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追追的囚笼 - 太傻 - 爱的流浪者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武侠修真 > 太傻 >

4-2追追的囚笼

jim:可是每个人都会有各种缺点和优点,相互理解和接受难道不是每一种关系的核心吗?既然我能容忍下去,为什么她不能容忍下去呢?就算她未来真的离开了我,难道她真的就能找到某种让她完全满意的关系吗?

taisha:jim,你看,你还是在优点与缺点,以及是否应该相互容忍和接受的问题上计较。本质的问题从来不是你们是否相互接受的行为,而是你们这些行为背后到底有没有分离的恐惧。一旦你进入恐惧,你是不可能体验真正的和谐的。

当你们选择在一起的时候,你们事实上就是在各种优点和缺点的比较下作出选择的。在亲密关系的发展中、你们都在不断地比较,到底应该接受什么、接受多少、到底谁接受谁多一些、谁容忍谁少一些。这些都是分离的观念。就算你们在接受和容忍,可分离就是分离,分离导致的矛盾是不可能化解的。你们事实上都在不断地比较、不断地分辨、不断地分离。而这些思维模式是无法隐藏的,最后都必然导致痛苦和矛盾,不论最后是分手了还是和好了,其实并不重要,你们从来没正视过问题。问题不在别人,而在自己的思维模式上,就好像你一开始说的,你觉得只要相互理解、容忍、支持,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但是,只要你们能看到问题,问题就不可能被解决,只是在什么时候爆发而已。

确实有很多人就是一直这样相互容忍下去的,但这并不是真正的爱与真正的幸福,这只是一种扭曲的爱、一种相互束缚的爱,这些爱的本质只是恐惧罢了。随着时间的发展,谁也不会真的再感到爱的美好,只是在恐惧和束缚中不愿意离开那个监狱而已。

一旦你们走到一起,在某种分离的追逐下的爱,不管你们双方付出多大努力,最后的结果都不会改变。要是你非要找出一个原因,那个原因肯定就是你们根本不懂爱。真正的爱,是不可能产生任何矛盾、产生任何痛苦的隐患的,你自己觉得你会爱、你理解爱、你愿意为爱付出,其实,你们现在看到的结果和你们感到的痛苦,难道还不够说明你们其实不会爱吗?

就好像你父母的爱,他们真的对相互一点点意见和要求都没有吗?要是一方要离开另一方,他们会一样的在爱中接受,不感到任何的痛苦吗?肯定不会的。

所以,jim,你要看清楚,这不是谁的责任、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你自己的对爱的观念的问题,你一直觉得你在爱,你在正确的爱,你觉得你一直在为了维护爱而理解、努力、接纳,但是,实质上你只是在不断地分辨对错好坏和多少,你还是不断地“行动”,不断地强化束缚、加深恐惧,你一直觉得只要你做得更好,问题就会解决,但是,分离的世界却从来不是这样有完美结局的。你只是在用你自己爱的观念,给你自己建造一个坚固的囚笼。你和你女朋友每天都在用你们的让步、你的容忍、你的接受,为这个监狱添砖加瓦。但是你们却期望这个囚笼有一天能变成一个美妙的天堂,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你应该真心地感谢你的女朋友,在一场矛盾的爆发中,她那么勇敢地首先冲破了那个囚笼,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她的勇敢也因此解放了你。于是你们可以都重新开始反思自己,反思自己对爱的观念。也许你会很庆幸你们没有分手,但是,你还是在恐惧分手。你们未来仍旧在某种恐惧中,除非你用新的真正无要求、无恐惧的爱来对待你们的关系,你和她才能真正走上新的真爱之路,而不是再相互束缚、相互恐惧、相互折磨。

但是,如果你不能改变你对爱的那些所谓的“正确的爱”的观念,你就算走出一个囚笼,也还是会走入另外一个,直到你找到一个人,和你一起建造一个你们永远都懒得去打破的囚笼,从而囚禁你们一生。你觉得只有这样才算是最幸福的爱吗?

但是,jim,我并不是在指责你做得不好,指责并没有意义,我只是在引导你,从对外的归咎,对自我的怀疑,走向对更深刻的问题的思考--究竟什么才是爱?

我刚才说过,你如果不把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弄明白,只是不断地在追求你自己认为已经知道的,自己认为已经理解的,自己认为肯定不会错的爱的形式,你也只会不断地从一个监狱走向另一个监狱。

就好像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只是归咎罢了。说这些话的人,从来没有意识到,所有的坟墓都是自己建造的。对爱情的坟墓其实更有效的表述是:你的分离的思维模式,是你的自由的爱的坟墓的掘墓人。那个墓碑上写着:自以为是的爱情的又一个牺牲者。

我仍旧反复地问你,jim,你真的了解爱吗?当你提出要求和作出种种选择的时候,你知道你到底在做什么吗?

jim:好吧,我确实一直都在这个问题上自以为是,否则我应该也不会经历这些痛苦了,既然你说我的爱情观念一开始就是错的,那你说说真爱到底是什么吧。

taisha:我并没有说你错了,我只是说,你在用一个不可能的工具去追求一个实现不了的目标。你的目标并没有错,而是你的工具和方式无法实现你的结果罢了。我只是在帮助你认识你自己的问题。

你和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人都在一个一样的幻觉中,你们都觉得自己知道爱、了解爱,了解爱的方式、了解爱的途径,不信你在路上随便抓一个人,他们都会说出容忍呀,接受呀,相互理解呀,共同扶持呀,这些的话。这些话并没有错误。真正的问题是,你们从来都没有任何一个人彻底地反思过,这些观念在一开始也许就错了,就好像我们从《太傻天书》第一章一开始就说,你对世界的观念是颠倒的,你越认为绝对正确的事情,反而只是颠倒得更加厉害而已。

但是,你也许觉得《太傻天书》和我都太啰嗦,可事实是,无论我说多少遍、换多少种方式说,包括你的这个世界的绝大部分人,都不会轻易地去稍微撼动一下自己过去几十年建造的那个监狱,更不会真的去思考,也许自己真的错了。于是,最后的结果就是你们一直在经历痛苦,不断反思,不断想改进,但是最后还是不断地落入过去的陷阱中。

就好像你坚定地相信,自己很清楚爱是什么。jim,我们首先一起回忆一下,你的爱的观念是从哪里来的,你是如何建立那些爱要这样,或者爱要那样的观念的呢?

jim:当然是从歌曲、文学、诗歌、电影、电视中来的了。爱难道不是人类歌颂的最大的一个主题吗?你看,几乎99%的歌都是在歌唱爱情的,几乎所有的电影里,都不会缺乏爱情的片段和描述;几乎每个人从小就在接受各种爱的教育,各种各样层次的爱,你一开始不也说,爱是人类最伟大的力量吗?这不是完全一致的吗?如果爱不是人类最伟大的力量,那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人歌颂它、追求它呢?

taisha:我可从来没有说爱是人类最伟大的力量。如果我这么说,我就是在将力量分层次,我也在陷入分离和比较。我说的是,爱是唯一真实的力量,只有这一种力量,其他的力量要么是爱的衍生,例如“奇迹的力量、创造的力量”,要么根本就是一种幻觉,例如“恐惧的力量、控制的力量”。

不过你说的关于人类对爱理解的来源是没错的,这个世界的人们几乎无时无刻地不在探索和理解什么是爱。不过,就拿歌曲而言吧,如果99%的歌曲都是在说爱,那么,jim,你觉得有多少歌曲是在说爱的快乐和爱的美好,又有多少歌曲是在说爱的痛苦和爱的矛盾的呢?

其实,你知道,随便挑一首歌,唱的不是被抛弃了就是觉得迷茫了,不是想不清楚这个就是搞不清楚那个。就算是其他的文学,如戏剧、电影,也无一不是经历矛盾的爱、挫折的爱、苦难的爱、悲痛的爱。要是有任何电影戏剧的主人翁从头没有任何矛盾、任何问题地从头爱到尾,观众肯定都会觉得,这是什么电影啊,还不如看风景旅游片了。

你看,几乎所有人都是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成长的,如果我说这是洗脑,估计会有无数人跳起来捍卫他们思想中的“伟大而美好的爱情模式”呢!

他们会和你一样地说:“不,那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尽管经历痛苦,但这些都是在通向美好爱情道路上的考验,这是值得的”。是这样吗,jim?

jim:差不多吧,除了少数愤世嫉俗,认为所有的爱情都是虚假的、自私的和不会有美好结局的那些人吧,大部分人都还是认为爱是美好和值得追求的吧。

taisha:问题的核心是,为何爱一定要经历痛苦呢?这些痛苦的来源又在哪里呢?是不是真的会像很多人相信的那样,只有经历了痛苦,爱情才会更坚定而伟大,就好像美人鱼和王子,只有击败了嫉妒和恶毒的巫婆,才能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呢?要是罗密欧和朱丽叶没有误会,是不是就会一直爱情到老,永不分离呢?

如果你深入地分析这些关于爱的思维模式的本质,其实你看到的,这些是对外在力量的恐惧、受害者的思维模式和各种行动主义的杂合体。所有的问题和痛苦无一不来自于分离。在你感到痛苦的感情问题上,这种分离的表现形式,就叫作“要求”。就是因为你在感情中是有各种要求的,你的爱是有条件的,基于某些标签的,所以一旦这些标签改变了,或者你自己的标签系统变化了,你就必然开始经历矛盾和痛苦了。

你肯定不相信,我们来举个现实主义的例子来挑战你的思维模式吧。如果你是英俊王子罗密欧,你顺利地解除了误会,克服了种种困难,和朱丽叶开始幸福生活了。可是有一天,一个邪恶的巫婆来了,把美丽的朱丽叶变成了一头母猪,作为伟大爱情的代表的罗密欧,你还会继续为这头母猪爱得死去活来吗?

jim:你这样比喻太恶毒了。我拒绝回答这样的问题。人类美好的感情不是这样的。

taisha:没关系,别把美丽的天使变母猪吧,估计这对你而言确实难以接受。我们换一个,本来与朱丽叶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罗密欧突然有一天遇到了更美丽、更智慧、更可爱无敌一百分的黄丽叶,于是伟大爱情的代表罗密欧,一下子又陷入了爱河,可是他已经有美丽、没有任何机会变成母猪的朱丽叶了,这应该怎么办呢?

jim:要是我说这个也不可能,你是不是马上又编出来一台三角恋或者师生情之类的剧本了?或者干脆穿越一下,罗密欧和朱丽叶都到现代世界了,是不是又要遇到小燕子那种恶毒的皇后和无穷无尽的皇宫闹剧了?

taisha:你真是一点就通呀。不过,问题从来都不是你在爱情的追逐的道路上会经历什么,一旦你在任何爱的开始就是有条件和有要求的,你就不可避免地会遭遇这样或者那样外在的改变的冲击吧。

你也许会辩驳说,没有条件和要求的爱情真的叫爱情吗?而现实是,任何在感情中的要求和条件,最后都是自我束缚的囚笼。而你和你的女朋友,因为双方都是既有要求又有条件的,所以你们一起建造了一个关系的囚笼。

虽然你可能认为你的爱情是特别的、伟大的或者无私的,而本质上,这个世界的几乎所有人,都从一开始就认为,爱这东西和财富、名誉、地位、安全、公正、民主、世界和平、人类进步之类的所有其他任何需要追逐的东西一样。既然是追逐,当然要有追逐的原因和理由了,你为何不去追逐母猪,而去追美女呀?而追逐的这些东西都有一些典型的特点,东西有好有坏、过程有难有易、痛苦不可少,但却都是值得去努力去获得的。

就好像我一开始说的,真正的爱是无区别的爱,但人类世界的爱,却是从一开始就进入差别,成为扭曲的爱,这样的爱,怎么可能不经历那种人人歌唱的那种痛苦、矛盾和折磨呢?

也许你根本接受不了,但是,人类所歌颂的伟大的爱,其实本质只是一种分离,一种有条件、有价格、有要求,要求别人比要求自己多得多,这和一群人排着队买股票有区别吗?而这些的本质,不论是追逐爱情还是追逐股票、财富、权力、学历、健康等其他东西,都是“追逐的囚笼”罢了。在爱情中,因为是两个人一起追求,所以,这个囚笼也变成了“关系的囚笼”。

jim:我确实不能接受,可是又没办法反驳你。不过爱情的感觉确实很美好,和股票成功还是不能比的。

taisha:没关系,至少你还是诚实的。对你来说也许爱情比股票更重要,可是对其他人可不是这么排序的。比如,著名的诗歌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你看,人类是如此喜欢排名,爱情虽然有比生命更高的一天,还是会被自由比下去了。你可以想象,某一天,自由肯定也会被某个人抛在最后,说“自由诚可贵,期货价更高”。

这一切的本质,jim,并不是我在否定人类情感的美好,而是在给你指出一旦进入分离的世界,那些你所谓美好的东西,其实都完全一样的只是幻觉的一部分,你不可能真的在其中找到所谓的永恒的快乐的。就好像,是不是股票一次赚大钱了,这个人就会永远再也不买股票了?不,他只会买得更多,就算不买股票,他还是会追逐其他的,直到在追逐的囚笼中囚禁一辈子。

你所谓的爱情也是一样,是不是情侣克服困难在一起了,就会一辈子幸福?罗密欧可能遇到小三,朱丽叶也可能变成母猪。在追逐中,你只会经历不断的恐惧,最后这些恐惧伴随着所有人一辈子,要么矛盾爆发,换一所监狱,要么一辈子在一所监狱中囚禁。这个和一个股票套牢了,等待一辈子就为了解套那一刻,有区别吗?

jim:好吧,你这么说,确实很大地打击了我。可是,如果照你这么说,那么股市必胜的法则是离开股市,婚姻幸福的原则,也是一辈子不结婚了,在一起的也最好赶紧分手了,反正也是一辈子的监狱,是吗?

taisha:不要这么着急下结论,我只是引导你看清你过去认为的坚不可摧的爱情思维的种种漏洞。就好像《太傻天书》中反复说的:你在幻觉的世界中,越是觉得坚不可摧的理念往往越颠倒得厉害。

我当然不会劝所有人赶紧分手好像我不会劝所有人都离开股市一样,而我做的,只是帮所有人认清已经颠倒事实,然后自己理解自己是如何走入一个无穷痛苦循环的陷阱的。认清其实幻觉本身并无区别,在沙漠中做任何事情,其实都是在沙漠中堆砌的沙堡,都是必然崩溃的,只是觉得爱情这个沙堡,也许比其他的沙堡更伟大而已。不过人世间的爱情既然是人人都要经历的某种挫折,那么这就是最好的教材和自我觉悟的课本。也许就从这一课,很多人就会开始重新认识这个颠倒的世界,并开始真正走上离开沙漠的道路。

jim:好吧,我接受你的观点了,这么看来,其实我在感情中经历的痛苦和股票投资失败、工作被炒鱿鱼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了。

taisha:是的,你也许觉得,你对你女朋友的爱,和对工作的爱、事业的爱、财富的爱以及成就的爱等是不一样的爱。你觉得关系中的爱如爱情、母爱、父爱也许是更伟大、更值得去追求的爱。但是任何的爱,只要爱有了对象、有了区别、开始进入分离,爱就不是爱了,这些爱都开始因为要求和恐惧而变成囚笼--难道你在家庭的爱中没有感到过束缚和困扰吗?为何很多父母觉得自己对子女的爱是真爱,但是子女却会经常感到痛苦呢?

这些分离的感情的本质,和你饿了想吃东西、被指责的时候想反击等任何的情绪都是一样的,只是一种生物的反应模式,和社会媒体洗脑后的固定刺激反馈机制而已。

你虽然可以将一些美好的词语附加在你看似伟大的爱上,例如包容、理解、付出,其实你一样可以把这些词语放在任何人际关系上,例如同事关系,难道不需要包容、理解、付出吗?

记住,那些都不是爱,只是爱的扭曲而已。他们的源头确实是真实的爱,所有的力量的源头都是真实的爱,但是,因为你在分离中扭曲了它,它变成了幻觉世界中某种操纵性散播恐惧的力量,于是你肯定会在其中被束缚,被囚禁。

jim:为何从真实的爱扭曲的力量会让我感到痛苦呢,这些痛苦的根源是哪里呢?也是幻觉的一部分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