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各方混战 - 大唐:回到安史之乱当王爷 - 老C家的菜鸟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44章各方混战

武功郡外,赤水军军营。王思礼正四处巡查军营,又命军械校尉沈重九联合武功郡中的硝石爆竹工匠制造爆竹,只要圣旨一下,赤水军立刻敲锣打鼓,爆竹一路放到凤翔郡。

自从杞王接管赤水军以来,王思礼已经很久没有如此安逸,当年他跟随哥舒翰驻守潼关,兵败逃回长安,受尽嘲笑。

若非自己上下打点,早已成为刀下鬼,有杞王在,定能建功立业,一雪前耻。

候吏焦急的声音打断王思礼的思绪:“将军,二十里外发现叛军。”

“有多少人?”

“不足千人。”

“传令,三千盾刀兵,两千长枪兵,一千弩手五里外列阵,五千骑兵随时策应,候吏时刻报告叛军位置。”

清渠大败之后,叛军第一次出现在武功郡外,王思礼摸不准他们的意图,不过李倕临走前下令。

不管叛军如何挑衅,追击不得超过十里,违令者军法处置。

叛军骑兵逼近军营十里时停了下来,派出小股部队上前试探。这股部队在阵前转了几圈,在百步之外挥舞战旗,为首牙将高喊:

“安将军恭祝十皇子封为杞王,兼凤翔节度使统领天下兵马,将军能有如此对手三生有幸,过几日便会有贺礼送到,请赤水军的将士们通一声。”

得知消息的王思礼大吃一惊,李倕封王不过是这两日的事情,叛军如何得知?他不敢耽搁,立刻将消息送往凤翔郡。

凤翔郡的更鼓打了五回,不少民房已经亮起油灯,准备一天的劳作,李倕暂住的馆驿外闪过一个黑影。

黑影身披斗篷盖住头部,在一旁的小巷转了个弯来到后门。

见后门并无士兵把守,黑影快速走到门前用力推了几下,后门纹丝不动。

黑影正暗自踌躇,后门吱呀一声自己打开,一双大手将黑影拉了进去。

几个火把围了上来,武大元、梁荣广观赏动物一般围着黑影,揭开斗篷见是李泌,两人露出洁白的牙齿会心一笑。

“末将多有得罪,请侍郎大人不要放在心上。”

李泌拍了拍褶皱的衣服,低声说了句“好大的力气。”

“殿下已经等候多时,侍郎这边请。”

几人领着李泌穿过后院来到退室,李倕身披铠甲正跪坐在那里,旁边放着那把青龙剑。

见李泌到来,也不起身,只是点头致意。

李泌与他相对而坐笑着问:“杞王殿下召微臣前来所为何事?”

“本王并没有说要见侍郎。”

“殿下说笑,您拽着微臣的后衣摆,连拉五下,分明是叫微臣五更时分从后门入府。”

李倕轻拍双手,鬼面军将刚煮好的茶水送到两人面前,李泌瞟了一眼碧绿的茶水,毫不犹豫的端起来大喝一口。

茶温合适,入口生香,李倕忍不住向他投来敬佩的目光。

“殿下,有话直说。”

“本王既要娶王氏之女,也要太子之位,侍郎可有两全之法?”

“,微臣确有一法,不过就要看殿下有多大的胆子。”

“本王心中也有一个办法,不知是否和侍郎想的一样,笔墨伺候。”

李泌重新审视这位王爷,他手握重兵,皇上和诸位皇子均在凤翔,只要狠得下心,别说是太子,连皇位都是他的。

他到底想做什么?

笔墨纸砚上齐,李倕提笔快速写下两个字,叠好捏在指间,李泌也将写好纸条递过去。

两人同时打开对方的纸条相视一笑。

“殿下为何出此下策?”

李倕反问:“侍郎以为如今是先平定天下还是先争夺太子之位?”

“安禄山反叛,朝纲紊乱,民不聊生,作为臣子,自然希望先平天下再言国本,如今内有阉人横行,外有节度使手握重兵不听号令,内忧外患,就算扫平安禄山又能如何?”

“若本王能清除这两个祸端,侍郎是否愿意助本王匡扶社稷,重振大唐?”

“殿下可做好准备,接受群臣的唾骂?”

“只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遗臭万年又如何?”

李泌起身整理衣冠躬身下拜:“殿下一心为民,微臣早有耳闻,臣替大唐百姓谢过杞王殿下,只要殿下广纳谏言,不宠溺小人,李泌愿效犬马之劳。”

“多谢侍郎,天下之事本王一知半解,本王愿拜侍郎为师,请先生教我。”

说完,李倕跪下行拜师礼,李泌忙把他扶起来。

李泌心中难过,当年广平王也是如此对待自己,时过境迁,广平王不仅没有将黎民百姓放在心头,反而宠信宦官。

“折煞微臣,殿下放心,微臣必与殿下共进退,微臣斗胆,请殿下牢记刚才所说之事。”

“内除宦官,外平藩镇,本王绝不敢忘。”

门外响起急促的脚步声,武大元急忙将累瘫的传令兵提到李倕面前。

李倕觉得不可思议,他封王的消息才多久?安守忠远在长安,消息是怎么飞过去的?

这些天赤水军可是挡在武功郡前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