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迎亲把他变成自家人不就行了。 - 清穿之公主吃瓜日常 - 天行有道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84章迎亲把他变成自家人不就行了。

第84章迎亲把他变成自家人不就行了。

二格格的婚事成了最近宫中热议话题,人人茶余饭后都得聊上一嘴。

与荣妃交好的,自然万分同情,为二格格的遭遇扼腕;反之交恶的,则极尽鄙薄嘲讽之能事,想嘎鲁玳向来以万岁爷长女自居,眼睛长在头顶,如今却落得这般不尴不尬境地,真是自作自受。

宜妃严格而言与荣妃并不算感情好,两人年轻气盛时候也没少争风吃醋,不过都过了韶华最盛的年纪,以前那些恩怨自然渐渐淡了。加上哈宜瑚日益长成,谁能保证日后不会重蹈二格格的覆辙?

物伤其类,宜妃高兴不起来,遂叮嘱翊坤宫的宫人不许议论半字,谁敢违误,必定送去慎刑司钳了她的舌头。

端午节,众人欢聚一堂,腰间佩戴菖蒲和艾草做的香囊,手腕上系着五色丝,喝雄黄酒,吃五毒饼、咸鸭蛋和粽子,和乐融融。

二格格忙着暗自神伤,本来不想露面的,珊瑚劝她,“何苦理会那起子小人乱嚼舌根?你又没做错什么。再说了,皇阿玛都没发话,怎见得亲事有变?”

亲手剥了个咸鸭蛋递到她唇边——这是她跟额娘自己腌的,刻意减少了盐的分量,空口吃也不咸。用的上等高邮鸭蛋,蛋黄处于将将凝固状态,乍一看跟个红太阳似的,十分嫩滑可口。

这一枚还是双黄蛋,她自己都舍不得吃。

然而二格格依旧无甚胃口,珊瑚为避免浪费,啊呜咽了下去,神情瞬间满足。

至少拉布拉多写给她的第二封信还是挺乐观的,乌尔衮碍于舆论才不好表示,可他心里倾向的却是二格格,否则何苦私下置办聘礼?他注意到巴林部最近买了许多牛羊牲畜、兽皮、麦麸、马奶酒等等,还到处询问哪里可换绸缎衣料。

二格格哆嗦嘴唇,“说不定在准备另娶。”

怎见得一定为她?乌尔衮年轻英俊,多的是人向他投怀送抱,草原上的姑娘豪爽大方,还不像她这样小心眼斤斤计较,怎么看都胜过她。

珊瑚笑道:“你这是杞人忧天,比她们强的地方你也多的是呢。”

二格格眼里总算燃起点火苗,“比如说呢?”

珊瑚哑然,要说二姐姐待人不错,那可未必,虽然看着挺好相处,只对亲近的人而言,至少珊瑚就没少听延禧宫的人偷偷抱怨,连宜妃有时候气起荣妃来,都会将二格格狠狠排揎一顿呢。

一定要说她具有多少多少美德,无疑太自负了些,二格格最值得称道的便是她身为皇帝长女的身份,除此之外,论起吃苦耐劳、勤俭持家,一点都不沾边。

但,谁规定她一定要比那些人优秀才配嫁给乌尔衮呢?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各花入各眼,总有一款最适合她的,何况乌尔衮自己便是蒙古郡王之子,不愁吃不愁穿,非逼他娶个悭吝婆娘回来,那才是委屈呢。

二格格至少有一点在珊瑚看来很好,那便是真诚,但凡她认定的人事物,拼尽力量也要争取,这才是最可贵的。

珊瑚一通鼓励,总算让二格格重拾些许信心。珊瑚又教她拣出最华丽的一套衣裳做战袍,再画一个老娘天下无敌的妆,务必要让那起子嘴碎小人知道厉害。

纱达利正跟几个低阶宫嫔聊得热闹——去年秋狝途中丢那么大的脸,害她臊得没法出门,可这会儿二格格的事把她给盖过去了,纱达利瞬间来了精神。

赢一局又怎么样,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这会子还不是平起平坐?

冷不防见人进来,纱达利瞬间呆住,这个妆是她读不懂的,就算为了掩盖泪痕,也不用把脸涂得跟猴屁股一样吧?

康熙倒是很满意,若嘎鲁玳因这么点小事就自暴自弃,也不配做他的女儿,如今还肯出来见人,可见有几分胆识——当然,哈宜瑚功劳不小,康熙目力敏锐,一眼看出若非珊瑚紧紧抓着嘎鲁玳胳膊,嘎鲁玳必会跌倒。

她俩的姐妹情倒始终如一。

直至二格格安然入座,珊瑚方才松手,捡起盘中五毒饼缓缓啃食起来。只是用模具压成毒虫形状,材料还是御膳房常用的材料,香甜可口。

纱达利不信真能若无其事,故意凑近了些,“四妹,乌尔衮最近没写信来么?”

退婚这种丑闻,就不必公开发国书了吧,私下磋商即可。

珊瑚瞥她一眼,“你好像很着急啊。”

纱达利干笑两声,“怎会?”

她确实迫切想知道消息,原定婚期在六月,眼瞅着还有不到一个月工夫,蒙古距此千里迢迢,若乌尔衮维持原计划,这时候差不多就该率领车队出发了。

还不见风声,只能说男人的嘴骗人的鬼,早晚得悔婚。

珊瑚实在不理解纱达利这种人,损人不利己,二格格婚事受挫,对她又有什么好处?到时候都不和亲,都在京中子弟挑选,她也争不过荣妃呀。

珊瑚懒懒道:“乌尔衮即便不娶二姐姐也不会娶你,你死了这条心罢。”

说这句话的声调稍高,不少嫔妃纷纷侧目,露出恍然大悟神气:难怪三格格总跟二格格不对付,原来是觊觎姐夫啊。

纱达利暴跳如雷,她可看不上蒙古蛮子,要不是和亲的祖宗规矩在那儿,乌尔衮即便用八擡大轿来迎她也不会答应!

该死的哈宜瑚,净会给她泼脏水!

但是纱达利这会儿分辩也晚了,身畔尽是窃窃私语,且她一个女儿家,主动站出来说她喜欢谁不喜欢谁也太没规矩了些。

纱达利只得忿忿坐下,四妹是个孩子,偶尔说句出格的话都只当她童言无忌,谁知道这厮心思歹毒得很,真是人善被人欺!

觥筹交错间,有小太监匆匆携密报而来,想是快马加鞭的急信。

康熙看罢,抚掌大笑,“这个巴林部,算他们还识相!”

珊瑚与二格格对视一眼,但见二格格羞答答垂下脸去,看来乌尔衮的仪仗已经出发了。

婚约如期而至,宫里却有另一种声音渐渐蔓延。乌尔衮现在才出发迎亲,足可见他心里十分动摇,未必诚意求娶。

几位皇子也参与到讨论中,大阿哥主张拒婚,给那些蒙古蛮子些许颜色瞧瞧,让他们尚公主是擡举,还由着挑三拣四起来?反正惠妃没女儿,他也没妹妹,乐得站着说话不腰疼。

太子则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既然取得共识,何妨各退一步,相安无事不好么?

大阿哥指责他是粉饰太平,置天家颜面于不顾,太子自幼尊贵,哪能由得他诋毁,两人当庭吵起来,几乎大动干戈。

三阿哥因为涉事的是自家妹子,只能持中保持缄默,底下几个小的就更不好说话了。

最后以康熙罚他俩各抄五遍四书告终。

四阿哥见珊瑚只顾出神,忽地说道:“哈宜瑚,你有没有什么好法子?”

既要对蒙古稍加点拨,又不至于闹太大,升格成严重的政治事件,其中尺度委实难以拿捏。饶是四阿哥熟读史书,一时间也想不出良策。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