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明争暗斗
赤水军军帐中,所有将领都反对送粮食给安庆绪,王思礼认为就算要送,须和前次一般加上巴豆。这些建议被李倕全部否决,于公于私,叛军的存在对他来说利大于弊,何况安庆绪总算救过他一命。
“诸将听令,清空武功郡破坏郡中所有物品,每家每户倒上桐油、硝石火药,大军连夜开拔回扶风郡。”
王思礼惊出一身冷汗,这扶风郡是皇上命他镇守的,如今贸然放弃,皇上定会责怪。
“王将军,一座空城换敌军数万死伤,你愿意吗?”李倕的目光咄咄逼人,听着像是商量,语气却不容王思礼反驳。
“末、末将谨遵大将军号令。”
李倕大手一挥:“诸将听令,将一千担粮食放在武功郡前,中军护卫留下陪本王送武功郡最后一程,其余人立刻返回扶风郡。”
“将军,请允许末将陪同将军一起。”王思礼和诸位将军纷纷请命,自古以来没有主将断后的道理。
“本将军已经决定,立刻拔营,王思礼,沿路放下路障,桐油一直浇灌到城外二十里处,没有桐油就去扶风郡调来。”
一切准备就绪已经是三天以后,李倕带着五十名中军护卫挡在一千担粮食前,唐军候吏已经将书信送给安庆绪。
叛军瞭望塔已经发现李倕只带了五十人出现在武功郡前,安守忠认为机不可失。
“殿下,李倕身边无兵,此刻正是活捉他的好机会。”
“哦?”安庆绪闭着眼睛横卧在垫子上,他对抓捕李倕意兴阑珊,“安守忠,本王命你守好军营不得外出,来一千人陪本王去拿粮食。”
“殿下!”
安庆绪拍案而起指着安守忠怒喝:“到底你是元帅还是本王是元帅?来人,将乱臣贼子安守忠给我拿下。”
“殿下,末将是为了大燕,为了殿下的江山啊。”
“说的真好听,安守忠,本王只问你一次,你到底向谁效忠?”
安守忠忽然明白,安庆绪根本没想开战,他只是在找借口杀自己,可怜可叹,自己对大燕忠心耿耿,竟会落得如此下场。
罢了。
安守忠双目紧闭,就等着安庆绪下令。
“安将军,陛下喜怒无常,你我深受其苦,如此天子稳坐金銮殿,日后若是犯下过错他绝不会轻饶了你。”
“殿下何意?”
“兵书上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者,为上上之谋,本王早有谋划,能让大唐天下尽归我手,李倕,郭子仪、李光弼之辈不过是螳臂当车。”
安庆绪闲庭信步,不紧不慢的看着已经集合的曳落河骑兵,不忘回头给了安守忠一个自信的微笑。
“我真是小看了这位晋王,好,我就陪晋王走一阵,看看是否如你所愿。”
安守忠想起远在长安的安禄山,那个喜怒无常的大燕皇帝。
他是安禄山的义子,日后若是年幼的安庆恩继位,军功卓著的他必定会成为第一个铲除的对象。
似乎跟着晋王更为稳妥。
武功郡外,两位皇子再度见面,安庆绪看了看堆积的粮食,毫无防备的跳下马。
他落落大方的伸出右手,李倕会心一笑,也跳下坐骑,两只手纠缠在一起。
“本王知道十皇子是个不安分之人,更是个知恩图报之人。”
“没有晋王殿下舍命相救,就没有今日的李倕,殿下可还满意?”
“满意,太满意了,李倕,本王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有件事你想知道吗?”
“什么事?”
“李倓命不久矣。”
“你说什么?”李倕猛地抓住安庆绪的衣领,他早就知道这个结果,却还是忍不住激动起来。
安庆绪镇定地拨开那双铁钳,整理一番衣物后坦然说:“本王得到消息,你们的皇上容不下这位三皇子,可知为何?”
“请晋王殿下赐教。”李倕冷冰冰的说着,丝毫没有请教的客气。
安庆绪也不在意:“你可听说过玄武门之变?”
“放屁,三哥为了大唐抛头颅洒热血,他绝不是秦王。”
“你还不明白吗?根源不在于他,而在于你们的皇上,李倕,你我朋友一场,本王不希望你成为第二个李倓。”
“我、我不配和三哥相提并论。”
“不,此番武功郡之战,你领导赤水军斩首我军五万,此等军功无人能比,不出意外,李倓之后便轮到你了。”
安庆绪的语气充满了急切和关心,这让李倕感觉奇怪,不过蓦然冲入脑中的灵光打断了他的胡思乱想。
他一定在灵武有眼线。
“晋王殿下,有件事想请你帮忙。”
“国家大事,本王帮不上什么忙。”
“不,是儿女私情,我相信晋王殿下一定有办法帮我促成此事。”
“但说无妨。”
李倕深吸一口气,如果要自保必须走这条路:“晋王殿下,我与太原王氏之女王云梦情投意合,只是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曾有遗诏,不准李姓皇族与王家通婚。”
安庆绪鼓掌庆贺,嘴里不停的说着妙,妙,妙,他对李倕说:“你真是聪慧过人,有了这条把柄,所有人都不会将你和秦王联系起来,李倕,你真是一个可怕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