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4大明王师进北京 - 机斗之南明崛起 - 文舟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394大明王师进北京

北京已经遥遥在望,李过却率部众告辞。许三宝惊诧道:“进京之后,圣上要给你封王的啊!”

“大顺的人,没脸再进北京了。”李过抱拳谢过,“相信圣上和靖王爷的英明,会给京城百姓们带来希望。李某能做的,便是用这一身力气痛宰德川军那些杂碎。兵部那边的意思,是让李过去一趟朝鲜。”

许三宝晓得劝不了,只得道:“珍重。”

两人说完,李过便带领麾下将士告辞离去。

许三宝目送李过,一扭头却看到了林黛玉。

林黛玉自己似模似样骑着一匹小马,那匹马却不太听话,想要跟着陕军的马队一起走。林黛玉的力气根本管不住那匹马,许三宝赶紧过去一把将马牵住,好笑道:“我还以为你已经气跑了。”

林黛玉哼了一声,遥望京城,口中道:“我为什么要跑?”

许三宝道:“林姑娘,写词那件事,我牵马给你赔不是。”

林黛玉在马背上眺望京城,无限神往。

许三宝好奇中讪讪搭话道:“林姑娘为什么会想骑马?”

林黛玉却呵斥道:“既然是赔不是,就好生牵着,别问东问西。”

许三宝吃了个瘪,闷头牵马。四周军士都啧啧称奇,靖王爷的业务范围越发广泛了,如今还当马倌了。但是林姑娘的马,自然是人人都愿意牵的。

有人嚼舌根子道:“听说薛宝钗和贾二爷要成亲了。这薛家和贾家联姻,听说可是得了太后的赏赐,风光无两啊!”

“金玉良缘,天作之合!”

声音钻进许三宝耳朵眼儿里,许三宝吃了一惊,心道不是要气死人了吧,赶紧扭头看了一眼林黛玉。

林黛玉坐在马上,便似是一朵娇嫩的水仙花,有什么看不见的罩子挡着尘埃,百里风尘都落不到她身上。许三宝牵着马一走就是二里地,行到一片桃林,忽然一阵风吹来,漫天粉红的花瓣便似是下了一阵雨,不沾别人,偏偏落了许三宝和林黛玉满头满身。

小马的鬃毛上全是花瓣,许三宝憋了一会儿,没话找话道:“原来这是一匹胭脂马。”

林黛玉晓得他没话说,不咸不淡说道:“王爷若是累了,就赶紧走吧。”

“哪里会累。”许三宝不遗余力恭维道,“能为林姑娘牵马,是在下三生三世修来的福分。”

林黛玉闻言,却忽然不开心了。

许三宝抬起头,看到泪水在林黛玉眼眶里打转,吓了一跳,不知道哪里说错了。

林黛玉哀伤道:“牵个马,就已经是三生三世的缘分都用尽了么?”

许三宝心中一动,想起林海棠曾经说过,他姐姐林黛玉十分喜欢自己,难不成是真的?偷望之下,心道,你真是有够别扭。

但是好歹打开了话题,许三宝想了想,正色道:“林姑娘,你在学院里,没有学过经济学吧?咱们大明的经济如此困难,居然熬了过来,而且还显得游刃有余,其实靠一个天大的秘密,真真正正可以说是天机,你想不想知道?”

林黛玉并不想听,伤怀道:“你想说就自己说。”

许三宝小声道:“咱们发行国债,鼓励大家今天花明天的钱。”

林黛玉诧异道:“今天怎么花明天的钱?”

许三宝道:“就是没有钱大家就先借着花。你看比方说咱们要建大宝船,没有钱,就发行国债,给的利息比钱庄里高。还鼓励大家人人都来当船厂老板,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将来打完仗,宝船就可以出去挣钱,大家一起赚。这样就算国库里没钱,宝船也一样造。”

林黛玉扭过头,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许三宝道:“其实这缘分的事情,也可以今天花明天的。”

林黛玉一愣,啊?

许三宝道:“你看你就是爱钻牛角尖,今天我给你牵个马,那就三生三世的缘分都用光了。但是明天你又找我牵马,我也没法不牵。于是你就赚了三生三世。这几趟马牵下来,你欠了我不知道几百辈子,这出来混都是要还的,所以要么后面几百辈子你也得给我牵马,要不呢,也有还的快一点儿的法子,嘿嘿……”

林黛玉已经涨红了脸,奋力想要抢缰绳回来:“牵个马这么大陷阱,我可不敢劳烦王家千岁!”

许三宝抓紧了缰绳,林黛玉抽不回去,许三宝哈哈大笑:“这一次是我欠你的,我得还。”

林黛玉红着脸道:“你说的,牵到我家府门前才算两清!”

许三宝点头,林黛玉坐在马上,硬是被许三宝牵着,就这样一路进了京城的大门。

军士不停高呼:“普天同庆,四海一家!天子爱民,百姓平身!”整个京城的大街小巷都贴了榜文和标语,许多大横幅写着:“天子爱民,满汉一家”。榜文则说明了大明新政,种种惊人之语,都如同传说一般开明,令人兴奋不已。

万民含泪,挥舞着手臂欢迎明军重进北京。大街两旁万头攒动,都想看看天子和靖王的模样。但是谁也想不到天下鼎鼎大名的靖王在给人牵马。

人群里不停有人道:“咱们大明的王师跟从前不一样了,有没有感觉到?”

“是真的,都说当今圣天子英明无比,南北一统之后,官员个个贤达,勤政爱民,最大的特点就是丝毫没有当官的架子。便是天子也时常微服私访,与民同乐,却不接受百姓跪拜。”

“说得是,跟前朝完全不一样!听说这都是靖王爷在南朝时期就定下来的,南朝的官员都是大明公学堂里培养出来的,见过大世面,能说一口洋文!南朝的女子多出豪杰,都跟男人一样有本事!”

有人向往道:“我就想见一见靖王。”

“我也是。如果不是靖王坚持议和,京城少不得还要再经历一次战祸。再要打仗,实在是没法儿活了。”

“依我说,靖王是我们的大恩人。”

“靖王乃星宿下凡,古往今来,都没有过这样的大英雄。”

忽然有人高呼:“靖王的仪仗来啦!”

大明靖王的旗帜一出现,万民轰动,都踮起脚尖来看。许多人热泪盈眶,当街便拜。

军士高声道:“靖王有命,不接受百姓朝拜!请各位父老乡亲平身!”

有人惶恐道:“这位军爷,那我们总得喊点儿什么吧?”

军士道:“那你们可以欢呼万岁!现在咱们大明是新朝新政,任何人都可以喊万岁。”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