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柳烟归尾声
宋城,顾名思义,是由一位宋姓富商创建的城池。
相传,很久以前,还没有宋城这座城池。
天下大荒,而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更是格外饥苦。
寸草不生,饿殍遍野。当真应了那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便是将初生婴儿溺死或是用活生生的血亲去换取一斛米,人们早已见怪不怪。
恶劣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一位商人的到来。
来历神秘的商人不仅慷慨地将粮食分给饱受饥饿的民众,他还拿出了一种富有灵力的种子。
一把种子撒下去,不出足月,就变出了一片长势喜人的庄稼。
说来奇怪,这种庄稼不惧酷热,不畏虫灾。从种下到收成只需一个月,谷粒颗颗饱满,基本上瞧不见瘪谷。
浩劫中幸存下来的人们感恩商人的馈赠,听从他的指令,在荒芜的土地上建立起一座城池。
商人自此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繁衍,血脉融入浸满汗水的泥土,再也不分离。
久远的记忆残缺不全,人们只知道,这位商人姓宋,除此之外,就再没有任何关于这位商人的记载。
商人救了所有人的命,所以这座城名为宋城,每一任城主都出自宋家,也就是商人的后代。
在宋城的北面,还建了一座寺庙,供奉着这位拯救一城人性命的宋姓商人的神像。
说回宋城。宋城四面环山,可以说是与世隔绝,因此,虽然宋城的特产种类繁多到令人眼花撩乱的程度,普通人基本上不会往这里跑。
除了固定来往的商队,难得有外人跑到宋城来,除了突发奇想的兰大公子和被他牵连的一溜人。
别看宋城在元央大陆上位处旮旯角里,方圆百里,除了零星几点的村庄,只有这一处城池繁华不像样,周边的村子全依靠宋城而生。
每日在宋城与村庄间往返的人不占少数。
甫一天亮,进城的队伍就排了几十米长。
推着一车新择的瓜果蔬菜的,拎着装满箩筐的鸡鸭的,无一不是附近村庄的农户,大清早进城,指望着一天忙碌下来,能将自己带来的商品全部兜售,两手空空赶在天黑前回家。
这时,混在一众满脸沧桑,混身上下都写满了生活苦涩的农户中,君临微和宋宴两人就显得很突兀了。
队伍中不是没有大人带着小孩。
农家的孩子早当家。即是七八岁的小孩,都格外的懂事,当家里缺人手时便会随着同乡的大人一起进城买卖。
但干农活起厚茧的粗糙的双手和宋宴那细嫩洁白如玉的手不一样,更别提两人身上的气质,可不像是天塌下来都只忧心能不能吃饱的庄稼汉。
用莫笑的话说,“我师父君临微全身都写满“普度众生”这四个大字。”
遇见优秀的人,人们会趋之若鹜,希望能与他并肩;但遇见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人时,反而不敢靠近对方,生怕自己玷污神明。
尽管队伍很长人很多,但周围人有意无意地与君临微隔开距离。如此一来,君临微身边割裂出一块空旷的真空带。
而君临微,此时此刻可分不出心神来管旁人作何感想,正板着一张脸教训宋宴。
“下次还敢不敢说谎,嗯?”
别看君临微平日里对谁都一副和和气气的样子,等他生起气来,就是千万顷寒霜雪直逼眼前,十分骇人。
当然,君临微这下并没有多么生气,但还是要装装样子,面得某人不把他的话放心上,下次明知故犯。
宋宴此刻和缩着头的鹌鹑无异,乖巧低头听训,摆出一副面壁思过的良好态度。
这其中缘由还要从之前的事情说起。
君临微先是取得七夜琉璃果,之后又借着昼华的帮助解除了萦绕在雨山村上方的阵法。
之后,君临微凝眉盯着面前一二三四,四颗脑袋,一时间有些为难。
按理说,这趟下山,自己的任务只是保证东海阁的金疙瘩——兰成奚能够安然无恙离开宋城,仅此而已。
如今兰成奚已经从雨山村中救出来,可是,倘若就这样回去,君临微心里总是有几分不踏实。
固然雨山村之前干的是杀人越货的勾当,可凡人再怎么歹毒也不敢把主意打到妖族身上,这事不解决,如鲠在喉,夜不能寐。
我不属于这里。
来到元央大陆的第一天,君临微就有着清醒的认知。
他只是一个孤零零的过客,来到此方天地,被迫见证一段被预言的历史正在发生。按理说,他不该介入其中,影响早已注定的结局。
君临微无时不刻不在心中暗自提醒自己:自己不过是一个占据躯壳的鬼魂罢了,最初的心愿,不过是偏居一隅,以免落得原身的悲惨下场。
但元央大陆的一切对于君临微来说,是崭新的,闻所未闻的。
会对新奇的生活产生跃跃欲试的冲动很正常。当莫问情要他下山时,君临微这样说服自己。
脱离了十年如一日的枯燥社畜生活后,君临微并不想主动锁在山中到老。所以掌门让他带莫笑下山,他半推半就,最后还是答应了。
一路前来,别看只有莫笑一个人对着不同于扶风中的生活连连惊叹。君临微冷着一张脸,把羡慕全掩藏在心底。
说出去可真是笑话,谁会相信,镇守一方的大乘期大能,居然不想着追求武道巅峰,反而向往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人间。
原书中全程围绕着主角的一点一滴描写,并没有对宋城加以赘述。
至于奚若明,兰成奚,两人的后来怎么样,书中也没有提到,只对兰濯池的结尾写下了寥寥几笔:
“东海阁主乃一代枭雄,身陨后东海阁青黄不接,逐渐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