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瞒你怕你担心
郑子益得到这消息告诉了大伯郑天庸,自然第一时间就怀疑上魏老六,回忆前段时间和魏老六的谈话,十有八九是他干的。郑天庸晚上又和魏老六端起了酒杯,喝了几杯后郑天庸说:“老六你有件事瞒着我?”
魏老六没岔开话题而是说:“瞒你是怕你担心。”
“那么重大的事担心也是正常的!我听说放他井里待了一个星期?万一出了人命咋办?”
“放他在井底待了五天而且还放下了三个馒头。”
“我知道你为咱炉匠社,怕咱炉匠社遭难你才豁出去干的,可为啥不算上我呢?你怕我拖你后腿吗?我才不呢!这王八蛋是罪有应得!”
魏老六笑了,说:“哥真是那么想的,我知道巴菲这次来一定会搞出点血腥来,所以我必须不惜一切阻止他,让他也尝尝绑架的滋味!”
“说实在的,我听了很解气!我们终于让他知道厉害了!”
“通过这次他就会惦量惦量,再来为所欲为就要考虑考虑了!”
“你想的对,必须对他这种人以牙还牙!”
郑天庸叹了口气,知道自已的弱点就是胆小怕事,所以这一生走下来遇上了很多对他欺诈,比如蒋绪明、候曼生、杜家三兄弟等等!实际上如果他挺起腰来,谁都不怕,恰恰他是那种满脑子活跃的人,但到了行动上就调条不一致了!
这是懦弱人才具有的性格,如果不是弟弟郑天悟给他顶着,恐怕他早就被他们逼的远走他乡了,现在还不知在那儿流浪呢!
弟弟快全退下来了,到时候就能天天在一块了!如果弟弟处理这事我估计更直接找到巴菲告诉他,这儿不是他撒野的地方,要撒野滚回你们美国去撒吧!
一母所生性格完成不同,就象人们说的一母生百斑!魏老六看他陷入了深思,摇了摇头,说实在的郑天庸吃的那些亏,都是善良所致!
要是我魏老六才不干呢!即便豁上了命也干到底。魏老六骨子里就是这种人,即便跟着郑天庸学好,在遇见事的时候无意识的就会向这面靠,这也算本能吧!“哥胆小和善良都会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吃亏的。”魏老六喃喃地说。
郑天庸点点头叹了口气说:“这性格一旦养成一生就这样了,我试图去突破他可是都没有!”
“是呀,这性格似乎从娘胎里出来就定了。”
“咱不提了,但这次你救了炉匠社这功记着呢!”郑天庸实际上很想学魏老六这样的人,可是学不来。
“哥,咱如果不给他点颜色他还以为是在大清国呢!这帮强盗他是不讲人性的!”郑天庸点点头,虽然没和他们有过谋面,但从子益那里他知道是一群强盗加无赖。
“是啊,你做的对!”郑天庸给魏老六满上了酒说:“敬你。”
魏老六忙说:“我敬你!”两人你敬我,我敬你了起来。
郑天悟推门进来看到两人喝的欢,也拿来杯子喝了两杯说:“老六干的这事干净利索,好!有男人保家的血性!”
魏老六摇着头说:“要不是子益救了我,恐怕我让蒋绪明最轻也躺在床上!这个蒋绪明如果他再被巴菲利用了,那他将一臭万年!可我不能看着他被人栽赃,更不能让他们玷污我们的炉匠社,所以就……。”
“你知道是从谁那里传出来的?”
“不知道?”
“是你的老朋友汉特分析是你干的。”
魏老六哈哈笑了,他说:“看来汉特当年对我做足了功课,研究透我了!抽时间还真的再和他啦啦呱!”
“汉特的琉璃工坊的生意很好,大家看到一个老外在熟练的干着琉璃活,善良的游客当然愿意买单,这也是中国人的特点!”
魏老六叹了口气说:“我不明白当初没啥会救下汉特?”
“这事我清楚,汉特没被老大接收,非常沮丧的离开了炉匠社,找了个居民混杂的小区旅馆住下了,他那儿想到当晚巴菲的人就找了过来,他是匆匆的跳了二层的后窗逃的!他在南山的松林里待了四天,饿的实在不行了,就趔趔趄趄迷迷迷糊糊的走了出来,他也不知道东南西北反正有路就走,这就是命,他就在一点力气没有的时候,倒在了一个厂门口,当然是大华集美,门卫发现了就报告了子益,汉特就被子益保护了起来。”
“我记得汉特可是巴菲的大红人!他咋又和巴菲闹翻呢!”魏老六问。
郑天悟笑了,他说:“就像你和蒋绪明!”魏老六点了点头。
这点他是太有体会了!他恨蒋绪明但也感谢蒋绪明,不是蒋绪明到处追杀他,他也不会成为另一个魏老头!
“鸡油黄的进度咋样了?”郑天悟问。
郑天庸叹了口气说:“还是不行,纯度和色泽波动挺大的,忽高忽低的不稳,”
“原因查出来了?”
郑天庸和魏老六摇了摇头,“这几天反复试验和寻找就找不出来。”郑天庸烦恼的说。
郑天悟起身说:“走,去找找原因。”
三人起身来到了降温炉旁,郑天庸从降温炉里取出了一件梅瓶,郑天悟戴上了厚厚的棉手套,一免烫伤手。
从降温炉退温出来的料器都很热,虽然己经出了本色,但人的手是不能接触的,如果皮肤接触定能烧出水泡来!
郑天悟反反复复的看着手中的鸡油黄瓶,现在的成色就己经代表了最好的水平了,在这里明确规定每小缸鸡油黄只能做两个瓶,待六个成员过目后必须砸碎再投进大炉,不保存,这是最好的防止贪念有效的办法。
“我第六感告诉我,似乎他有情绪的波动。”
“你是说他有感知?”
郑天悟点点头说:“天物有灵,不是谁都能拥有的。”
魏老六说:“有道理,前几天我在夜里看炉时就眼看到了他在缸内的焦躁不安。”
“怎么个不安?”郑天悟问。
“液体在缸内晃动很大,四周没有震动,只有在小匣钵里的液体仿佛是人为的端着匣钵晃动。”
“你看到了几次?”
“两次,都是巴菲来颜山的两个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