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赤壁大战前的平静 - 三国封神录 - 天晴打把伞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三国封神录 >

第88章赤壁大战前的平静

荆州上空,左道正催动凌天靴得意洋洋的赶路,虽然挨了一顿鞭子,不过得了那位无当祖师的传授,这五藏山阵的运用上又精深了一层,最主要的是,在那位祖师的帮助下,被他囚在阵中的天魔算是彻底老实了下来。而且,按祖师的说法,若能按她所传的秘术好生炼化,或可将那天魔收伏,成为五藏山阵的护法神将……

摸了摸胳膊上的疤痕,左道心情大爽,虽然伤口火辣辣的疼,但这一顿鞭子挨的值啊!

兴高采烈的催动凌天靴,说起来那地行术虽然快捷的多,却终究没有驾云方便,想到此左道心中就残念不断,也不知这九变神通究竟是怎么回事,自己堂堂地仙,到现在五行遁术都不能精熟,更不要说驾云而行了……

此时到了荆州上空,下方可以看不不少曹操的军队,如今没了他的干扰,曹操大军火速南下,已然占领了江北各地,如今那赤壁附近大军云集,曹操这是准备让周瑜点火开烧了……

左道一溜烟去了江夏,等见到了城内,与刘关张等人相见,大家见其平安归来,自然无不高应。

当初长坂坡时,听闻赵云说起他救了众人之后,独自冲杀入了曹营,跟着又见那曹军大举南侵,曹操也没出什么意外,众人均当左道已然身死,此时突然回归,虽然刺杀未成功,但也非比寻常,那关羽、张飞自是高兴不已。

当问起曹营之事,左道随口应付,只言双方俱有道门高人插手,所以最终未能杀掉曹操,其它的自然不肯多说。复又问起自己离开之后的情。

始知虽然与历史上的长坂坡的情形不太一样,因为当阳已被曹军占领,自然也没了张三爷喝断当阳桥的大戏,不过赵云那边面临的危险却比当初更加凶险。

因为左道的分神突然被诛仙阵图收走,赵云一人护送两位夫人外加一众文臣,在曹军大将的围追堵截之下更是凶险万分。

最终那位糜夫人因为腿伤,不愿拖累众人,最终自尽身亡,赵云怀揣着阿斗一路冲杀,将其余诸人护送至夷陵与刘备等人相会。

赵子龙此役一战成名,单枪匹马斩杀有名有姓的曹将五十四员,毫发无伤的冲出敌阵,真可谓是奇迹了,左道心中不免有些遗憾,最终还是没看到赵云单骑救主的大戏……

不过此时,左道并未在人群中见到赵云,而诸葛亮也不见踪影,料想应该是前往江东游说孙权去了,当下开口一问,果然如此,眼看这火烧赤壁的大戏近在眼前,不过他如今却真没了心情,那位无当祖师说的明白,等荆州大事一定,就有人要寻自己一起去北方……

想想北方那一群赫赫有名的妖王,这回还真是自己挖坑自己跳,现在唯一的办法只能是趁着这段时间,尽快提升实力,至少要把那五藏山阵修行精熟,不然等到日后再碰到番天印一级的法宝自己连个还手之力都没有。

反正诸葛亮这一次去江东,本就有惊无险,自己何必再跑去瞎掺合,当下和刘备一说,要了一处清静的房舍,自行闭关参悟秘法,其余事情一概不理。

不过虽然如今赤壁形势紧张,虽然江夏这边尚且安全,但大形势让大家均提心吊胆,再加上关羽、张飞不断加紧训练士卒,其余诸人也各自忙碌,自然也没人去寻左道闲耍。

如此,左道也开始了自己两世为人以来,第一次长时间的闭关修行,虽然无当圣母所传的秘法已经算是捷径,但那也不是轻易就能修行成功的。

再加上左道的现代人思维作怪,对于五藏山阵秘法的领悟极为缓慢,当初在东海,通天教训将此阵的操控之法尽数传下,他本来就没能领悟多少,而无当圣母的秘法,则是在那操控之法的基础上再进一步。

原本根基就打的不牢,到了如今自然是更加困难,如此闭关,自然没什么效果,反倒搞的自己头昏脑胀。

正自郁闷之时,却有刘备派人来禀:“皇叔有紧急事,请左先生相见!”

左道闻言罕纳,难道自己闭关时间太长,那赤壁的大火已经燃起来了,开额心立目观瞧,却见赤壁之上曹军旌旗招展,遮天闭日,看来人家曹操还没到背运的时候嘛!

不过当他目光扫过城中,却意外见赵云正坐在刘备府中,隐隐见其身上白光莹莹,修行似乎比往日更进了一层,想一想到也不奇怪,经历过长坂坡大战,这位常胜将军若修行还原地踏步那才奇怪。

当下起身,随着那下人一道儿前往刘备府中,他闭关的小院离的本就不远,等到得厅上,与众人见礼,那赵云见他笑道:“不明兄脱险而归,当真可喜可贺!”

刺杀曹操,其中的凶险,刘备等一众凡人不知就里,赵云身为玉清弟子,自然知道其中的内情。

左道只嘻嘻一笑:“长坂坡大战一场,你这修行倒精进了不少,一身白光挺耀眼的!”

赵云听到“白光”二字,不自然的笑了笑,复又道:“吾奉军师之命前来,特相请不明兄办一件大事!”

“果然没好事!”左道听到此言,不禁摇头,刚才见赵云不在江东,跑回江夏,便知道必然与自己有关,如今看来料的不差,当即便笑:“你家军师又让我跑什么腿?”

他至今为止,始终未在刘备手下任职,只不过是个客卿,说话自然远比众人随意。赵云点了点头,复又说起他来此的原因。

其实原本诸葛亮过江东,后续之事与左道所知的历史没什么不同,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群英会,临江会,基本也就那样了。

唯一与略有曲别的是,周瑜虽然不咸不淡试探了两次,却并未象小说上写的那样,对诸葛亮设计陷害,甚至草船借箭的戏码还是诸葛亮主动提出的方案,也没有军令状什么的,总之一直都是皆大欢喜的结局。

直到诸葛亮与周瑜商议好火攻之策,最终又请凤雏先生前往江北献连环计,终于出了问题……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