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回信州
第二天上午,天气晴好。宋小羽和郝梅乘坐他们的沙雕回到信州市。离开信州市有好些日子了,突然回来,郝梅还真有些不习惯。她喜欢和宋小羽在一起的日子。两人住在天门山庄,过着二人世界,小日子比喝蜂蜜还要甜。
沙雕把他们送到郊外,在一处密林里降落。一旦回到城市,宋小羽才意识到,这个沙雕已经庞大没有家。它的身体太过硕大,雅居乐的那套出租房,一个房间还不够它一只鸟住,还有银环蛇、黑曼巴蛇、老鼠米奇、鹦鹉等。
“沙雕,你还是回到那座叠翠峰去吧,那里山高林密,更加适合你生存。要吃点野兽什么的,也很方便。记住了,千万不要成为猎人的枪下鬼。如果有人敢射杀你,你就干掉他。我需要你的时候,我就会给你发信号的。”
听说又可以飞回大自然,沙雕似乎心情很复杂。但雅居乐的房子实在太小,把它这么一只变异的大鸟放进去,估计会引来很多街坊的惊恐。经过宋小羽做思想工作,沙雕振翅高飞,飞出数百米高空,渐渐消失在郝梅和宋小羽的视线。
郝梅有些疑惑地问道:“小羽,你只需要一声唿哨,沙雕就算是远在百里之外也能听到吗?”
“当然。”宋小羽得意地笑道:“你不必担心,我不在你的身边,我就不知道你的事情。信不信万一你爸囚禁你,要逼婚。我保证能在二十分钟内赶到。”
郝梅甜蜜地笑了。她笑得很开心,很灿烂。武功山此行,对于她来说收获不小。不但得到宋小羽的真心,还得到山本家族的承诺,继续加大对文华集团的支持力度,又增加了两个亿的订单。
宋小羽和郝梅各自打的士回家。他回到雅居乐,赵四已经准备了一大桌的酒席,那些菜肴都是从大酒店炒回来的,色香味俱全。
陈斌、罗标、李红梅三个人先到。几个人刚坐下来,谈笑风生,外面的门铃响了。门铃的声音按得很急,是那种不开门誓不罢休的那种态势,一定来头不小。宋小羽赶紧亲自去开门,打开一看,好家伙,夏乐林带着夏雪、文豆豆、闪电、贝贝。两个小女孩长得异常甜美,看上去都很萌。
闪电有好些时日没有看见宋小羽了,一看见主人就扑了过来,一双前爪直接搭到宋小羽的肩上,惊吓得众人不轻。文豆豆更是发出了尖叫声。宋小羽伸手拨弄了一下闪电的前爪,又亲热地拍了拍它那血腥的嘴巴,骂道:“畜生,这些日子你天天度蜜月,连贝贝的肚子都大了。”
夏乐林老脸一红,果然没有错。贝贝怀孕了!两个小朋友不怎么懂,还以为贝贝就算不吃东西,肚子也不会瘪。经过宋小羽一提醒,比文豆豆略长两岁的夏雪脸红得很厉害。她虽然眼睛很弱视,但知道宋小羽说的是什么意思。作为青春期的女孩,不由有些心潮起伏。
说完了贝贝和闪电。众人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陈斌和李红梅。因为她的肚子也在微微向外翘,看来她的肚子里还是个男娃。
赵四一拳打在陈斌的胸前,骂道:“陈斌,你都已经上船了,连船票都没有买,是不是应该补票了?”
宋小羽想起了华阳湖的那几套别墅,说道:“一个星期以内,我们全都搬到华阳湖去住别墅。老夏,你也去。我送你一套吧。”
“我就不用了吧。”
夏乐林的银行帐户有宋小羽给的一千万,名义上是“拜师费”,实际上是给夏雪看病的。结果夏雪的病,在国内一直找不到高明的眼科专家,有钱也没地方花。
“老滑头,我送你的,不要白不要。”
说罢,宋小羽掏出手机,一个电话打给戴军,戴军听说他还要一栋别墅,二话没说。六百万的市面价,只收三百万。
夏乐林老脸有些尴尬了。嘴上说要教宋小羽武功,事实上宋小羽的杀伤力比他不知道要强多少倍。
“走,开饭了。想喝酒的人放开喝。今天我高兴。要是不想喝,下一次开酒禁,不知什么时候了。”
陈斌、罗标和赵四三个人都是小混混出身,别的本事不一定有,就是学会讲义气。要不是宋小羽的能力恐怖到极点,估计整个信州市也没有几个能镇得住他们。
这一桌酒宴,喝得三个铁杆兄弟东倒西歪。最后,宋小羽不得不去街上叫了一辆的士,把他们全都送到陈斌和李红梅在华阳湖的新家,由着他们去胡闹。
宋小羽自己倒是很克制,浅尝则止。然后抽出整个下午的好时光去“金沙丽水”。程孝林和程嘉欣父女俩听说金龟婿回来了,两个人都请了假,回到家里来陪他。
几天不见,程嘉欣似乎有了一点微妙的变化。那就是她更加注重个人形象了,气质上显示出少妇特有的风姿绰约。
看来,男人是改变女人最厉害的利器。
程孝林专程让保姆小英到市场买好海鲜、野味等,亲自下厨,做了一大桌的好菜款待宋小羽。
几杯酒下肚,程孝林突然问道:“小羽,现在整个信州市的政界都在传,说腾达地产公司的后台老板是你?”
“是吗?”
宋小羽似笑非笑,不置可否。
“一百多亿呀。这么大的手笔,我还以为你问问而已,真没想到,你还来真的了?万一破产了,哪辈子才能翻身?”
“那就不翻身,永远躲在泥土里当蚯蚓。”
宋小羽一句话,把程嘉欣惹得差点笑喷。自从腾达地产公司的传闻越来越神,程嘉欣这个小公务员,连袁军都对她刮目相看了。但凡能关照的地方,绝对不会有任何含糊。
“小羽,你那座花果山,我前天去看了。虽然现在已经是深秋,很快就要寒冬来临,但整个花果山仍然绿油油的,估计来年春天就能结果子了。”
“那倒不会。三年期。这是最快的了。开头三年,我每年都要在花果山烧钱,人工工资、肥料、技术等等。三年以后,那里就是一座金山了。这个问题,当农业局长的老爸是最清楚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