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一箭三雕
“皇上,贤妃妹妹毕竟是五皇子的母妃,这样恐有不妥,既然臣妾无事,不如就算了吧,这次的牢狱之灾就当是买个教训。”在这关键时刻,还是皇后娘娘站了出来,善解人意的为刘贤妃求着情。
当然,她自有她的计划。
如果刘贤妃一死,那么这后宫之中,能与她争上一争的人就只剩下了荣贵妃,想必经过此事,刘贤妃和荣贵妃之间早已生出间隙。
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刘贤妃既然可以成为荣贵妃的棋子,那么这次事情之后,当然也可以成为她的利器。
至于五皇子,只是一个上不了台面的纨绔子弟,从始至终,皇上都不曾将心思放在他的身上,现在不会,以后定然更不会。
最后,刘贤妃只会对她感恩戴德,成为帮她压制荣贵妃的棋子罢了。
一箭三雕,何乐不为?
皇后娘娘此话一出,果真比皇上的那番话还让人惊诧,甚至连燕婉也搞不明白皇后的心思,不过看她一切尚在把握之中的模样,燕婉自然不会多言。
“皇后,你可知你究竟在说些什么?刘贤妃屡次三番想要加害于你,如今却要为她求情,朕实在是不懂。”
“皇上,从臣妾头一回见到贤妃妹妹,便觉得她十分合眼缘,如今只是被嫉妒冲昏了头脑,更何况,臣妾实在不忍心看五皇子失去母妃,不如这件事情就此作罢,想必贤妃妹妹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后定然不会再犯。”
说话期间,悄悄地朝刘贤妃使了使眼色,既然有活着的可能性,谁都不会甘愿去死。
再者,皇后娘娘说的没错,即使她不为自己考虑,那也要为五皇子考虑,身为他的母妃,无论他是什么样,她都必须要努力护他周全。
如果连命都没了,那又何谈保护他。
一个皇子没有母妃的庇护,想要在这深宫中活下来,可谓是无比的艰难。
皇后娘娘的话句句言情,皇上一时间竟找不到反驳的话来,尤其是看到她眼底的祈求不像作假,一时也有些心软。
“罢了罢了,既然皇后为你求情,那朕便不同你一般计较,只希望你能够真心悔过。”
不耐烦的挥了挥手,皇上连看刘贤妃一眼都觉得厌恶,看向身侧的皇后,更是越发的觉得她心地善良。
想这天下之大,有谁能够如此不顾前嫌,原谅一个曾经想要置自己于死地的人,思来想后,恐怕也只有皇后一人。
“臣妾谢皇上不杀之恩。”刘贤妃身子紧紧的贴在地上,感激涕零的说道。
“这并非朕的本意,如果你真心要感谢,那便感谢皇后吧!毕竟如果不是她为你求情,朕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而且刘贤妃的心里很明白,这次自己大难不死,的确是皇后娘娘的功劳。
在地上轻轻转了个方向,说出来的话缓慢但也真诚,“臣妾多谢皇后娘娘。”
“贤妃妹妹快快请起,你我都是皇上的妃嫔,本该一心一意侍奉皇上,今日之事就此作罢,本宫还是喜欢第一次见到的贤妃妹妹,可真真称得上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婉然一笑,轻轻地将自己的小手从皇上的大掌中抽出,步履轻盈,像阳春三月的柳枝那般婀娜多姿,将刘贤妃从地上搀扶起来。
“今日让贤妃妹妹受惊了,是姐姐的过错。”
剩下的话还没有来得及说出口,只见皇上突然从位置上站了起来,以保护者的姿态将皇后揽进了怀里,声音柔的不像话。
如若跟刘贤妃与荣贵妃说话时是寒风凛冽,那么跟皇后娘娘说话时,便是春风回暖。
这一冷一暖的差别,果真是因人而异。
“皇后总是这般善良,每次被别人欺负时,你都默默的承受下来,总是事事以他人为先,你这样让朕如何放心?”
娇羞的转过头,“皇上谬赞了,臣妾哪有皇上说的那般好,臣妾只知道,只有后宫和谐,各宫妃嫔团结一心,这才不会让皇上分神,皇上日夜处理国事已够辛苦,臣妾不才,能为皇上做的也只有这一点。”
皇后娘娘身居后位,果然也不是一个等闲之辈,话说的轻描淡写,但是句句深入人心,连作为旁观者的燕婉,此时都不得不感慨皇后娘娘的深民大义。
“皇后有心了,不过刘贤妃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从今以后,将刘贤妃关入冷宫,没有朕的命令不得踏出冷宫半步,这是朕能做的最大退步。”
“臣妾多谢皇上恩典。”
事到如今,能够保全一条性命已是不易,刘贤妃别无所求,只希望后半辈子能够相安无事,等五皇子做出一些成绩来,她也能够安心离去。
自打刘贤妃进了乾坤宫以后,荣贵妃就好像失去了言语,从头到尾只把自己当成一个透明人,看到刘贤妃落得如此田地,嘴上不说,心里却好不痛快。
她可不会忘记,当初刘贤妃是如何落井下石,如果不是燕婉有先见之明,这一次被关进冷宫的怕就是自己了。
冷宫,也许才是刘贤妃最终的归宿。
荣贵妃在心里暗暗想到,只是千算万算,她却没有算到凤家富可敌国,早已被皇上当成了眼中钉肉中刺,如此好的机会,皇上又岂能让她好过。
果不其然,王珊很快就将目光放在了她的身上,眼中再也没有往日的温情,有的只是无尽的算计和寒冷。
“荣贵妃知情不报,害的皇后中毒昏迷数日,身处贵妃之位,却存有一颗善妒之心,扰的后宫终日不得安宁,朕下令,从今日起将荣贵妃禁足于永华宫,同样没有朕的命令不得出宫。”
这次,最大的赢家就是看起来柔弱不堪的皇后,不但破坏了刘贤妃和荣贵妃以往的关系,还进一步将刘贤妃拉入自己的阵营。
不过在她看来,让荣贵妃吃了哑巴亏,这才是她最愿意看到的结果。
红瑶因为皇后求情,最后被遣出宫,临行前,皇后娘娘还是将红瑶唤进了寝宫之内。
“红瑶,这次的事情多亏了有你,不然也不会这么顺利,只是本宫实在不能将你留在宫中,你可知本宫的一番良苦用心?”
这段时间发生了这么多事情,红瑶早不知成了多少人的拦路石,将她留在宫中实在不妥,更何况,她已经答应皇上会将红瑶赶出宫。
于情于理,这才是最好的结局。
“红瑶明白,红瑶一切都知道,这次多亏了娘娘求情,不然。”
“傻瓜,本宫早就说了,你与本宫情同姐妹,本宫怎能眼睁睁的看你去死,本宫这里有些银两,你且先收着,出宫后找个好人家嫁了吧。”
“娘娘,娘娘。”
郑重其事的磕了个头,红瑶红着眼眶,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了那个她充满回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