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三十八、带我去见她
毓华被搀进教堂的时候,冯督军正在做晚课。
只见他脸色十分虔诚,在教堂的灯光下愈发透出一脸神性的肃穆。
等他做完了祷告,方才抬起头看向毓华的方向,大步走了过来。
毓华起身要行礼,被冯督军示意左右拦住,让她就在凳上坐着,自己也侧身坐下:“徐夫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毓华筹措了一下词句,告知督军,老徐近来行动神秘,只与亲信往来,且屡屡前往北山军营。
她只因好奇多问了一嘴,老徐就变了色,把她关进了地下室,得亏自己假装中毒才借看病之机逃了出来。
眼下,不知老徐去往何方,但很大程度可能在北山军营,也不知会有何异动。
她虽是一介妇道人家,什么都不懂,但素知这西北境内若无冯督军的镇守,百姓日子不会安宁。
老徐纵是她亲夫,若搅得此地不太平,她势必大义灭亲。
再加上此时她义女常欢,也是冯督军疼爱的侄女儿被老徐带走,不知老徐对常欢有什么打算,她不想让一个孩子牵扯到复杂的军政事务中。
现在她满心想的就是怎么把常欢平安带回来,恳请冯督军做主。
冯督军皱着眉听她说完,脸上神色倒是波澜不惊,淡淡看了毓华一眼:“军变事关重大,若老徐真有此歹心,必然早就开始部署了,你当真现在才知道?”
毓华顿了顿,正了正色道:“不瞒督军,夫君行事严密,小女本未察觉,直到天父……”她说到这里又微顿片刻,瞧了眼冯督军,见他神色明显一振,瞧向自己,便清了清嗓子道,一脸坚定地道,“天父给我托梦,要我小心枕边人,说他有取而代之的野心。”
“何时的事?”冯督军打断道。
她侧头,似费劲回想:“不过几日前。”又面容极真诚地道,“小女素来只知宅院内事,之前得督军青眼赏识,有幸服务教会得唱圣歌,想是沾了天父些微灵光,予我梦中启迪,报答督军庇护之恩。”
毓华这番话对答得体,将事态起因与督军信仰镶嵌得严丝合缝,不叫冯督军不信。
这时,她又转过头看向那圣坛上被高高吊起的圣耶稣像,深深叹了口气,一脸穆然:“得仰天父慈悲,托梦相告,更让小女生出一腔义勇,逃离泥淖,追光而行。”
说着毓华便定定地望着冯督军,目光中满是虔诚和坚定。
这种眼神是冯督军见惯了的,在他的士兵眼中。
没想到一个下属的妇人居然也蒙神启,有了对自己的无尚信念,立时动容。
这时,烛光中那掩映的耶稣像不知是否受热的缘故,神像眼角似乎有水滴滚落下来,如神之泣。
“是天父的慈悲,要提示督军,也要救小女,恳请督军派兵救回我那可怜的干女儿。”毓华指向耶稣像,泫然欲泣。
这一幕冯督军自然也看到了,他略一踌躇,当下派卫兵叫来亲信副官,耳语一番后,副官领命而去。
冯督军神色肃然地对毓华道:“你只管放心,我此刻就派人前往北营,必然将常欢这孩子安好带回,毕竟我答应过她,要替她撑腰。至于老徐,”他踌躇片刻,方叹道,“毕竟是拼死救过我的人,我还是不信他短短几个月便能判若两人……不过,天父既有宣示,便将他带回,容我细细审问。”
*****************************************************************************
冯督军雷厉风行,先让副官致电北营,知悉老徐确实调动了一部分精锐军士,却未有更大动作。
虽不明老徐此举意欲何为,但冯已对他多了一份忌惮,便部署了自己的亲信副将即刻带兵出发前往北营附近。
若北营一切无恙,则就地拿下老徐,若已发生军变,则携冯之手书军令立刻调周边其余营区及周围村落中的保甲民兵,合围北营,生擒老徐。
并特别命人不得误伤常欢小姐分毫,须将她全须全尾带回。
同时,又派人带兵去把徐府围了,将秋娟及几个仆役就地拘押,关在一起。
等拿获了老徐归来后一并审理。
不多时,就有人前来汇报,徐府已在掌握。
毓华知已无后顾之忧,便拒绝了冯督军让她留在军营休憩的好意。眼下,自己唯一想做的事,就是第一时间冲到常欢身旁。
*******************************************************************
毓华跟着冯督军亲信连夜上路。
开的是军车,一路疾驰,比上次去军营看望常欢快了不止一倍。
夜里,几排军车亮着大灯,在安静的山里穿行而过,偶有枭鸟啼鸣的凄厉声响刺入耳膜。
毓华心里惴惴的,挂念着常欢,忍不住焦躁,总是开口催司机开快点。
终于,前方隐隐看到有红光闪烁,映得天空与山体接壤的部分也被漾红了。
“怎么回事,失火了?还是开战了?”车内负责照看她的副官看着这一幕也忍不住开口嘀咕。
她心里咯噔一声,刚想说什么,忽听“轰”的一声响,震耳欲聋。
一发炮弹升天,在半空中炸出一片刺目的白光,几乎将夜色驱逐干净。
“不好,是军变!”副官眼眸一沉,立刻命师傅停车,继而下车让人吹响军号,所有军车就地停泊。
全体将士即刻下车,蔽入山林。林中行军,逐步逼近北营。
呈半月牙之状,渐渐将北营合围。
林间隐隐传来枪火声,时近时远,暗沉的夜色中也时时瞧见亮火明灭,显然北营正在激战。
军士们亦步亦趋前行,借着营中双方交战时亮起的火光做前景的照明。
她也混在这些军士身旁,跟着他们前行,但直觉自己似成了个累赘。
有一定身份,又是女眷,若真交火起来,自顾不暇,谁有多余的闲心去看护她?可她若出了事,上面必然要问罪。
军士们不想惹麻烦,没人守在她身边,连之前督军吩咐专人照料她的那个副官也去指挥作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