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九十二章谢瑄和想了一路,……
第92章第九十二章谢瑄和想了一路,……
谢瑄和想了一路,下马车时,连脸上的脂粉都忘了擦。
方雁苒见他脸色发白,魂不守舍的进门,吓了一跳,赶紧起身问:“这事怎么了,有哪里不舒服?”
他这才回过神来,安慰她道:“无事无事,只是我自己敷了粉。”
说着,他便把方才的事说给她听,随后可惜的将怀里的脂粉盒取出来递给方雁苒:“原是特意买给你的礼物,如今在到你手里前,却叫我先用了,改日我再给你补一个新的。”
“何至于再补一个,这个我就够喜欢了,”方燕苒知道他没事,放心的收下东西,又叫人打水来给他擦脸,“这东西能帮上你,意义岂是别的能比?”
“说起来,这些日子冯、吕两家的女眷也给我下了帖子,说是只相熟的人家说说话,不设酒席。我想着从前他们那头,都是大嫂在走动,我与她们一向没什么交情,便都回绝了。”
“如今看来,是他们在我这头没法下手,索性直接找到你那儿去了。”
“他们已经给你下过帖子了?”谢瑄和更觉得奇怪了,“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他们突然如此行事,必是有更大的图谋。可咱们家就我们俩在京中,有什么值得他们图谋的?”
谢瑄和虽为嫡子,却不是世子,象征意义比不上谢昱。他虽是六元及第的状元,此时却只在翰林院任职,除了清贵些,也帮不上什么忙。这便是外人对谢瑄和的印象所在。
方雁苒也没想通:“或许他们的想法,本就非我等常人所能理解?”
谢瑄和夫妻的疑惑,在收到云州的家信后得到了解答。
寿平侯在信上说,吕英等人特意遣人去云州接触谢昱,想要他帮着盗取九门提督的印信。
九门提督印信?谢瑄和脸色变得有些古怪。
那东西不是早在爹请辞那日,就留在皇帝那儿了吗,寿平侯府哪儿还有多的啊。
除非因为皇帝一直没任命新的九门提督,或是还给了别人其他错觉,让他们觉得九门提督的印信还在寿平侯处。
而且这样的举动,只会让谢瑄和有一个猜想。
四皇子五皇子有逼宫篡位之心,所以才要将京中布防大权,收归己有。
谢瑄和的手指在桌案上轻轻点了点,是什么错觉让这两位皇子觉得,拿到印信,就能直接接管京中防卫?只要皇帝出现,印信还能比得过本人?
除非,他们还有其他计划。
谢瑄和再次拿起寿平侯的家书,迅速浏览一番后,将信件妥善放好。
再往翰林院上值时,谢瑄和寻着机会,给皇帝身边伺候的宦官透露了求见的意思。
没过两日,皇帝便以讲学的名义,传召他进宫去。
“听说你有要事须得禀告寡人?”
谢瑄和取出贴身存放的书信,交到宦官手中:“家父信中写了一桩要事,还请陛下过目。”
皇帝一目十行的看完书信,面上隐隐显出些怒气,但并没有太过惊讶的意思。
谢瑄和看在眼里,明白这事皇帝该是心中有数,也松了口气。
“你与你父亲都是忠君爱国之人,”皇帝感叹了一声,就把寿平侯的信给留下,没有再还给谢瑄和。而是真同他讨论起书中学问何解的话题。
皇帝拉着谢瑄和一直说了约莫一个时辰,等内侍回禀有大臣求见,皇帝才放他离开。
出门时,谢瑄和倒是与那位大臣打了个照面。这位是寿平侯从前的副手,如今的代九门提督孙大人。
谢瑄和停下步子,等孙大人进门,方才离开。
后头的天气越发炎热,连惯常嚣张的蚊虫都没了精神。
谢瑄和尚且还能稳得住读书,童敏之却恨不得整个人趴在冰鉴上。
“瑄和啊,”童敏之问他,“你坐那么远,不觉得热吗?”
“远?”谢瑄和看了看自己和冰鉴的距离,不到两米,这还叫远?
“我在这儿坐着正好,倒是你,离得太近,仔细着凉。”
“大热天的,哪能着凉啊,”童敏之全没放在心上,“今年夏里也没这么热,怎么如今都快到中秋节了,秋老虎还发起威来。”
别说,今年天气,是有些古怪,谢瑄和想到才得的消息,不由道:“听说北面的黎国已经下雪了。”
“下雪?”童敏之看了看外头,晒得大地都要化了的太阳,又看向谢瑄和,“这个月份下雪?”
谢瑄和点头:“说是西面靠近凌国的西境,也要开始穿袍子了。”
童敏之眼中的羡慕,都快要化作实质,直接流出来了。
他长叹一声:“都说是七月流火,转凉的地方那么多,怎么就偏偏缺了一个京城?”
谢瑄和放下手中书册,被他说得也心生赞同。无他,实在是天气太热了些,每日上值下值,都是个考验。
不过更考验的,还得是农事。
一连十几日的大太阳,空中不见一丝云彩,这对中晚稻的产量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谢瑄和回到家中,换下几乎湿透了的衣裳,散开头发,做到方雁苒身边看她算账。
“京郊庄子上,个个都说地里的收成要不好,河里的水也要干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下雨。”
“厨房的采办也来回,说是一把小青菜卖十几个铜板,还有价无市。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丫鬟端了两碗冰酥酪来,谢瑄和推了一碗到愁眉不展的方雁苒面前:“老天爷不赏面子,咱们能有什么办法。等这一阵过后,花银子请工部的人帮着改一改庄子上的灌溉吧。”
方雁苒也知道,这事非人力所能及,想得再多,也只是庸人自扰,只好暂且放下,挖了一勺冰酥酪问:“工部还能使银子给私人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