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室温超导体材料的研究,银河职业学
唐都市。
在百科里面介绍是秦省省会、副省级城市、特大城市、观众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中西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科研、教育、工业基地。
科技力量雄厚,人材众多,科技实力仅次于京城和魔都,居全国第三位,拥有各类科研及开发机构三千多个,各类独立徐科研机构46余家,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行业测试中心231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4万人,两院院士68人。
高新技术企业4523家,全年专利申请量84256件,发明专利申请申请量36421件。
从这些数据就能看出唐都市的科研实力。
在本时空,因为王东来的横空出世,更早地带动了唐都市的发展,比原时空的发展情况好上了不知道多少。
就比如说是一些顶尖科研领域的研究,在大众并不清楚的情况下,已经悄悄转移到了唐都市。
培养出王东来的唐都交大则是承接了这一点。
甚至于,唐都交大还有一个更加大胆的想法,那就是能不能向上面申请,把西工大和西电合并了去,组建一个秦省大学。
当然了,这个想法太过大胆,并没有真的喊出来。
唐都交大的科研基地。
在之前和银河科技的合作之中,就成了两家合作研发的一个基地了。
此时,王东来正在视察。
不管怎么说,银河科技都到了这个程度,王东来就算是更加看重自己科研人员的身份,但对于研发经费以及下面研发人员的工作还是要有所关注的。
关于银河科技的科研,国内很多人都看不懂。
因为银河科技开展的研究实在是太多了。
方方面面,有室温超导材料、有生物基因编辑、有脑机接口、可控核聚变等等。
有些还在理论层面上,有些则是真的在投入资源进行研发。
就像是王东来此刻正在视察的室温超导材料实验室。
“王院士,室温超导材料的研发,目前来看,进展并不大,是不是可以稍微停一下。”
在汇报完了室温超导材料的研发进度之后,一个教授便出声建议道。
王东来听到这个话,都不禁有些愣住了。
因为只要这个实验室还存在,银河科技就会往里面打钱,不管是教授,还是下面的学生,都能拿到钱。
现在,要银河科技停下研发,无疑是停下拿钱。
“尹教授,那你认为室温超导材料我们能不能研究出来?”
王东来好奇地问了出来。
尹国庆教授本身就是唐都交大的教授,所以和王东来还算是有渊源,倒也没有太过小心翼翼。
不顾身边站着的学校领导的眼神示意,不加思索地说道:“王院士,常温常压超导体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是不存在的。”
尹国庆的第一句话,就惊呆了在场众人。
他本身就是室温超导材料实验室的负责人,结果现在说这个材料不存在,冲突感太强了。
“为什么有超导现象,是因为低温高压下,材料的分子会结构化,水变成冰的氢键作用就是这个道理。”
“因为材料内部分子的结构化,才使得电子的电场能够快速通过,电阻为零。”
“用最简单,最形象的例子来形容,那就是原本弯弯曲曲的道路,电子通过的阻力很大,然后修成了一条直线高速公路,电场就能快速通过。”
“既然超导现象必然伴随分子内部的有序结构化,那么根据这个道理倒退,常温常压下超导材料如果存在,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第一个是金属材料,但是金属材料一定会伴随热效应,这是物理规律,因此纯金属下料一定不行,复合技术也不行。”
“第二个是复合材料,如果是复合材料,意味着材料里一定要包含‘离子’,没有‘离子’电场就无法传递。”
“超导效应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材料内部必然存在有序结构,这就使得复合材料内部存在强有力的分子力来维持这种结构,如果分子间都存在强有力的分子力了,哪还有‘离子’的存在空间?”
“并且,如果常温常压下存在这种分子之间存在强劲分子力的材料,那么常温的一定是异常活泼的,现实里应该早就存在的,而不需要去合成。”
“因此,从目前的研发,我认为并不存在常温常压超导材料,不管是低温还是高压,都是人工来提供外力来使得材料内部分子结构有序化。”
“可是在常温常压下,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材料,因为这违背物理规律。”
一旁的唐都交大领导脸色都变了,显然是对尹国庆的这番话不满意。
不过,还不等这些学校领导说话,王东来开口了。
“尹教授,我们是搞科研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我想尹教授应该也很清楚。”
“钇钡铜氧这是已经被确认的铜氧化物超导体,具备完全抗磁性,它的超导转变温度tc已经高于液氮的沸点。”
“从热力学上来看,液氮沸点到室温之间并没有什么无法逾越的鸿沟,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任何物理理论能够说明室温超导不可能实现。”
“1986年首个铜氧化物超导体la2-xbaxcuo4被发现,其超导转变温度tc为35k。”
“紧接着tc在90k以上的y-ba-cu-o体系超导体也很快被发现,tc为93k(-180°c),超过了液氮温度大关(-196c、77k)。
“1993年发现的hg-ba-ca-cu-o体系,常压下tc为134k(-139c),高压下可达到164k(-109c)。”
“从热力学角度上看,修改铜氧化物超导体的掺杂和结构曾经使其tc在几年的时间提高到了3到4倍。”
“这些信息,我想尹教授应该比我更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