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再布巧计,大鱼出海 - 大唐:回到安史之乱当王爷 - 老C家的菜鸟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6章再布巧计,大鱼出海

当着几万将士的面,李倕吐得一塌糊涂,换做是以前,赤水军的将士们定会投来鄙夷的目光。今日一战,李倕在他们的地位已经赶上建宁郡王李倓,他做什么都是对。

“将军!”

“殿下!”

将士们七手八脚的把李倕扶下马,帮他脱掉盔甲按摩胸口,众人带着胜利喜悦的脸上浮现一丝愉悦的坏笑。

这位文质彬彬的将军终究是第一次上战场,吐了不丢人,不敢上战场才丢人。

王思礼单膝跪地抱拳行礼,一是感谢李倕及时出现,二是没想到李倕竟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败敌军,着实令人佩服。

“王将军,请你立刻回武功郡。”缓过来的李倕立刻发布命令。

“回武功?请冠军大将军明示。”

李倕看着阿史那退去的方向,他们缺粮,必定还会回来,干脆就给他们设个陷阱,吃几波兵线

“王将军,敌军缺少粮草,必定会再来武功,回城之后高筑墙广积粮,本将军会不断派人运送粮草,等敌军到来,我们打他个措手不及。”

经此一战,王思礼对李倕信服大半,此刻他说什么便是什么。

“来人!”李倕指着百米外的树林,"去把树林给我砍了,全部做成路障,沿着武功郡周围布置防线。"

“遵命!”

赤水军的回答整齐划一充满气势,他们已经被现任将军折服。

李倕在武功郡后方树林位置安营扎寨,他又唤来检校病儿官,不知道上一次嘱咐的事情有没有办好。

“回禀将军,您要的巴豆已经晒干磨成粉末,一共两百余斤。”

“才两百来斤?”李倕的话音里透着不满。

检校病儿官惊讶的抬起头看着这位大将军,两百多斤的巴豆粉末还不够吗?这是要当饭吃?

李倕不怀好意的笑着说:“医官,寻常人吃多少巴豆能拉的死去活来?”

“一小勺便可。”

“好,传军粮校尉。”

次日清早,百余车粮草被送到武功郡,每袋粮草上都用红字写着“李”,武功郡的将士们见有粮草抵达,兴奋的当场就要开锅造饭,却被军粮校尉阻止。

这些粮草是给叛军的。

午时,李倕之前派往长安附近的候吏蹚过渭河回到军营,他们带来了长安城最新的消息。

和李倕预计的一样,长安城中缺粮,洛阳方向却迟迟不送粮草上来,叛军只能在城中搜刮百姓的口粮,同时将不少汉人当作活粮宰杀。

洛阳?

李倕看着地图,此刻镇守洛阳的应该是史思明,安禄山还活着,他就敢断老大的粮,这小子果然野心不小。

“候吏校尉,派人再去一趟长安,就说武功郡有粮草运到,王思礼高筑城墙准备死守武功,冠军大将军李倕体恤他精忠报国,决定送他三年的粮草。”

“啊这.”

“怕什么?还不快去。”

李倕的双眼回到地图上,武功郡身处平原,易攻难守,就算高筑墙广积粮也撑不了多久,多吃几波敌方兵线就后撤扶风。

怎么样让叛军安心的接受自己的心意呢?李倕的目光落在那批做过手脚的粮草上,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

嘿嘿,有意思。

“来人,武功左侧的树林砍了没有?”

“回禀将军,尚未动手,末将定当监督他们连夜砍伐。”

李倕摆摆手说:“不必了,你们去林中建几个粮仓,将写有红字的粮袋全部装入粮仓中,记住,建的隐秘些,不能一眼就被人发现。”

之后他又命令军粮校尉从明天开始,每天运一百车粮食到武功郡,连续运十天,势必要大张旗鼓。

大网悄然撒了出去,现在就看上钩的是阿史那还是李守仁,或者是安守忠。

夜晚一轮明月高挂天空,不知是不是古代的缘故,月亮看着特别的大,离地面特别的近,近到用肉眼就能看清上面那些坑坑洼洼的环形山。

武功郡外的战场上,赤水军们一边将敌军尸首扔进火堆中烧了,一边在道路两旁放下带尖刺的路障。

李倕穿着厚重的铠甲,面带镂空鬼面具悄无声息的走在战场上,士兵们先是吓了一跳,听到将军的声音后才安定下来行礼。

看着万具尸体被扔进火中,血污被烈火炙烤发出独特的气味,这种气味刺激着李倕,书上的一句“战争是残酷的”,远没有此刻看到的更能冲击一个人的感官。

若不是之前有充足的心理准备,他根本撑不住。

武功郡周围的一切依照李倕的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着,阿史那根本等不了十天,第五天他就来了。

第五天凌晨时分,军粮校尉押送的车上全是写着“李”字的军粮,这一次他们不点火把,悄悄地的把这些粮草送到城外新建的粮仓中。

到了正午时分,第二车运粮队大张旗鼓的押运正常的粮草抵达武功郡。

这一切都被叛军的候吏看在眼里,真正的粮草原来藏在城外的树林之中,难怪唐军要把靠河的树林全砍了,原以为他们是要布置伏兵,能想到这个主意的是个聪明人。

分析了目前的局势后,阿史那将军带着三万步军,两千弓箭手,李归仁带着八千曳落河精锐倾巢而出,他们在武功郡二十里外安营扎寨。

午夜时分,阿史那带着两万步军,两千弓箭手直扑武功郡而来,他们架设云梯、投石车,声势浩大的开始攻击武功郡。

王思礼不断向身后的李倕发出求救信号。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