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峰回路转
厚厚的积雪上,叛军踩着轻快的步伐向太原城进军,攻打太原以来,他们从未像今天这般轻松。谁都想不到这样一个人竟然要投降,此情此景,一生难见,叛军们都想看看这头猛兽是如何向他们的将军投降。
越靠近太原城,史思明的心跳得越厉害,一时间也说不上来究竟是什么原因。
天佑大燕,希望此行顺利。
太原城外的李光弼也很忐忑,万一史思明不来怎么办?为了写那封信他已经把肚子里的学问都掏了出来,如果还不行,以后一定要给自己找一个才高八斗的行军司马。
远处一片黑色的海浪踩着积雪,擎着旌旗缓缓走来,李光弼大喜,转头吩咐将士们准备。
猎杀时刻即将到来,首要目标--史思明。
叛军的队伍越来越近,史思明猛地拉住缰绳。
李光弼投降为什么还要带这么多士兵在身边,虽然他们是如此地萎靡不振。多年的经验告诉史思明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他招来一名牙将,命他带两千人去接受李光弼投降,他随后就到。
两千人走过唐军挖的深坑,松木微弱的断裂声很快被脚步声掩盖,隔着深坑,牙将朝李光弼喊话。
“末将前来接受李太尉投降。”
李光弼两眼一翻,不屑地说:“你算什么东西,有资格代表史思明吗?还不快滚,史思明不来,老子就不投降。”
牙将无奈,只得带人回去禀报,松木断裂的声音断断续续又响了一次。
论官职,李光弼是大唐一品太尉,史思明也认为派一个牙将前往确有侮辱的嫌疑。
身后列阵的叛军早就按捺不住,都想一睹大唐一品太尉的风采,史思明一动,他们跟着就往前冲,数千人正好站在李光弼挖的坑上看热闹。
当史思明快走到深沟时。
“咔擦”
大坑上的松木再也支撑不住,齐声断裂,叛军惨叫声四起,李光弼大喝一声:“动手!”
藏在外城的唐军鱼跃而出,冲在最前面的两百余人扛着十几个特制木板,沿着深坑边缘用力一推,形成一座移动的简易木桥,唐军迅速跨过木桥对着史思明一阵乱射。
李光弼身后的两千唐军抽出藏在身后的武器,顶着箭雨朝史思明扑来。
“乞索儿!”史思明骂了一句,拔剑拨动飞来的箭矢,忽然大叫一声,摔落马下。
幸亏尚未落入大坑的叛军反应够快,拼死护住史思明,蔡希德见状带着骑兵冲过来救人。
李光弼暗叫一声“可惜”,可惜不能斩下史思明的首级。
两军在太原城前混战,城中冲出的唐军越来越多,同时高声大喊:“史思明死了,史思明死了。”
叛军士气彻底瓦解,李光弼乘胜追击,斩杀五千余人后退回太原城。
至于掉入坑中的叛军,全被李光弼下令射杀。
史思明身中四箭,逃回军营时已经奄奄一息,幸亏箭头没有喂毒,否则他连这个年都过不了。
此战结束,李光弼当即命人将史思明的坐骑,那匹已经射成刺猬的黑马送还给叛军。
当夜,李光弼命令士兵连夜在深坑后方,太原外城前再挖大坑,并放空外城,如果史思明没死,他一定会来报仇的。
休养半月有余,史思明虽不能下地行走,精神好了很多,他下令集合大军,带上所有装备进攻太原,不要和李光弼废话,只管全力进攻。
他还特意嘱咐士兵,走路要留意地面,小心李光弼再挖坑。
石弹滚滚,叛军发疯似地朝太原城射击,原本就脆弱的城墙此时更加不堪。
李光弼和士兵们组成盾阵,矮着身子贴墙靠着,咬牙忍受抛石机的攻击。
连续不断的石弹和漫天箭雨压得唐军抬不起头,只能龟缩在安全的地方静静等待。
太原城多数建筑被毁,城中百姓死伤无数。
抛石机的攻击持续了整整两个时辰,坐在推车上的史思明咬牙切齿的看着残破的太原城,他发誓打下太原之后,一定要拿李光弼的心肝下酒。
随着一声令下,叛军步军在前,抬着和唐军一样的木板,搭建木桥跨过深沟冲向外城。
刚到城门前,叛军脚下一矮,数千人又掉入大坑中,后续部队只能小心的绕过大坑冲入外城。
内城城门打开,李光弼如同猛虎下山,带领骑兵冲入敌阵,外城城墙上弓箭手、弩手飞奔而来,对着城下的叛军宣泄着心中的怒火。
太原内城的唐军抛石机也开始反击,三方协同配合,叛军如同羊入虎口。
李光弼爆喝一声:“打断木板!别让他们退回去!”
唐军得到将令,拼死向前,就是死也要在木板上砍几刀、戳几下。
木板断裂的声音不断传来,叛军陷入恐慌,木板一断,他们就没有退路了,所有人挤在为数不多的木板上,互相推搡,不知多少人被自己人推入深坑。
太原城门前,洁白的雪地被染成暗红色,到处都是叛军的尸首,盔甲、武器更是不计其数。
此战,李光弼率军斩敌破万,己方折损两千余人。
史思明坐在推车上暴跳如雷,他率领十万大军,愣是打不下一座小小的太原城。
李光弼坐在马上吐着白气,他命人将叛军的盔甲武器叠成小山,他指着小山朝史思明大喊。
“逆贼,年关将至,如此厚礼,本太尉悉数笑纳,无以为报,挖几个坑帮你把战死的将士埋了,不必言谢。”
说完一抬手,唐军士兵将大坑边上的叛军尸体全部推入坑中,并当着史思明的面重新盖上伪装。
史思明被气的心脏骤停,偏偏没有别的办法,只得下令抛石机继续攻击,昼夜不停,一定要将太原城彻底打成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