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谈话
第8章谈话
如此一来,陈谦面临的选择自然就不多了。现在他的目标放在了爵位上。
因为他到现在还是一介布衣,连最低等的爵位都没有。
虽未明文规定,但大家其实都明白。
连爵位都没有的人,基本上就只能当一辈子啬夫那样的小吏了。
这就是大家心照不宣的惯例!
大赵国爵位二十等,用的就是秦汉那一套。
想要获得爵位的话,要么有战功,要么,有其他的功绩。
像陈谦老爹是有爵位的,而且已经是到了第五等的大夫,这是用战功换来的。
遗憾的是,在这一点上面,大赵国倒没有继承秦汉制度!
因为,它不允许将士战死之后把这爵位传给儿子。
否则,今天的陈谦就不必伤脑筋去获取爵位了。
除了战功,一般人要想获得爵位,也可以通过纳粟,也就是交粮食给官府来获得。
还有捐钱、上交马匹或牛羊都可以。
当然,这个东西是有数量的,不是量大的话,那还是洗洗睡吧。
相对而言,对陈谦最现实的,就是纳粟和捐钱了。
但说到底这就是一回事,因为只要有钱的话,无论是纳粟还是捐钱都是一样。
问题是他没钱啊!
真正是穷的叮当响的人!
陈谦也曾想过经商,以他的见识,想要赚点钱应该不难。
但这个想法一出现,就被他给直接否决了。
一来,是因为生意做小了来钱慢,不划算。
二来,生意如果做大了,自己却有钱无势的话,迟早被眼红的人给生吞了。
尤其是如今商人地位低下,动不动就被朝廷征发去戍边打仗,家破人亡乃常有之事,未免太危险了一点。
所以,想来想去,他决定还是走传统的耕读之路。
只要干得好了,粮食丰收了,钱也就有了,一切自然不在话下。
更何况,以耕读为本,还能够得到一个非常好的名声不是。
如此一来,家中的那些田地,自然就得重视起来了。
打定了主意之后,陈谦也不耽搁,第二天一大早便出门往自家田地里去了。
家里的田地分成了两部分。
一部分离家不过二里地,就在临水里东面不远处。
临水里之所以叫临水里,就是因为它距离南面那雁门水并不远。
这部分田地,乃是从前就分到的。
因为临河,所以不用担心用水问题。
只要天时不错的话,基本上来说收成都还可以,看了一下,基本不用太担心。
看过这边之后,他才向着另外那几十亩地赶去。
朝廷抚恤的那块地就离家比较远了,毕竟,那是几年前才划给的。
相比这边的这一块,那个地方的条件就要差上许多。
别的都不说,光是一个水源的问题便相对麻烦一些。
因为它离河流比较远,无法靠水量充足的雁门水来供水,只能够靠山上的溪流来灌溉。
足足走了半个小时,陈谦这才来到那一块田地面前。
这一块地上面除了种植一部分麦子之外,剩下的全都种了粟和高粱。
之所以还种着粟和高粱,并没有全部种植小麦,其实有另一种考虑。
那就是备荒!
陈谦到的时候,刚好见到有几个人在田地间出没。
一开始,他还以为是王全忠跑这里憋什么坏呢。
走近一看才发现,原来是张姓老农他们。
几人见到他过来,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想转身离开。
陈谦觉得奇怪,便将他们都叫了过来。
“大家不在自家地里忙活,都跑这里做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