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 重生后读心穿越女,我稳坐东宫 - 今妍如昔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67章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璃王原本就等得火冒三丈,此时听到太子的阴阳怪气,鼻子都要气冒烟。

他差点儿翻脸拂袖而去,但是想到了自己此行的目的,还是按捺着怒意。

就在太子准备炫耀太子妃有身孕之时,璃王赶紧掏出了一摞供词递给了他。

纳兰旭被打断了炫耀有些不悦,但对方塞过来的东西,他总不好丢掉。

他随手接过来,漫不经心地瞥了几眼,神色顿时大变。一目十行地飞快浏览着,他翻了一页又一页。

璃王冷哼一声,道:“皇兄只顾着跟皇嫂沉溺温柔乡,正事全部都抛诸脑后了。父皇就在你的眼皮子底下差点儿被人谋害,孽种都生出来了,你却还没事人一般,当真是心大。”

纳兰旭顾不上他的冷嘲热讽,将手里的供词反复看了几遍,原本温润的目光犀利如刀。

“一个个好大的胆子!”他从齿缝里迸出这几个字,修长的手指捏紧了那摞供词,沉声问道:“父皇可知晓此事?”

“这么大的事儿,臣弟可不敢冒冒失失地呈上去,还得来请皇兄做主。”璃王语气仍然带着几分嘲讽:“毕竟皇兄是太子,比臣弟更有资格处理此事,臣弟岂敢越俎代庖。”

楚卿在袖子里蜷起了手指,克制住自己没有迈步上前接过那些证词亲自查看。

这是家丑!就算她是太子妃,没有太子的准允,她擅自过目也是僭越。

她知道璃王出手肯定能抓到关键证据,但她没想到他会直接把证据呈到太子的面前。

其实,她原本没想把太子牵涉进此事,毕竟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她抬眸瞪了璃王一眼,只有两人能明白其中的深意。

璃王又是一声冷嗤,他睨着楚卿,嘴里却继续跟纳兰旭阴阳怪气:“皇兄是当朝太子,一国储君,却过得像个富贵闲散王爷。偏偏有人生怕劳累了皇兄,除非是去淮河治理水患,或者去汝州平定天灾人祸,只要能给你脸上贴金的好事儿,才会把你推出去。费力不讨好的事儿只丢给旁人,统统不想让你沾边儿。娶到这样的女人,倒是皇兄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楚卿暗暗咬牙,却又碍于身份不便跟他理论,否则岂非等于不打自招。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https:///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纳兰旭终于听明白了,挑眉道:“嗯?你指桑骂槐的是说孤的太子妃么!这事儿跟她有何关系!”

“嘁,”璃王索性不接话了,直接转移话题:“皇兄打算如何处理此事?臣弟等您的示下。”

楚卿不想把太子牵涉进来?他偏把他拉进来一起蹚浑水。

凭什么脏活累活费力不讨好的活都他自己干?父皇又不是他一个人的父皇。

太子是储君又是他的皇兄,就应该挑大梁,别想躲在女人身后拣现成的。

纳兰旭定了定神,沉声道:“此事关系重大,不可草率而为。孤要亲自去见一见那几个人……”

“那就走吧!”璃王不耐烦地打断他,顺便抱怨了一句。“为了等你去做点事情,等得黄花菜都凉了。”

纳兰旭瞪他一眼,转头对楚卿安抚道:“皇宫里出了点事儿,孤和璃王会去处理,你暂且回荣华殿……”

“殿下,”楚卿哪里放心让纳兰旭独自入宫处理这件棘手的案子。更何况璃王是个不靠谱的,真出了事帮不上忙不说,可能还会反踩他一脚,毕竟这兄弟俩的关系并不和睦。“妾身想陪你一起入宫。”

纳兰旭蹙眉:“你有了身孕,不宜掺和进这些深宫内院的是是非非里面。所有事情孤会一力承担解决,你只管静心养胎即可。”

璃王抿紧了薄唇,锐利的凤眸泛着凉意——怎么都堵不住他那张炫耀的嘴,到底还是说出太子妃有了身孕!

并非他消息多么通灵,专门打听到了此事。而是太子突然大赏东宫,就连外面粗使的仆役守门的护卫都知晓太子妃有喜的事情了。

身在东宫的璃王想装聋都困难。

看着纳兰旭嘚瑟的样子,他很不爽。

不就是让女人怀孕吗?是个男人都能做到,这有什么好炫耀的!

他腹诽着,眼神和脸色一样冷。

楚卿并未跟纳兰旭争执,也没有竭力说服他,而是牵起了他的一只大手,声音不高却无比坚定:“妾身既嫁入了东宫,就跟殿下夫妻荣辱一体。事情涉及到皇宫内院,那就是妾身的婆家。婆家有事,媳妇岂能置身事外!”

纳兰旭被她一番慷慨激昂的说辞感动得眼眶微微泛红:“卿卿,孤能娶你为妻,是三生三世修来的福气……”

“你俩还要互诉衷肠到什么时候!”璃王不耐烦地打断了他们,冷冷地提醒道:“再磨唧下去到晌午了!”

*

只要皇帝宠幸过的女人,任何人都不允许碰触。哪怕坐实了罪证,也不能在身体上留下任何伤痕,多数是一条白绫赐死。

璃王刑讯逼供只能针对桑嫔身边的管事嬷嬷、掌事姑姑、亲信太监和几个贴身宫女。

被收买的太医吓得瑟瑟发抖,没等用刑就全招了。

待到纳兰旭亲临刑审现场,就明白为何几位太医都招得那么痛快了。

“卿卿,别看!”他第一反应就是转身捂住了楚卿的眼睛。

楚卿踏进刑堂嗅闻到了浓重的血腥味,抬首映入眼帘的就是被吊起来的几个女人。

她们全部用铁钩穿透了两边的琵琶骨吊在半空,随着她们不停挣扎,被铁钩贯穿的伤口鲜血源源不断地滴落,在脚下聚集了一个个的血泊。

哀号声,求饶声,哭泣声,不绝于耳。

愿意招的就放下来审问,不想招的,或者耍心眼的,就继续用铁钩挂上去,直到彻底老实了为止。

这种简单粗暴的刑审方式却极为奏效,能坚持下来不松口的凤毛麟角。

桑嫔身边的亲信宫女和太监几乎都招了,但他们所知有限。真正知晓全部详情的是一位管理嬷嬷、两位掌事姑姑。

这三个女人坚持的时间最久,但是此时也撑不住了。

“太子殿下……太子妃娘娘……饶命啊!”那三个女人都是桑嫔的亲信,平时跟在她身边出入皇室席宴,自然认得太子和太子妃。

她们看到两人如见救星,用嘶哑不堪的嗓音求救。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