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童生
◎顾桓之咬了咬牙,动了动还有些酸痛的肩膀,想着这段时间以来,从将将能接下大当家三招到……◎
顾桓之咬了咬牙,动了动还有些酸痛的肩膀,想着这段时间以来,从将将能接下大当家三招到如今的十招,不得不说进步显著。
若是挨揍能提高武艺,也不是不能考虑考虑。
第二日,大家确定了回程时间后,袁三却对着大家深深一拜,“我就不回平洲了。”
祝甘一听就急了,“不是,难道你还没想通?”
袁三笑着摇了摇头,安抚道,“我袁三岂是那种不识好歹的人。我是打算在宣洲好好看看,建一条路子方便日后行商。齐辽和谈,想来这宣洲会重新热闹起来,我如今近水楼台,可不得好好利用吗?”
祝甘这才放下心来,猛地拍了下袁三的肩膀,“可以啊,老袁,那以后咱们镖局走宣洲的镖,就靠你这个地头蛇啦。”
袁三眯了眯满是精明的眼,点了点头,“好说好说。”
看着袁三此番脱胎换骨,再没有来之前的颓废求死之心,大家都放下了心。
众人纷纷收拾了行囊,告别了袁三后,原路踏上了回程。而远在平洲的安良村,此时却接到了从县城传来的喜报。
今日府试放榜,报喜的官差们各自散去四面八方,通报各个新出炉的童生小老爷,好讨得一笔赏钱。
这不,有一列队伍正敲锣打鼓地朝着安良村而来。
进了安良村,领头的官差笑盈盈地问道,“请问方怀远方公子家在何处?”
“哟哟,这是报喜来啦!来来来,我领你们去。”
说话的是每日在村口带客的老章叔,他一脸兴奋,一马当先领着报喜的官差往方家院子走,边走边问,“官差老爷,咱们怀远真中啦?”
“那还有假?这可是咱们吴县令找了知府老爷商议,才定下来的结果。”
要说每年府试,各县衙的童生人选都可由本地县令亲自选中,而今年安阳县却有不同,前头安阳县县令去官守孝,事发突然,上头只命师爷代为处理县衙事务,也就是个代县令,至于真正的县令还要朝廷另外指派才行。
也不知出了什么差错,这都快大半年了,也没个音信。而匆匆上任的代县令名不正言不顺,生怕牵连自己,就递上了最后筛选过的童生试卷,让知府大人定夺,才最终定下了名次。
是以,本届童生人选可以说,半点都容不得他人置喙。开玩笑,知府大人的决定,谁敢质疑?
报喜队伍一路吹吹打打,很快吸引了一大号人跟在后头指指点点,又是兴奋,又是好奇。大家都想着凑凑热闹,沾沾喜气。
等众人在方家门口站定,领头的官差这才上前敲门,大声唱道,“方怀远方公子可在?”
“在在在”,听到外头吵闹声音的三娘早早就等在了门口,听到这声音,连忙上前迎了出去,边走还边拉着笑得有些腼腆的怀宁。
见着了怀宁,官差上前递上喜报,笑眯眯道,“恭喜方公子中了府试第五名。”
第五名?这么厉害?记得怀宁不也只是在学堂待了一年吗?
方怀宁倒是没有丝毫意外,接过喜报后,递上了三娘早就准备好的喜钱,又问道,“不知我师兄成松青是第几名?”
“嚯,成公子啊?他可是咱们安阳县的府试案首!”
不是,童生这么好考的吗?被人群挤到了门内的沈休文心里郁闷极了,为什么表姐家几个娃娃都这么厉害?文武双全说的就是他们吗?
还有那个成松青,人看着瘦不拉几,手上没二两肉的,脑瓜子这么聪明,竟然考上了案首?这不是铁板钉钉的秀才吗?
沈休文叹了口气,只觉得受到了强烈打击!
怀致看着热闹的人群,也学着样子给怀宁道喜,道喜完,又凑到了三娘身边,撒娇道,“三娘,咱们今天给大哥庆祝呀!不如就吃三娘的拿手好菜红烧肉呀!”
“二哥就知道吃”,怀静看着怀致馋嘴的样子,无奈地叹了口气,边说边羡慕地看着被人群包围的大哥。
小怀远如今已经会走路啦,见着人多,一开始还有些害羞地往怀静裙衫后面躲,等适应了,又好奇地钻出了脑袋,看看这个看看那个。
他拉了拉自家姐姐的衣裙,伊伊啊啊的不知道说着什么,倒是歪打正着,驱散了怀静心头的沮丧。怀静捏了捏怀远的胖胖脸蛋,跟着他一起笑呵呵起来。
而此时此刻在安阳县城的如意酒楼三楼的包厢里,面对面坐着一大一小,两人听着不断路过的乡民讨论着这次的府试,又提到了案首的成松青,以及他所在的安良村村学。
“这就是你提过的那个书院?”
说话的这人身姿挺拔,一身铁血气质,面上一道刀疤从眉毛贯穿到鼻梁,看着格外可怖。
“是,爹爹”,小的那人同样坐的笔直,从小的教养礼仪深深的刻进了骨子里,只听他试探着问道,“爹爹是答应了?”
“且再看看。”
这头,方怀宁和成松青,一门两弟子都考上童生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不大不小的安阳县,以及附近的乡村。
安良村村学立刻名声大噪,有不少人都开始打听这村学里头的先生是什么来头。
等听到其中一位是安阳县仅有的秀才之一的李元通时,纷纷打定了主意,要把自家娃儿送进去学习。
村外火爆,村里更别提了。原先在心里还有些排斥的村民,想着送孩子入学堂,既耗费银钱不说,家里又少一个能做点事的劳动力,简直吃力不讨好!功名是这么好考的?
等打听到这全县五十名童生,大大小小十几个学堂,村学就占了两个,而且还是在仅有两人报考的前提下时,心里顿时又犹豫了起来,想着自家孩子若是考上了童生......
这越想越觉得可行,再加上老有村外的人打听入自家村子村学的束,这些村民顿时下了决心,咬咬牙将自家娃娃都送进了学堂!
这下,学堂的生源可再不用发愁咯!
这一切,还远在通洲赶路的陆明渊和方阮阮就不清楚啦。
回去的路上,阮阮也没闲着,趁着大家进城休整的时候,她总是会坐在城里最热闹的茶馆,听着各种闲聊八卦。
等打听完,便扛着大刀往各处土匪窝里冲,将各个山头都搅得鸡飞狗跳。有那罪大恶极,不服气耍阴招的,直接打的他哭爹喊娘,再扭送官府。
附近村民们很快发现,通洲境内竟然诡异的安全起来。
再不会在走山路的时候,有人跳出来要过路费,在摆摊子卖小玩意儿的时候,也不会有泼皮无赖来收不菲的保护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