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回娘家咯
虎妞梳两条小羊角辫,穿一身大红绸衣绸裤,领子上还镶着一圈白毛毛,可爱的不要不要的。
怕闺女冻着,白仁义还抱了个新花被子给闺女盖上。
金狼金虎则在两旁保驾护航。
虎妞坐在崔氏怀里,见娘俩坐好了,白仁义笑道:“走啦!”
话音刚落,牛车就慢腾腾地动了起来。
牛车走了一条街,自然又引来村里人的一阵羡慕。
这回主要是夸虎妞的,“小虎妞的新衣服可真好看!”
“人长得好看,穿啥也好看!”
“主要是人长得好。”
“小娃娃越长越漂亮了。”
“这小奶娃可真俊。”说这话的是个上了年纪的婆子。
“白里正家运气真好,自从养了这小奶娃,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连牛车都赶上了!”
“是咱村里人运气都好,咱能安安生生在家过年,能吃饱饭,不都是托了这小娃娃的福?”
“就是,这小娃娃是咱村的小福娃。”
“可不是吗,小福娃生的圆圆润润的,就跟画上的神仙童子一样。”
白仁义和崔氏听见大伙儿的议论,自然高兴的合不拢嘴。
他们也觉得虎妞是自家小福星。
在一片羡慕的眼神中,白仁义的牛车悠悠走远了。
田娥和赵菊媳家都不算远,但平时却不大走动。
因为交通不方便,就算不远,去一趟再住上几天,一来一回七八天就出去了。
她们现在忙的很,哪耽误的起?
田娥上次回娘家,还是去年过年时回去的。
去年回去时,婆婆也给带东西了,但远远不如今年多。
赵菊也是,今年给娘家的送的东西比往年加起来都多。
而且这两个儿媳妇回家,还赶上了牛车,这可把家里的兄弟嫂子给羡慕坏了。
又见送了这么多东西,娘家人更是对她们高看一等。
按说家里有这么一门好亲戚,是件高兴的事儿,但这事儿到了李珍珠娘家就变味儿了。
李珍珠娘家就是本村的,一个住村东一个住村西,所以她也是最早到娘家的。
这一年来,她哥李强和她嫂子徐翠表现还算不错,每天和村里人一样下崖做工,该拿的拿,不该拿的不拿,对她老娘也可以,倒没闹出啥幺蛾子。
李珍珠也对她哥她嫂放松了警惕。
今儿回来又是,李强和徐翠见李珍珠和白老三赶着牛车拉来半车拜年礼,更是高兴的合不拢嘴。
不过只高兴了一会儿,徐翠就开始挑刺儿了,嘴里小声嘟囔,“哟,你家收了那么多粮,咋就给这么点儿啊。”
“一地的菜,也舍不得多摘点儿。”
“就给这么点肉,咋能拿出手?”
“都住上大新房子了,可见你婆家现在多趁钱,给这么点东西,是打发要饭的吗?”
徐翠气呼呼地甩起了脸子!
蒋瑞和五坑也跟着一起来了。
本来他们不想来,可李珍珠说不来晌午没饭吃,他们只好也来了,一年到头才在外婆家吃一次饭而已,委屈一下就过去了。
方才他们都给姥娘和舅舅、舅妈磕头拜过年了,可这几个人不但没给一个铜板的压岁钱,反而嫌弃娘送的东西少!
这下两个可不高兴了。
李珍珠没听见,他们可是听的清清楚楚。
可他们还没来得及说啥,徐翠就进屋了。
李强陪白老三在堂屋唠嗑。
徐翠皮笑肉不笑地进了婆婆那屋,李珍珠正在里面给她娘梳头。
她娘头上只有稀拉拉的一片头发,她正将梳子上的头发往假发髻里塞呢,就见她嫂子过来。
“小姑子啊。”徐翠笑道。
“啥事儿?”李珍珠顿时警铃大作。
果然,徐翠皮笑肉不笑地说,“听说你和你那两个妯娌在县衙佘粥,赚了不少银子?”
白家和蒋县丞的关系,还处在半保密阶段,怎么说呢,就是白家从来没主动跟别人说过,可架不住村里人爱打听。
宋大又天天去河里拉水,难免打听出点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