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离开京城
好日子刚过没两天,便又出事了。有人给皇帝带来急报,说是南方突发洪水,死伤惨重,而后又因洪水一开始没人去处理,水灾四起,那些好不容易活下来的百姓叫苦不堪。
皇帝在上早朝的时候,将这件事情同朝上大臣说明,希望有人可以站出来去处理水灾。
“叶爱卿,此事你怎么看?”见没人站出来,皇帝也就只能自己开口喊了声平日在朝上最为话多的大臣。
那被叫了名的叶大臣,哆哆嗦嗦地站了出来,举着个牌子微微鞠躬:“怒老臣愚钝,对这治水一事一窍不通。”
挥手让叶大臣站回去,皇帝又陆续叫了几个人的名字,但却没有一个人愿意作为朝廷的代表前往南方。
为此皇帝有些恼怒,没有人愿意去也就算了,也没有一个人提出有用的治理方法。
坐在龙椅上看着底下的大臣窃窃私语着,皇帝抿着嘴不再说话,他倒是要看看谁会第一个站出来。
兴许是察觉到皇帝的心情愈发不好了,那些大臣也停了下来纷纷站好,始终没有一个愿意当出头鸟,毕竟开国多年,还没有谁可以彻底治理水灾。
用民间的话来说,水灾就是上天给的惩罚。
“众爱卿们,可以各自推荐合适人选,朕希望今日就能看到朝廷代表。”皇帝站起身,在那些太监及随从的簇拥下出了大殿。
待皇帝走远后,大臣们一边商讨着人选,一边往外走去,全然没发现有个侍女正躲在大殿门后听他们说话。
那侍女在所有人都离开后,便悄咪咪地返回皇后的宫殿。
让看门侍卫给开了门,侍女一路往宫殿的小花园去,只见皇后正坐在那小亭子中,逗着桌上的鸟儿玩。
屈膝跪下,侍女小声道:“皇后娘娘,陛下昨日是因南方出了水灾一事,才会没有翻各宫娘娘的牌子。”
“水灾?”放下喂鸟的小勺子,皇后柳眉微皱:“说来听听。”
“南方因发了洪水,而后水灾不断,南方百姓死伤无数,联名上书,望朝廷派出人解决,但今日在早朝上,无人敢站出当这出头鸟,引起龙颜大怒。”
侍女将自己所听到的事情一一说了出来,时不时抬头悄悄看一眼皇后。
发现对方偷看,皇后示意身后的嬷嬷把桌上的小袋子交给侍女,道:“本宫只是懒得走动,这才让你跑跑腿,明白的话就退下吧。”
“是。”接过那袋子,侍女欣喜地起身往外跑去,返回她该服侍的娘娘宫中。
站在一旁的嬷嬷,见皇后伸手,赶忙上前抬手,让手心朝上好给皇后搭着:“娘娘这是准备?”
“命人去同陛下说说,本宫想到了一个合适的代表人选。”想起皇上这时是在御书房批书,皇后淡然道:“御书房。”
坐上嬷嬷备好的轿子,皇后脸色平淡,旁人看不出她此时是在想些什么。
其实皇后心中也有些不确定,她打算推荐的人是燕婉,只是不知皇帝会怎么选择,毕竟燕婉如何也是刚封了郡主。
不过想想褚景渊这时已经对燕婉动了情,皇后脸色微沉,她不能够准许有任何事情脱了她的掌控。
只有将燕婉送去南方治水,然后赶紧让褚景渊同柳韶容,她的地位才能够稳固。
燕婉,不要怪她无情,虽然她帮了她许多,可现实面前,她只能如此抉择。
“皇后娘娘到!”
抵达御书房,站在门口的太监一句喊话,让皇后回过神来,下了轿子往里面走,跟在她身后嬷嬷率先上前为她推开了门。
进了御书房,皇后一眼就看到了端坐在案桌边批书的皇帝,上前行礼:“臣妾见过陛下,不知臣妾贸然而来,有没有扰了陛下的清静?”
“免礼。”皇帝将毛笔递给跪在一旁的小太监,随即起身带着皇后走到一旁的桌边坐下:“朕心有烦事,并没扰了清静一说。”
为皇帝倒了杯茶,皇后柔声道:“臣妾听说陛下是为了南方发了洪水一事,正为派出何人治理烦恼。”
“如此,皇后对这朝廷代表有何建议?”皇帝没去碰那茶,而是直奔主题。
“臣妾所推之人,便是陛下前几日刚封的郡主燕婉。”
不等皇帝询问,皇后就将已备好的说辞道出:“都知燕婉曾在臣妾身边待着,而在战场上立了大功的副将燕青又是燕婉的弟弟。”
“有一个屡获战功的弟弟,姐姐自是也差不到哪去,燕婉以往的本事陛下也看在眼里,兴许就会有治水的方法也指不定。”
听了皇后的话,皇帝沉默了下来。
时间一点点地过去,就在皇后还以为皇帝要拒绝的时候,皇帝突然下旨让人去将燕婉请进宫中,皇后心下暗喜。
得到命令的燕婉丢下手头上要做的事,连忙跟来找她的太监总管进宫。
待褚景渊得知此事时,也就只能在宫外等着。
随着人来到御书房,燕婉做了个深呼吸便往里走去,却见不仅是皇帝在这里,皇后也坐在边上笑眯眯地看着自己。
心中涌起一股不好的预感。
“燕婉,可知朕为何宣你入宫?”皇帝紧盯着被免礼后挺直了背脊站在那儿的燕婉:“来人,赐座。”
在侍女搬来的椅子上坐下后,燕婉有些不知所措:“小女不知,望陛下点明。”
从太监那儿拿来信件递给燕婉,皇帝开口道:“前几日南方发起洪水,自那之后,水灾四起,百姓们衣裳单薄,粮食短缺,但也只能够在高山上待着,就怕被水冲走。”
“眼下南方联名上书,望朝廷派人治水。”皇帝一字一句将要求说了出来:“燕婉,你是否愿前去南方治水,稳住百姓民心?”
“小女愿意,为陛下排忧解难,是小女的责任。”
有些诧异地看向依旧是一副笑脸的皇后,燕婉咬咬牙应了下来。
终于得到了个满意的答案,皇帝勾唇一笑:“那么就回去整理一下罢,择日不如撞日,燕婉,你今日便赶往南方,晚些会有人把所需的东西给你送去。”
哪怕此时心有疑虑,但皇帝在前,燕婉如何也不敢造次,行了个礼便退了出去赶忙出宫。
在燕婉离开的第二日,关于已经有人前往南方治水一事,早已人尽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