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赈灾良策
闻言,府尹微微皱眉,抬眼打量起一脸诚恳的燕婉,又看向屋内里立着的褚景渊,看这一男一女,面目矜贵,气质非凡,想来应当不是什么心怀不轨之人。燕婉笑了笑,侧身让开了门口:“小女子燕婉,府尹大人进来说话吧。”
府尹颔首,交代身后的下属在门口等着,随后、进了房间。
“这么说,你们是从丰城过来的?”
一旁的褚景渊走上前,说道:“是,丰城附近物价昂贵,这才绕道来了运城。等采集够了,我们便赶回丰城。”
“这位是?”府尹看向燕婉,目光疑惑。
燕婉赶忙说道:“这位是我兄长。”
褚景渊着看了燕婉一眼,目光夹杂着笑意。府尹心中有些放心,说道:“丰城的事情我一直都很担心,只是运城公务繁忙,实在分身乏术。不知丰城近况如何?灾情是否有所缓解?”
“大人宽心,丰城的灾情已经得到了缓解,官府已经决定南水北调,也采取了很多的措施。不用多久丰城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燕婉将现在丰城的情况都细细的跟府尹说了一遍。
府尹略略宽心,到底也是对二人彻底卸下了防备:“这样吧,我稍后再派遣手底下的人去采集一批物资,烦劳两位一起带回丰城,也算是我对丰城的事情略尽一些绵薄之力。”
燕婉看着府尹,压下心中的诧异,没想到这运城的府尹倒真是一位负责的父母官,如今这样的官员少见,说不定可以……
她的目光看向褚景渊,恰巧褚景元也在看着她,二人的想法不谋而合,这样正直一心为民的官员,任谁看了不欣赏。若能收为己用当是极好的。
燕婉道:“大人如此体恤百姓,可否留下姓名?日后也好让丰城的百姓知道。”
府尹摆了摆手,为官者就当以黎民百姓为己任,否则还做什么官?
“我不过就是运城一普通官员,名字也不足挂齿。府中还有公务要忙,我就此回去了,还望你们稍坐片刻,我即刻就派遣手下的人去采购。”府尹说着起身告辞。
燕婉和褚景渊也没有推脱,这种时候物资自然是越多越好,二人心中也将这个运城府尹记了下来。
在屋内坐到日落,派出去的侍卫终于回来了。
“殿下,东西已经买好了。我们是否立刻启程赶回丰城?”
眼看着天色不早,褚景渊点了点头,当即决定连夜赶回丰城。
“走吧,事情刻不容缓。”褚景渊看了一眼还在发愣的燕婉,率先走出了门。
东西足足装了两马车,为了防止在回去的路上遇见人劫道,侍卫们特地买了两辆坐人的马车作为掩护。
日头渐渐西沉,取而代之的是如墨一般的夜色,月亮高悬在空中不问世事,散发着清冷的光辉。
天冷的人直打哆嗦,可是这个时候人有很多灾民无家可归,只能就着树丛躲避寒风,比起来其他的在家里待着的人现在的场景实在是可怜。
燕婉扒着车窗,静静的看着窗外。难民们不停的朝着马车招手,希望他们能停下来给予一点食物。
她心中不忍,但是她深知不能停的道理,否则一旦开了头,众人一定都会蜂拥前来夺去。这样他们的初衷就全都破坏了。
“给点吃的吧。”
“给口水喝吧。”
哀求声传来,燕婉揪紧了衣袖,索性捂住了耳朵,假装自己听不见。
褚景元靠在马车壁上,闭目修养,累了一天着实没什么精神,听见声音,睁眼见燕婉瞪着一双大眼睛看着窗外,周身的气息有些悲伤。
女子最容易心软。
想了想他说道:“不必看了,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就是在救他们。回了丰城还有的忙,先休息片刻吧。”
燕婉抿了抿唇,没由来的想起现代,又怎么会见到如此惨况。
罢了。她在心底叹了口气,收回视线只希望一切都能尽快好起来,至少不要哪里都是尸体和瘦弱的人。
披星赶路,到了寅时三刻总算赶回了丰城。侍卫守在城门口,远远的瞧见了马车赶忙迎了上来。
“殿下,属下奉圣上之命在此接引。”
褚景渊下了马车,十分绅士的将燕婉扶了下来。
“父皇还未曾休息?”褚景渊问。
“是,圣上一夜未眠,一直在等候殿下和燕小姐。”顿了顿,他道:“这些东西就交给属下来处理,殿下快些去找圣上。”
“嗯。”褚景渊应了一声,将后面的东西尽数交给来人,领着燕婉去了皇上所住的地方。
门大来着,像是一直在等人。屋内只点了一盏灯,听到声响坐在屋内的人立刻回头看去。
“参见陛下。”
“参见父皇。”
“不必多礼,老三,你一路幸苦了。”皇上看着褚景渊,眼底一片乌青,昼夜赶路想来也是休息不好。
“这些都是儿臣应该做的,东西已经交给父皇派来的人,接下来就是要把这些东西发放给难民。”
皇上摇了摇头,皱着眉头说道:“丰城难民众多,要是挨个发放,也不知道何时才能有所缓解。”
褚景渊也愣住了,之前只是想到应该给难民们采取物资,却忘了该如何发放。一时间屋内陷入了沉默。
燕婉心中已经有了主意,低声说道:“小女有一愚见。”
“哦?说来听听。”皇帝道。
两道目光同时看向燕婉,她点了点头。
“不如让殿下派人将这些难民一一登记,必须看到实际人口,然后发放食物,防止有人起了不该起的心思。”燕婉略微沉吟,“我看过采购的东西,仅够三天的发放,只能解决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