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二章内有地窖
看到褚景渊极为懂礼貌的样子,老人也不像先前那般惧怕,慢条斯理的捋了捋已经完全发白的胡须,偏着头思索了片刻。在褚景渊有些期待的目光中,终于是缓缓地摇了摇头,“公子,不是草民有意隐瞒,那人来的快,去的也快,草民实在不知他的姓名,不过如果老夫没有记错,他的腰间似乎别了一把佩剑。”
刚开始还有些失望,不过听到老人家的最后一句话,褚景渊更加确定心中的想法。
情不自禁地弯了弯嘴角,他的长相本就属于那种温润的翩翩公子,如今一笑,更是让人觉得眼前百花盛开。
周围的气息都回暖了几分。
连刚刚还惊恐不安的两个小孩子,也许是知道眼前的这些人不会伤害自己,渐渐的也终于安静下来。
夜半时分,本就是人最容易困倦的时候,更何况还是两个小孩子,开始还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可是没过一会儿,身子就开始东倒西歪。
等褚景渊察觉到不对劲,转头去看的时候,两个孩子已经陷入了沉睡。
也许是被绳子捆的,所以有些不舒服,眉毛微微皱起,不过嘴角却微微弯起一抹弧度,白净纯洁,毫不设防的小脸,让褚景渊的心也瞬间软了下来。
“龙腾,松绑,将这两个小孩子抱进房间,动作小点,不要吵醒了他们。”
不知为何,看到这两个憨然熟睡的孩子,竟让褚景渊情不自禁地想到他的小时候,不过他可没有这么幸运。
虽然家境贫寒,但却有爱他们深入骨髓的人陪在身侧。
不像他,除了偌大的空空荡荡的宫殿,剩下的就是几个毫不称职的侍女,表面上是在照顾他,实际上对他根本就是不闻不问。
有的时候,褚景渊真的觉得,他能平安无事的长大,还真是上天的恩赐。
突然温柔下来的语气,连身为贴身侍卫的龙腾都忍不住多看了自家殿下两眼,还没有看的真切,便被自家殿下冷冷的目光给怼了回去。
错觉,一切都是错觉。
龙腾从小就跟在褚景渊的身边,在他的印象里,殿下从来都是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样,小时候就是冷冷的,酷酷的,长大了更是如此。
如果说有改变,现在的殿下比小时候,可腹黑的不止一点半点。
表面上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似乎谁都能欺负,可是暗地里却能将人整死。
作为他的贴身侍卫,龙腾可是深有感触。
“是,公子”
默默的应了一声,龙腾亲力亲为的为剩下的人松绑,并且招呼同行的两个侍卫将孩子抱回了屋中。
中年妇女看到此种情景,有些疑惑的目光从褚景渊的身上一扫而过,最后将视线落在老人的身上。
察觉到自家儿媳担心的目光,老人只是轻描淡写的点了点头,随意的摆了摆手,声音虽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味道。
“进去吧,今天的事情,你就权当没有发生过,安安心心陪孩子睡觉。”
老人这句话,不但说给自家儿媳听,同样也是说为身边的褚景渊听,像是一种承诺,承诺不会将今天的事情泄露给其他人。
“是”
听到父亲的交代,儿媳明显是松了一口气,不着痕迹的又打量了褚景渊一眼,随后匆匆的跟在那两个侍卫的身后,一同进了屋子。
毕竟是两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孩子,她可不放心在了陌生人的手上,而且还是看起来如此凶神恶煞的陌生人。
不大的厅堂里,只剩下老人,褚景渊和一干侍卫。
“老人家,我还有一件事情请您解惑,自从那人买了这间宅子以后,这段期间可否有外人来过?您这宅子里,可否有地方便于藏东西?”
想到如果直白的问,眼前的老人可能会有所隐瞒,思来想去,褚景渊只好用一种比较委婉的问法。
这个问题,可算是把老人家难住了。
情不自禁地皱着眉头,想了片刻,在褚景渊略微犀利的目光下,缓缓而又坚定的摇了摇头。
“这位公子,草民实在不明白你这话中的意思,自从那人留下重金拿走地契之后,草民就再也没有见过他,俗话说拿人手短,吃人嘴软,草民也想感谢他,只是一直找不到机会。”
在皇宫里待了这么久,褚景渊也能够看得出来,眼前的老人并没有说谎。
虽然面上不显,但是心里还是觉得有些遗憾,毕竟,他将所有的赌注都压在这座居民宅身上。
想到皇后娘娘先前的警告和劝诫,褚景渊实在不愿意就此放弃,更何况,他从来都不是一个容易向人低头的人。
即使在那段最为难过的时候,他也不会卑躬屈膝的恳求别人的赠予,他是母妃用一条命换来的,无论如何,他做不来那样的事情。
正当褚景渊有些失望的时候,老人家接下来的话,却又让他重拾希望,“不过要说藏东西的地方,草民这里还真有一个,别看这宅院不大,但是却有个地窖,平日里有什么用不着的东西,草民都习惯放在那里。”
要说地窖这种东西,当时只有那种身份显贵的家庭才有,万一遇到不可避免的灾难,地窖也是一个不错的藏人之处。
他们这个宅子虽然看起来破旧,但是听说以前也是个豪门贵族的居住之地,后来不知怎么的,那一家人便被满门抄斩。
后来又听说,那一家人被斩首之后,这座宅子就开始闹鬼,一传十十传百,不知怎么的,这件事情就传到了县令的耳朵里。
为了堵住悠悠重口,县令本想将这座宅子重新翻修,只是后来,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宅子翻修到一半,这件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以至于,这座宅子就变成了现在这副模样,前半部分破破烂烂,后半部分却富丽堂皇,中间用一条街来隔开。
当时因为饥荒,他们逃难一路逃到此处,好不容易找到容身之地,自然也没有空闲的时间去在乎那些鬼神之说。
当时的县令看他们可怜,再者,因为人们常说这座宅子闹鬼,所以这么多年以来一直都是空着。
看到他们毫不在意这些说法,最后也出于一片好心让他们住了进去,更难得的将地契也一同赠予。
终于有了居所,他们也就留在了此地。
现在回忆起来,那都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
不过自打他们住进来以后,每天忙于生计,他们也从来没有见过,那些左邻右舍口中的鬼,究竟是何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