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菜摊(加更) - 青竹 - 寓风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青竹 >

第186章菜摊(加更)

商量了下,他们的所有铺子和地将来主要还是租赁。

除了展馆里的,其他位置暂时都不用动,快塌了的地方有空就收拾,没空就扔着,其他地方先空置,等着明年码头自然发展到外面,有人想租或他们想到其他用处再收拾不迟。

晚上回了村,沈青越就直接找姜望南和里正去问去了。

码头有现成的摊位,租不租?

姜望南和里正都懵了。

里正自家没什么营生,主要是问清楚了怎么回事好替他们通知村里其他人,问问有没有人想去码头开铺子的,多个路子,多个营生。

姜望南家则是他自己就能做主。

回过神来姜望南马上道:“租!租啊!”

他自己就天天往码头卖菜,码头如今什么模样他最清楚了。

他也起过租个铺子大干一场的心思,只不过展馆里面的位置他租不起,一个月二两银子对他们家而言还是贵了,他主要干的还是卖菜的营生,进去租摊位也不合适。

在外面买一个小摊子,他们家还真没钱。

家里那些积蓄除了日常周转用的活钱,可都砸到村里的客栈去了,借钱到码头买个铺子又有风险。

在自己家门口好歹不怕上当受骗,去码头那儿万一生意不好,万一遇到流氓混混找麻烦……常年开店和他赶车过去卖菜可不一样,钱砸进去不是说不干就能不干的。

要是租,那风险就大大降低了呀!

姜望南:“租子怎么算?多少钱?”

沈青越想了想,那块儿地是姜树十五两买下来的,地方不大,开店也只能开个小店面,都不够开个茶馆呢。

如果按五年回本儿,一年赚三两就够了,考虑到码头地价升值,他粗粗估算了下,“一个月三百文吧。不过那儿什么也没有呢,咱们得自己搭个棚子。”

一个月三百文?

那他每天只用承担十文钱的租子就行了。

姜望南没犹豫,马上点头:“行!明天我跟你们一起去看看,棚子好搭,咱们弄点儿竹竿、木板、稻草过去就行。”

晚上到家,沈青越又点灯起草了几张草图,准备抽空画出来给他们家店铺当装饰画。

第二天他们四个一起过去。

这回不用带什么东西,沈青越把他画具带上了。

昨天没卖完的竹帘和灯一部分锁在店里,一部分放到池家客栈的库房里。

其实全锁在店里也行,展厅里的东西全都价值不菲,县衙安排了人晚上在展馆内执勤守夜,专门看着那些东西。

每天晚上入夜前,巡逻的官差会清场,将整个展馆都锁起来。

不过竹帘和灯都占空间,他们店铺又不大,多余的放去库房更方便些。

等池远舟新盖的仓库能用时,他们放东西就更方便了,至少比往客栈库房跑近得多,也能一次性多储存些货物,现在瞅着池家仓库的人还不多,他们还能早点儿下手要个靠近门的好位置。

路上沈青越拉着姜竹讨论他们占多大面积就够用了。

到了地方,姜望南先去给定了菜的餐馆、酒楼后厨送菜,之后才是边吆喝卖菜边往姜树买的空地去看地方。

“这儿啊!”姜望南一瞧,“我以前在这儿卖过菜呢!”

后来这儿被附近村子卖鱼的占了,再后来又被一伙卖瓷器的占了,没想到现在到沈青越手上了,还是姜树买的。

旁边确实有几个摆摊卖瓷器的,不过沈青越也不清楚到底从哪到哪儿才是他们家的地方,让家俊去找姜树出来问问。

没一会儿,姜树穿着一身官差服,怀里揣着本册子和一卷粗麻绳,拿着几根儿竹竿和两个同僚一起来了。

“这地方有主了,都挪挪。”

小贩们边收拾摊子,他们三个边对着册子确认了一遍地方和尺寸,熟练地展开麻绳开始量位置。

麻绳上每丈都画了线,用起来倒是方便。

先按丈量,小单位再对折或三折一点点找对应的尺寸就行。

量好地方四角插上竹竿,位置就算圈起来了,还挺高效的。

等他们圈完,沈青越目测这块儿空地有个一百五六十平米,比昨天看的时候还要大一点儿,足够姜望南摆个菜摊甚至天气不好时临时住一下了。

姜望南也挺满意的。

直接把车往摊位上一停,把菜从车上挪下来,“回头先弄点儿竹竿过来搭个草棚,往四面一搭,就暖和了。”

沈青越点头“嗯”了一声。

只是从姜家村往这儿拉东西可就麻烦了,指不定几天才能搭好呢。

沈青越:“我去找池远舟问问他那有没有多余的木板什么的,咱们买点儿过来。”

姜竹:“我去吧,你进去看店,我和家俊来。”

沈青越:“行,那你先卖着,我们去找人。”

姜望南:“好!”

姜竹也没把车往池家酒楼后院赶,直接放到后面让姜望南一起看着。

等他们三个进了展馆,附近摆摊卖瓷器的还好奇地问姜望南:“这是你家的地方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