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小买卖 - 青竹 - 寓风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青竹 >

第161章小买卖

一天过去,村里因为多了几张新面孔谈资骤然增多。

招揽到租客的人家聊着城里的书生们爱吃什么,没能招揽到人住的人家准备再积极点儿。

第二天一有人来,做了一晚上心理准备的村民在他们一进村时就先说“我家有空屋子,都是干净的被褥,小兄弟晚上若是不回家可以到我家住”。

茫然的书生们上山后一打听才知道他们村原来能住宿,问清楚了昨天、前天就已经住过的人,还真有不少人心动了。

被派来抄书的眼睛都亮了。

他们替书院抄书每日书院可是给钱的,一天五十文、六十文,还有给一百文的,在这儿吃住一天才三十文,还能赚钱呢!

住,一定要住。

他们到山上的藏书室转了一圈,按照五天抄一本儿的速度,他们能住好多天呢!

村里的民宿业务就这么如火如荼顺风顺势地干起来了。

里正生怕招待不好这群祖宗,每天在村里转,看着谁在聊租户的事,就叮嘱他们饭菜做好点儿,被褥弄干净点儿,院子、门口,村里都亲洒扫着点儿,别冻着弄病了这群看上去普遍不咋壮实的读书人。

村里来人多,卤肉家生意都好了。

姜四山都想赚这份儿钱,既想卖吃食,又想租院子,还打上了姜二山家空房子的主意。

“二哥那房子不是空着吗?”

姜奶奶:“那都快塌了的屋子你想给谁住呢?”

“哪能啊,我看了,结实着呢,我朝墙上踹了好几脚一点儿事没有!比曲先生住那破房子结实多了。”

姜奶奶懒得搭理他。

姜四山让人给姜二山捎信,没等回信回来,就自己进去收拾了。

他和姜大山都有姜二山家钥匙。

一年不回来,夏天草高,他们会进来帮忙烧烧草。

要是太旱了,也进来给院子里的树浇浇水。

有人进来转转,也不爱进蛇虫。

姜二山回来前,他们也会来好歹收拾收拾。

他跟被他硬拉来的姜大山抱怨,“去年就说叫他回来住,他非拖一年,你看看,要是今年早早就翻盖了,这会儿正好赶上能用!”

另一边,姜大山家姜家俊也在给未来的大舅子、小舅子收拾出一副好桌椅,帮他搬到下山道那儿。

刘家兄弟俩挺不好意思。

他们村有人听说姜家村最近来的人多,想来这边支个摊子卖米糕,自己不好意思来,喊上他们一起。

他们原本就想在村口卖卖,才来就让出去送豆腐的家俊瞧见了。

家俊让他们到村里来。

“你们在村口不行,他们下山也瞧不见呀,我领你们去山路那儿。”

刘家兄弟挑着蒸饼来了,家俊还上家里给他们搬桌椅。

“我们摆这儿你们村里人没意见吧?”

家俊:“没事,我们村又没人做这个,要不是我们家豆腐不好直接吃,我也弄个摊子摆。”

起了这份儿心思的人还不少。

家里没屋子能租的人家也挺想赚钱。

但想来想去又不知道该干什么好。

想着想着,就有人摆起摊子了。

恰好租房子的人家又不是人人手艺都好。

做饭不好吃的,干脆都和住在自己家的书生们商量好了,一天二十文,管一顿早饭,热水一直供着,他们中午、晚上,到村里做饭好吃的人家去吃。

这些书生刚开始还不好意思,后来有人开始摆起卖吃食的摊子了,手艺也确实不错,他们就开始满村子找饭吃了。

里正一瞧,干脆让都摆到从村口到山道那条路上。

卤肉家正好在那条路上,也支起桌子在家门口卖,卤肉家隔壁瞧着生意好,想着只吃卤肉卤菜也不能当正餐呀,灵机一动,连夜弄来几张桌椅摆到门口、院里,让自家孩子写了个牌子“茶馆”“售有粥、面、馒头、饼子”。

另一家一瞧,收拾好了自家屋子也不去村口揽人了,也挂个牌子,让自家孩子写上“干净客房,十五文一晚,三十文包饭”。

几天时间,姜家村各式小铺子雨后春笋似的冒了出来。

连邻村都有小年轻跑来凑热闹吃东西了。

沈青越高兴坏了。

不用去镇上,不用出村,蒸饼、米糕、点心、粽子、包子全能买到了。

还有面馆、粥铺。

他们村大厨经不住儿子、媳妇劝说,收拾屋子,在自家弄了个可以点菜的餐馆。

搞得他中午都愿意下山吃饭了。

知道他天天往山下跑就是为了点菜吃,作坊那边做饭的嫂子们好一阵埋怨,她们以为沈青越从前不下山,是因为懒,好家伙原来是觉得她们做的饭不好吃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