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 如此摆烂,也能称帝 - 阿兰菜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42章

只见密密麻麻的人群里出现一个黑乎乎的坑洞,地面七零八落全是残肢断骸,徐茂震惊地瞪圆眼睛,极目远眺,看到忠义军的旗帜在远方飘扬。

轰隆隆,连续不断的炮火声打乱汤腾大军的方阵,士卒在徐茂眼前被炸上天,化作碎片,亲眼见到这一幕,她才知道热武器是如何降维打击的。

面对炮弹,汤腾及其手下将士毫无还手之力,没有一点应对的办法,他们只能丢盔弃甲,漫无目的地抱头鼠窜。

徐茂连日忧虑的事情,几颗炮弹就解决了,她听到熟悉的呼喊声,定睛一看,带头冲锋陷阵的居然是唐折桂!

唐折桂骑着骏马,高举忠义军的旗帜,猛地扎进人堆里,徐茂看得心惊胆战,立即跑下城楼,率领守城士卒随她出门援助唐折桂她们。

幸而汤腾大军猝不及防被炮弹吓懵,没能及时反应,唐折桂和一众实验班士卒又富有作战经验,及时拦截汤腾。

汤腾慌慌张张躲避间,唐折桂一枪戳烂汤腾的头颅,旁边士卒协助她,挥刀砍下汤腾首级,令他身首得以自由,一颗头颅插在红缨枪上面,唐折桂顶着它策马奔腾,警告其余人:“汤腾已死,束手就擒,投降不杀,否则休怪我们手下不留情!”

唐折桂的声音传进汤腾手下耳朵里,恍若阴间恶鬼,众人两股战战,腿肚儿打颤,连滚带爬地到处乱跑,跑到哪儿算哪儿,实在没力气的,抱头趴在地上,伏首臣服。

转眼之间,攻守易势,徐茂惊呆,她策马上前,同唐折桂会面,问道:“你怎么过来了?”

唐折桂将插着汤腾首级的红缨枪交给旁边人,回答道:“元帅,汤腾这狗东西兵围幽州,这事儿都传遍了,只是元帅一直没有传递消息出来,我和王兴珠担忧元帅,这才擅自做主,带着火炮前来。”

“我们没有扰乱元帅计划吧?”唐折桂从胜利的喜悦里清醒了些,她忽然担心自己好心办坏事,带着实验班众士卒回来坏徐茂的大计。

徐茂摇头道:“没有,你做得不错,我将火箭班派遣出去应对北狄,余下士卒只够守城,强行突围恐会损益,故而待在城中没有动作,你们一来,顿时化解幽州危难。”

“你的腿伤养好了?”徐茂感激地看着唐折桂,记起她腿上有伤,当即问道。

唐折桂扬起笑脸,拍拍胸脯说:“元帅,我的身体算是硬实,那点区区小伤,休养几天就好了七七八八,这会儿早就无恙了,我还元帅不肯召我归队呢。”

徐茂带唐折桂和王兴珠她们回城,俘虏养着也是白吃饭,她没有理会那些逃逸的散兵,只简单打扫战场,驱赶部分俘虏快速撤回城中,防止第二波联合军攻上来。

进了城,众人紧张的心终于放下些许,徐茂见唐折桂眼圈发黑,估摸着情况危急,她们是连夜赶来,闲话少叙,先引唐折桂等人躺床上睡觉,恢复精力。

王兴珠身体不如唐折桂,强撑到现在,得到徐茂的吩咐,倒头就睡,徐茂便自行走到武器库,观察刚刚运到幽州的大杀器,瞬间夺人性命的火炮。

徐茂看着眼前的大家伙啧啧称奇,幸亏有王兴珠带着它及时前来援救,不然将有一场硬仗要打,可能损失极大。

庆幸的同时,徐茂自我反思,这次是她疏漏了,没有顾及到汤腾等人趁此时机围剿幽州,差点白白葬送守城士卒们的性命。

徐茂懊悔之际,北狄捷报传开,徐碧荷打进北狄,杀了新上任的北狄可汗,北狄呈上投降书。

北狄臣服,汤腾联军溃逃,孙宝安那里也是一团乱,走的走,散的散,无论哪一条消息砸进朝臣心里,他们都心肝颤抖,忽觉皇帝手段亦可,硬的来不了,那就上软的,软磨硬泡,与之纠缠不休。

而其他白身的人,没有对朝廷的忠肝义胆,他们估计形势,闻知徐茂手里有若天雷之神器,可瞬间绞杀士卒,夺人性命,肉身不能抵挡,百姓皆奉徐茂为天女。

加之徐茂修建藏书阁,建立免费学堂,诸多贫寒学子向往,不出意外的话,江山社稷多半要落入徐茂手里。

他们为自己打算,与其最后闹得难看,等徐茂杀红眼,血流成河,不如顺势而为。

然而徐茂迟迟不进长安杀伪帝,看样子准备待在幽州,长时间不挪走,她有称帝的实力却躲避不动,不少人替徐茂着急,直接骂道:“徐氏鼠辈,拱手让江山!”

另一边部分朝臣观望半天,皇帝恍若跟瞎子抛媚眼,人家理都不带搭理他的,软硬不吃,他们无奈地叹口气,另谋出路。

有人劝皇帝暂且退让这一步,不然她那神器一来,别说是皇帝,连整个宗室都可能被她屠戮殆尽。

徐茂要皇位,给她就好了,以后暗中积蓄力量,再抢回来就是,大家还是认李氏为正统的。

皇帝气恼,当众对劝说自己禅位的官员拳打脚踢,勒令所有人闭嘴,不得再提。

谁家皇帝当成他这般模样?灰溜溜从长安里跑出来,已是委屈得不行,如今又叫他将皇位让给一个女子,日后去到九泉之下,他都没脸见列祖列宗,叫后人耻笑。

皇帝抱着自己的皇位不愿意放手,徐碧荷已然领军返回幽州,轮到徐茂出击了。

徐茂整军,把握机会,先下长安除伪帝杨牧,而后以各地匪盗成群为由出兵,打了黑风寨,推着火炮一路剿匪,冲向扬州。

忠义军抵达扬州城外,皇帝这才惶恐不安地急召朝臣商议对策,打是打不过,那只能再逃,可是放眼望去,往哪里逃呢?

不禅让,那就得出海去,登岛逃生。

两条路摆在皇帝面前,他选哪一条都丢尽皇室颜面,后者还有可能被忠义军追上,小命不保。

生死关头,皇帝迫不得已低下头,泪眼汪汪地写下禅位诏书,为表诚意,他命人取曹集首级,一并送去给徐茂。

鲍晖和杜俊达见事情已然无法回转,好歹自己女儿在徐茂手下做事,荣华富贵得以保全,他俩默然不语,平静接受。

那些无法接受的官员听闻皇帝下旨,当即撞柱而亡,以示抗拒徐茂称帝的决心。

可惜他们的死如同一粒尘埃,没有引起半点声响,扬州城的百姓红光满面,敲锣打鼓欢迎徐茂进城。

幽州免费分地,江州有藏书阁,全是便利如同百姓的好事,新帝登位,大赦天下,将免除他们身上沉重的赋税,能得几年好日子过,大家欢欢喜喜,希望徐茂立即进城。

过了春,徐茂带着皇帝返回长安,在长安举行登基大典,正式称帝,改国号为晋,梁帝自降身份为平江王,龟缩在宫里,极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徐茂封赏一众功臣,包括晋州、江州支持过自己的商贾,在旧臣战战兢兢,害怕新臣抢占他们生存空间时,徐茂却领着她的亲信回幽州去了,定都幽州。<

众人傻眼,他们原本根基在长安,料想有时间跟徐茂周旋,谁知道她半句话不说就定都幽州,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跟着迁都去幽州吧,以后万事都要仰仗徐茂,挟制不了她,如若不去,又远离政治中心,更加没有办法牵制徐茂。

思来想去,众臣还是觉得跟徐茂去幽州更好,纷纷上书请求同去幽州,害怕徐茂不愿意,鲍晖一咬牙,一狠心,带人进入平江王的住处,勒死平江王,替徐茂绝了后患。

徐茂收到消息时惊呆,完全没想到鲍晖能够做到这一步。

长安朝臣一个不用,放他们在那边容易生事,背地里搞小动作,倒不如放在眼皮子底下,徐茂沉吟片刻,让吴洪英列份朝臣名单给她,跟徐蘅商议,勾了十几个官员调来幽州,后期视情况而定。

徐茂登上城楼,往长安的方向远眺,不由道:“终有一日,幽州也会跟长安一样繁华热闹的。”

徐蘅抱着斗篷走到徐茂身旁,“我相信你,也相信有大家的努力,一切都会不同。”

【恭喜玩家众望所归,成功登基称帝,获得‘天命之人’称号,阶段奖励已发放,请玩家再接再厉!】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