来,回纥、吐蕃趁机向陇右、河西等地进犯,企图切断安西都护府与内地的联系,准备吞并安西都护府控制之地。

此时的大唐为了平乱无暇西顾,回纥屡次败给郭子仪后一直养精蓄锐,低调发展,趁着大唐内乱,叶护太子带领四千人除了揩油外,顺便观察大唐将领们的情况。

毕竟大唐军神郭子仪已经六十多岁,廉颇老矣,若大唐后继无人,他们便可大胆放心进攻。

香积寺一战,李倕等人大放光芒,尤其是最后决定战局的震天雷,让叶护太子深感恐惧。

他与李怀依商议一番之后,均认为仆固怀恩已经彻底倒向大唐,攻下长安后杞王必定派郭子仪回防陇右。

李怀依决定立刻赶回回纥都城牙帐城,暂停进兵,让吐蕃人先去试水。

营中坐的都是人精,李怀依简单几句话怎么骗的过他们。

李倕换上一副面孔,笑嘻嘻的说:“公主急什么,本王说过要将你供起来,攻入长安之后,喝完本王的喜酒,我随你一同前往陇山,亲自护送你回牙帐城。”

“什么?你要去陇山?不是”

“不是什么?”李倕追问。

郭子仪接过话头:“公主殿下,老臣与李太尉继续向洛阳进军,还请叶护太子率领回纥精骑多多支持。”

李怀依汗湿衣衫,这个杞王比郭子仪更难对付,不知道他要带多少兵力去陇山。

“公主不说话就表示你同意了,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本王大婚之后,亲自护送公主回去。”

李怀依不便开口反驳,这样显得太过刻意,以杞王的手段,绝对容不得她反驳。

她故作轻松的耸肩说:“既然如此,本公主等着喝杞王的喜酒,告辞。”

毗伽公主一走,李泌就问:“殿下,您准备如何对付她?”

“当然是留下她,本王想看看那磨延啜是不是真的心疼他的女儿和儿子,令公,太尉,叶护太子那边就麻烦你们了,他要是敢乱来,乱军之中找机会.”

李倕做了一个手势,郭子仪和李光弼同时笑着点头,和杞王沟通就是畅快,想怎么说都可以。

翌日清晨,唐军重新集结。

李光弼率领三万人往北,李倕、郭子仪率领四万人走西门,若守城叛军不肯投降,立刻攻城。

大军围城,李倕正要命人上前喊话,开远门、金光门、延平门缓缓打开,开门的是长安城的百姓。

昨日一战后,安庆绪率先带人逃往洛阳,留守的将领们哪敢继续留在城中,也跟着往东走。

一夜之间,长安城中的叛军走得干干净净,唐军兵不血刃夺回长安城。

叶护太子纵马上前对李倕说:“杞王殿下,广平王已经和本太子做了一笔交易,我们回纥人不会收取长安城中的金帛、子女,帮你们打下洛阳后再收取城中之物。”

“如此甚好。”李倕嘴上这么说,心里冷笑,攻下洛阳后老子先让他们把你的回纥骑兵全宰了,再扣住你这个回纥太子,磨延啜不拿金银来赎,老子每天打你一百鞭。

李倕吩咐手下人:“将此消息告知长安百姓!”

唐军入城,满城欢呼,百姓口中不断高喊“杞王千岁,广平王千岁。”

李倕命令大军在东城门外驻扎,然后拉着郭子仪的手,并排骑马走入长安城,举起郭子仪的手欣然接受百姓的欢呼。

传令兵马不停蹄,将收复长安的消息带回凤翔郡,李亨大喜过望,命人即刻收拾行装回长安。

太极宫,太极殿上。

李倕、郭子仪、李光弼、李泌、王思礼、李嗣业以及鬼面军一齐空无一人的龙座。

这里的一切都未曾改变。

李倕若有所思的走上龙座,低头就看到一封给他的信。

“杞王敬启,香积寺一战,杞王威震九州,朕虽遭小挫,青山犹在,洛阳城中等杞王相会,若杞王能攻下洛阳,必定告知细作之事。”

李倕右手一扬,信纸在空中转了几个圈落在众将脚边,郭子仪捡起来一看,脸色大变。

“殿下,这细作究竟在什么地方?”

“不知道,你们说史思明手中还有多少人?”李倕在龙座旁坐下,身体往上面一靠,双手不安分的摸着龙座上的软垫。

李光弼笑着说:“他手中并没有多少人,殿下,可想坐那个位子?”

“太尉,怎敢胡言!”郭子仪慌忙阻止。

“令公,此处都是自己人,坐一坐又何妨?末将看来,谁能比杞王更有资格坐那个位置?”

李倕大笑几声,坦然往龙座上一趟说:“这个位置不舒服,还是留给广平王吧,你们要不要上来躺躺?”

说完就朝几人招招手。

郭子仪脸都白了,他是立下不世之功的皇子,坐了也就坐了,他们几个上去可是要灭族的。

李倕心情大好,拉着郭子仪、李光弼一起坐在龙座上说:“坐了就坐了,我等皆为一方节度使,皇上要是敢打我们的主意,大家齐心协力,共同维护自己的利益,几位意下如何?”

“殿下,不知您究竟何意?”郭子仪此刻如坐针毡,几次想站起来都被李倕按了回去。

“长久以来,太上皇宠信奸佞,陛下信任内臣,想必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令公、太尉,先生,你们哪个不是如履薄冰,本王不希望以后再发生这样的事情,我等组成一个联盟,若皇上敢打我们的主意,大家齐心协力反对他,若皇上昏庸无能,我们就罢免他,另立新君,大家以为如何?”

王思礼、李嗣业率先出来表明态度:“末将听从殿下号令。”

李光弼看着自己的弟弟,走下龙座跪在地上说:“末将随时听候殿下调遣。”

李泌在一旁不卑不亢的说:“微臣早就是殿下的人,殿下要去哪里,微臣必定跟到哪里。”

郭子仪趁机从龙座上走下来,看了几位一眼,略带歉意的说:“殿下,老臣年迈,恐怕时日无多,家中幼子郭暧,年方十六,望殿下不弃,留他在军中效力。”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