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救命之恩
刘贤妃略带鄙夷的目光看着那些牢头的眼里,只让他们觉得自己都被看低了几分,其中一个牢头再也忍不住了,怒气冲冲地站起身子,不顾其他人的阻拦,来到了刘贤妃的牢门前。“你真当自己还是那个尊贵无比的贤妃娘娘吗?也是,你一直都被关在这大牢之中,恐怕外面的一些事情你还不知晓,若不是五皇子为你求情,只是谋害皇后娘娘的罪名,那也够你喝上一壶的。”
虽然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可是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听到外面的事情,这对于刘贤妃来讲,未尝不是一种出乎意料的惊喜。
生怕自己的表情会泄露内心的情绪,刘贤妃只好佯装淡定的撇了撇嘴,仍然是那副看不起人的样子。
“你以为,你说的这些本宫会相信吗?这件事情跟本宫任何关系都没有,皇上圣明,终有一日会还本宫一个公道,到那时,本宫仍然是高不可攀的贤妃娘娘,而你们只能待在这个地方苟且过一生。”
事到如今,虽然不知道这几个牢头偷偷的凑在一起,刚刚究竟说了什么,但是她想要离开这里的心一刻都没有改变过。
只有离开这里,她才有机会面见皇上,她才有机会将荣贵妃的所作所为告诉所有人,她才有机会还自己一个公道。
此时,刘贤妃的心中充满了怨恨,她想不明白,明明都是有错之人,为什么皇上对待她与荣贵妃的态度如此不同?
她犯了错,便被关进这大牢之中,而荣贵妃犯了错误,却是什么事情都没有,仍然好端端地过着人上人的日子。
因为她没有荣贵妃那般的身世地位,所以就活该被人欺负吗?
她不甘心。
今日所受的所有委屈,到时她都要一一的报在荣贵妃的身上,被这些身份低贱如蝼蚁的人这般看不起,生平她可是第一次。
这口怨气,她咽不下。
“贤妃娘娘,何必要做这些不切实际的梦,皇后娘娘贤良淑慧,你怎么如此能够狠心?”
“没错,我们的身份是低贱,但也要比你好上千倍百倍,皇上将你关在此处,谁知你竟然还是如此不知悔改。”
这番话本不该由他这一个小小的牢头说出,可是皇后娘娘毕竟救过他的命,如今救命恩人尚且昏迷不醒,而罪魁祸首就在眼前,他如何能够当做视而不见?
后面的几个人也被他的话给吓了一大跳,看见贤妃娘娘越发阴沉的脸色,着急忙慌地走上前。
一把扯出他的手臂,将他拉回了石桌旁,小心翼翼的看了贤妃娘娘一眼,这才有些抱怨的说道:“你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是魔怔了不成,你可知你眼前的人是什么身份?”
“即便她现在是阶下囚,可她仍然是皇上的女人,是高不可攀的贤妃娘娘,岂能容你出言侮辱。”
“她能不能平安无事的走出这牢笼,我们尚且不说,可是有些话万万不可说出口,如果皇上怪罪下来,别说是你,连我们都要跟着一起遭殃。”
狠狠地甩开那人的手,牢头脸上仍然是不满的神情,可是心里也明白,那人的话都是为了自己好,自己这样做的确是有些陷他们于不顾。
愧疚的低下头,堂堂七尺男儿,语气竟然微微有些哽咽,“你们让我如何冷静?有一件事,我从来没有告诉过你们,现如今也没有继续瞒着的必要了。”
好似想要缓解这尴尬的气氛,大哥缓缓的走上前,一掌拍在他的肩膀上,语气温和,带着几分玩笑的意思,“好啊,我们兄弟一场,你竟然还有事情瞒着我们,如果不是今日偶然间提起,你是不是永远都不会说?坦白从宽,抗拒从严,这个道理你应该明白。”
听到大哥的语气中没有任何怪罪,其他人的神色也缓和了不少,一个接一个笑着拍了拍那牢头的肩膀,“对呀,这么说来,我们好像从来没有听你谈起过你的家人,难道这其中还有些不可说的秘密,连我们这些兄弟也没有机会得知?”
也许是察觉到这些人的好意,牢头脸上羞愧的神色也缓和了不少,反正闲来无事,便将他以前发生的事情一一告知。
微微坐直了身,深深的往贤妃娘娘那边看了一眼,眼中竟然是不能报仇的失落,“这也不是什么秘密,告诉你们也无妨,其实我之所以能够来皇宫当差,这都多亏了皇后娘娘的帮助,你们也知道,我从小家境贫寒,家父早逝,家母一个人要照顾我和两个妹妹,日子可谓十分心酸。”
仔细回想起来,这应该是他记忆中最美好的时刻,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这辈子他能够遇到皇后娘娘,而且更幸运的得到了她的帮助。
这般美好的人就应该被人捧在手心里宠着。
自他入宫以来,他便时时探查皇后娘娘的消息,并没有其他不堪的心思,只希望自己的恩人能够过得安好,而且每每听到皇上十分宠爱皇后娘娘,他的心里也为娘娘感到开心。
心里虽然比谁都要明白,皇后娘娘是一国之母,而他只是一介平民百姓,两人之间的距离宛如银河那般大,可是救命之恩大于天,他还是渴望,有朝一日能够凭借自己的微薄之力,真真正正的帮助皇后娘娘脱离困境。
这一等,便让他等来了皇后娘娘昏迷不醒的消息。
看到他久久不语,身旁人瞬间没了耐心,离他最近的那个人想了片刻,最后还是忍不住轻轻碰了碰他的胳膊,小声的提醒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你快说呀,你说皇后娘娘对你有救命之恩,可是这恩情又出自于何处?你这话说到一半便停住了,岂不是要吊我们的胃口?”
连一向不喜欢讨论八卦的大哥,此时也来了兴趣,不着痕迹地往他身边靠了靠,脑袋也往他旁边凑了凑,好似这样就能听得更加清楚。
“既然兄弟们都有兴趣,那就安安静静的听我把话说完。”
对那天发生的种种事情,他现在还记忆犹新。
那时因为家父突然离世,最后只得家母一个人撑起家庭的重担,他年长一些,自然也能够帮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可是家中柴米油盐,皆需要用到银两,家母为了维持家用,日日夜夜的刺绣,不出多日,眼睛就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