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养娃亲妈滤镜要不得呀。 - 清穿之公主吃瓜日常 - 天行有道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43章养娃亲妈滤镜要不得呀。

第43章养娃亲妈滤镜要不得呀。

康熙实在贵人事忙,又得忙着孔庙立碑——他老人家须亲自撰写碑文,虽则这该是礼部差事,可他自负文采,岂肯假手于人?接着洋洋洒洒整出了一大篇,礼部看罢,字数未免超得太过些,一块碑怕是都刻不完哩。且其中难免有冗杂语病处,少不得小心翼翼请示万岁爷,或可删繁就简。

康熙瞧着却是字字珠玑,颇为不舍,两边这一拉扯,就耗去了快半个月。此外又有忙着设立景山官学、修《政治典制》、派彭春等大将攻打雅克萨城,如是种种,待他老人家终于腾出余暇时,宜妃的月子已坐得差不多了。

宜妃这样聪慧又美貌的女子,自然不会怪责皇帝因政事而冷落自己,只嗔着他往贵妃和定贵人几处去得太多,贵妃也就罢了,宜妃不敢与之争竞,可万琉哈氏一个贵人怎么也敢要她的强?

康熙摸摸鼻子,轻咳道:“这便是胡说了,朕对万琉哈氏一向泛泛,怎会越过你去?”

系统翻出小本本,清脆地道:【上月十六、二十一、二十五,本月初七初八初九,你皇阿玛皆歇在定贵人处,可见男人说谎不打草稿。】

珊瑚表示认同,皇帝老爹哪怕承认自个儿贵人多忘事呢,也比打马虎眼的强。

康熙哪晓得女儿这样会拆自己的台,唯有自认倒霉,“定贵人身子一向弱些,又常觉胎气震动,朕才多去了几次,实在只是探病,并不为别的。”

这话说得违不违心?实在宜妃犯不着跟万琉哈氏吃醋,比起那些个年轻貌美的宫嫔,万氏却是跟她一道进宫的,早些年几个嫔在那争奇斗艳,万氏却还是籍籍无名的庶妃,小透明一般,好容易熬出头了,过了几天风光日子,宜妃哪怕不为她高兴,也犯不着含酸拈醋。

万氏这种穷人乍富心理且不论,她知道万岁爷算是念旧情的,跟他十年以上的人物,多多少少会眷顾些。宜妃并不气他去看万氏,只是恨他撒谎罢了,合着在他眼里自己便是这样不懂事、爱耍小性子的人物?

系统:【可不就是嘛。】

要论主位娘娘里头哪个最作,非这位莫属了,难为皇帝肯吃她这套,果然美人儿都是有特权的。

康熙好险没破功,他若真个笑出声来,宜妃怕是半年都不会再理他了。

可巧小太监过来传话,康熙才得岔过去,“什么事?”

那人嗫喏难言,“定贵人胎动不适,请您过去瞧瞧。”

宜妃一听便炸了,恨恨推着康熙,“您还不快去!”

康熙虽颇为留恋万琉哈氏妩媚多情,也知道此时不是该挑起战火的时候,遂重重咳了两声,“叫她自个儿请太医,朕难道会治病?”

小太监答应着,却不肯立刻离开,显然知道差事难办。

宜妃拿眼睃着康熙,“您瞧,到底贵人妹妹有本事,连御前的人都得听她使唤呢。”

康熙果然恼了,“糊涂东西,还不快去!”

那人方才连滚带爬麻溜地跑了。

宜妃扳回一城,脸色方才平静些,又佯装贤惠对康熙道:“您还是过去瞧瞧吧,若万妹妹真有何不测,岂非成了臣妾之过。”

好在康熙还是很拎得清的,“不用紧张,若真那么严重,她就不会先来问朕了。”

又板着脸欺身上前,“方才还咬牙切齿恨不得吃了朕,这会儿又扮起温婉贤良来了?朕待要瞧瞧你这皮囊下有几副面孔。”

便去挠她胳肢窝,非得要宜妃求饶认错不可,宜妃自然笑着闪避,她还不能下床,可不就被逮着软肋了吗?

珊瑚看这架势,怕是要发展成少儿不宜的场面,自己该不该避开?

好在成年人都懂得理智,宜妃不愿在月子期间冒险,康熙也没那般急色,两人嬉闹一番后,一个正襟危坐,一个慢理云鬓,开始正正经经说话。

宜妃着重褒扬了一番万岁爷开设景山官学的热心,又表示家中子弟能在其中晋身颇觉荣幸,她只担心学院风气问题。皇帝明令选内府三旗佐领、管领以下幼童进学,每旗各设一百二十名,这些人家世既相仿,父母亲族也都有所勾连,难免拉帮结派,党同伐异,而宜妃得益于她平日为人处世,人缘并不太好,万一子侄辈受欺负该怎么办?若是自愿放弃,她又舍不得这样难得的教育资源。

康熙笑道:“你是万千宠爱的宜妃,谁敢欺负你家里人?”

宜妃拧着手绢凤眼斜飞,“话虽如此,也不过是个平平无奇的妃位,又是包衣出身,京师这等卧虎藏龙地,比臣妾身世高贵的不知多哪儿去了,往上数一数祖宗十八代,郭络罗家怕是要垫底呢!”

这话说得实在有趣,康熙忍不住笑起来。

宜妃本想借以试探,看康熙能否封她个贵妃,到底现空着个缺不是吗?她为他生了三子呢。

然而康熙这嬉皮笑脸模样,没半点认真,宜妃便知是痴心妄想。出身是她的隐痛,也是难以逾越的天堑,看来终其一朝,她都只能在妃位上待下去了。

灰心之下,宜妃一双动人的眼眸难得变得雾蒙蒙起来。

康熙顶见不得美人落泪,“瞧你,自个儿怎么越说越难过?朕也没说不周全你。”

于是让梁九功去将学府名册抄一份过来,看看郭络罗家入选的哪几个,暗中照拂一番也就是了。

宜妃方才破涕为笑,“就知道您最心疼我!”

虽然不过是些蝇头小利,可总比一无所有要强,将来家里出几个能人,好歹她也脸上有光不是?

康熙接过侍女递来的补汤,缓缓喂她饮着,“说起进学朕倒想起来,哈宜瑚年纪也不小了,成日拘在家里白白浪费辰光,虽不指望她光宗耀祖考个状元,还是学点什么为好。”

珊瑚正全神贯注摆弄端午节剩下的五色丝线,在指头上绕了一圈又一圈,翻出各种花样,玩得不亦乐乎,冷不防听见康熙要她进学,整个人吓得亚麻带住了。

好不容易托生成混吃等死的金枝玉叶,她一点也不想重温头悬梁锥刺股的高考时光呀。

宜妃素知外甥女心性,要她上课还不如上吊,因道:“塾里都是皇子,哈宜瑚一个女儿家怕是不相宜。”

康熙显然筹至烂熟,“朕考虑良久,不若另外请个女先生,专司教导几位格格,也不拘学出什么名堂,好歹懂些经义、于人情世故上有所了悟也就是了。”

以前公主出阁前虽也会请教习嬷嬷授课,但多是讲如何持家,庖厨与女工等等,不过走个过场,所学也粗浅,终不似纸上得来。

康熙另有一重考虑,格格们既要抚蒙,与其当个毫无影响力的摆设,倒不如反向作用于那边,若能潜移默化收复民心,岂不比白送个女儿过去强?何况书本之道,第一课便是忠义,这也能保证她们心向大清,绝无叛变。

珊瑚暗叹,姜还是老的辣,便宜爹这番宏论,就连她听着也颇有道理。

宜妃也无法了,只请康熙人选上还是要多慎重,到底还是怕外甥女受欺负——几个开蒙的格格里头,哈宜瑚年纪是最小的。

康熙颔首,人选他早已有了主意,正好王氏毛遂自荐,为怕她降不住这些金枝玉叶,康熙还破例将其封为贵人,也算是个正经主子了。

宜妃倒不吃王贵人的醋,她看得出来,王氏的恩宠已渐渐淡了,不管康熙是要冷落曹李两家,又或者当时的新鲜劲过去了,倘若有意叫她承宠,是断不会请她教导格格们的——女夫子可谓天底下最没劲的职业了。

待王贵人的小课堂筹划好即将开业时,带出宫种痘的家伙们也都平安归来,宜妃看着儿子瘦了一大圈的脸庞,尽管有些心疼,还是诚挚对德妃表示谢意,“这段日子实在麻烦姐姐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