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顾禹的过往
第90章顾禹的过往
第九十章
顾晴难得乖巧了一回,笑着和王一博道了别,而后先行过安检去换登机牌了。
航站楼外寒风萧瑟,顾禹慢慢收回了落在顾晴身上视线,挡着风给自己点了根烟,指尖烟雾缭绕,他深吸一口,吐出个烟圈。
“不行就回吧,”顾禹说,“芬兰、冰岛、瑞典,哪里不能看,非死磕这里。”
“阿战说,想再等一等。”王一博声音低沉,“来一次不容易。”
顾禹闻言擡眸,微微眯起眼睛,仔细揣摩这话里的含义。
他和王一博从穿开裆裤时便混在一起,所以除了王夫人,顾禹自认为是最了解王一博的人。
很自信的说,他们兄弟之间的默契丝毫不亚于亲人。
他从烟盒里抽出一支烟递过去,是个外国牌子,“来一根?”
“不了,”王一博没接,“戒了。”
“真戒啦?”顾禹哂笑了声,有点不敢相信,“之前我还以为你是怕老婆才这么说的,感情是真的。”
在顾禹的记忆里,王一博染上烟瘾是肖战离开的那一年,兜兜转转到现在也有四年半了。
这东西能说戒就戒,多半是爱情在作祟。
他动作麻利地收回烟塞回烟盒,自顾自地吞云吐雾起来。
“戒了好,我也想戒,可惜戒不掉,烦心事儿太多,事业上的,感情上的,没完没了的。”
一声叹息消散在风里,顾禹微哂:“有时候觉得,人活着挺累的,连自由都没有,有句话怎么说来着,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成年人的世界似乎总是这样,就像住在一座华丽的城堡里,小时候,这座城堡是梦幻的,是童话的世界,长大后,这座城堡是奢华的,需要金钱和利益的堆砌。
我们都在努力地维系这座城堡,它掉下一砖一瓦,我们就要补上一砖一瓦,可城堡还是会慢慢地变成断壁残垣,最终倒塌。
最终,连带着我们心中曾经信奉的信念也随之一起倒塌。
顾禹的一番话让两个人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顾禹口中的自由,王一博知道指的是什么,也知道顾禹曾经为了他人的自由,付出了什么。
记忆好似隧道内轰然而过的列车,冲进脑海,扬起一阵岁月的尘埃。
顾禹和顾晴在很小的时候就因为父母的忙碌,常年生活在爷爷奶奶家里。
他的父亲和母亲皆是上市公司的老总,家境优渥,在金钱上从来没有亏钱过他们,可独独在情感上,亏钱了顾禹和顾晴。
在兄妹俩成长的岁月里,父爱和母爱就像是某些购物软件里的零元换购产品,看似永远在线,却从来都抢不到。
再后来,兄妹两个越来越依赖彼此,也成了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在王一博的印象中,顾禹从来都是不慌不忙、没什么脾气的贵公子,不会因为家境殷实就去主动霸凌别人。
而这样一个温柔的人,第一次在学校里打断了同学的一条肋骨,原因竟是那个人脚踏两只船,一边追求顾晴,一边和别的女孩卿卿我我。
顾禹的软肋,从来都是顾晴。
去年下半年,顾家二老忽然提出联姻。
原因是顾氏集团因为疫情的问题进出口贸易受阻,资金链断裂,急需几十亿填补。
得知这一情况,作为顾禹最好的朋友,王一博第一时间给顾氏集团注资了五亿,结果却是杯水车薪、有去无回。
形势紧急,顾家最终还是决定靠联姻解决顾氏的经济危机。
没有尽过什么责任的父母在利用儿女上毫不心慈手软,最终,将主意打到了年仅二十二岁,还没大学毕业的女儿身上。
女孩子似乎永远是一个家族最好的联姻工具,就像王一博的母亲,是家族利益首选的牺牲品。
想到这里,王一博的心脏倏然绞痛了一下,但也只是几秒,又继续陷入了回忆之中。
在很短的时间内,顾家二老便为顾晴物色好了联姻对象——某上市公司老总家的儿子。
青年三十五岁,离异,而上一任之所以离婚是因为男人的身体在某些方面有难以启齿的隐疾。
当然,这所谓的难以启齿在上层商圈不是秘密,顾家夫妇也了然于心。
青年的父亲发话,只要顾家的千金愿意嫁,几十亿的注资顷刻就可以到位。
彩礼是市郊一栋价值两个亿的别墅,其余翡翠金银更是不在话下。
顾禹当时在国外出差,知道后怒气冲冲地连夜从巴黎赶了回来。
他和父母大吵了一架,还说了很多难听的话和顾晴的联姻对象撕破了脸,场面一度难堪。
顾父一气之下,狠狠甩了顾禹三四个耳光,顾禹就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回视着父亲,任由裂开的唇角鲜血滴落。
他一字一顿:“这件事我只说一遍,顾家想联姻,可以,我去,但晴晴不行,她的婚姻只能由她自己做主!”
“残疾的、离异的、多大年纪的,我顾禹都能接受,你们如果再敢打她的主意,我敢保证,你们会失去一双儿女。”
后来,联姻的担子就彻底落在了顾禹肩上。
当然,这些事情顾禹是瞒着顾晴的,顾晴毫不知情。
王一博还记得那晚顾禹喝得很醉,一百万的汝窑茶盏就是那晚情绪失控打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