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得寸进尺的才能 - 钝感力 - 渡边淳一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钝感力 >

第7章得寸进尺的才能

第7章得寸进尺的才能有才能的人周围,肯定会有时常表扬他的人,而其本人也常因表扬而得寸进尺,这种“得寸进尺、得意忘形”的精神,不是所谓的卑鄙无耻,而是一种让人朝着光明的未来展翅高飞的原动力。

为了培养人们的钝感力,还需要“得寸进尺”的精神,换句话说,就是需要“得意忘形”。

一般说到得寸进尺、得意忘形,人们就会想到卑鄙无耻、令人羞惭的事情,其实许多时候这种精神却能从一个人的内心深处,给他带来很大的前进动力。

而且,首先需要一个给人称赞、鼓励,使他可以成为得寸进尺的领路人。

妈妈桑的一句话

那是我当新人作家时的事情。当时我正瞄准直木文学奖和芥川文学奖努力,希望更上一层楼。得闲时,我经常去西新宿的一家酒吧。位置就在一栋大楼的一层,是一家只有一个半圆形柜台的五六坪大小的酒吧。

酒吧几乎靠妈妈桑一个人经营,她皮肤白净,个头高挑,笑起来女高音般爽朗的声音回荡在整个酒吧之中。

每当我失去自信或忧心忡忡的时候,就会一个人溜达到那里去。例如,我新写的作品虽然已经交给了编辑,但是总在担心稿件是被刊登,还是被退回,甚至我会对自己今后作为一个作家生存下去的信心发生动摇,那时我就会去那儿对妈妈桑唠叨。

“不知道怎么搞的,我总也没有自信。”

于是,妈妈桑肯定会毫不含糊地大声鼓励我:“不会的,你很有才华呀。”说着她的大手会“啪”的一下拍在我的肩头。

我顿时觉得肩头一阵发麻,同时我也会给自己打气:“妈妈桑如此大声地说我有才,所以一定错不了。”

人就是这样,被他人毫不犹豫地多夸几次,慢慢地自己也会觉得是那么回事了,也会朝那个方向去努力。那些明显怪诞的新兴宗教,仍然有人加入其中,他们可能就是被这种大声的夸奖吸引过去的。

宗教劝诱本身当然有问题,但如果能够积极对待别人的鼓励,并积极地为之努力,这绝对不是一件坏事。

事实上,每当我听到妈妈桑那些鼓励的话语,我都能重新鼓起勇气和建立自信。我开始坚信自己的的确确是有才华的。

虽然妈妈桑那样鼓励我,但她本人从未读过我写的小说,所以她的话也许根本算不了什么。

即便如此,我还是认定自己绝对没有问题。这其实就是一种单纯的得寸进尺、得意忘形。这种听了两句表扬就飘飘然并信以为真的劲头,的确也是一种才能。

在人缺乏自信或犹豫不决的时候,无论怎样的左思右想都于事无补。因此在这种时候,就要摒弃杂念,更为大胆、充满自信地向前迈进才行。

犹豫不决,不仅根本无法前行一步,而且还有可能往后倒退。

对于你的犹豫不决,很多人当然会有他们各自的看法。而这时,我们要做的就是从中选出自己听起来最为顺耳、最能使自己振作并快乐地努力下去的话语,从而坚定不移地向前迈进。

在我失去自信、止步不前的时候,给我鼓励和支持的就是那位开朗而信心十足的妈妈桑那些看似无根无据的话语。

其实有时,有无根据无伤大雅,凭借妈妈桑那番动听的话趁热打铁,坚定信念,继续努力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这种得寸进尺、得意忘形的精神十分重要。这种精神正是有益的钝感力本身。

因表扬而努力

下面,再用一个事例说明这种“得寸进尺、得意忘形”精神的重要性。

我们暂且把他称为a先生,他是一位当今画坛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著名画家。

有一次,我曾经问过他:“您是怎么成为一名画家的?”他的回答使我深受启发。

以前,还在a先生上小学低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他在家里用心画了一幅画,恰逢一位邻居大婶去他家玩,临走之际,大婶看了一会儿a先生的画。

“哎呀……小a,你的画画得真漂亮啊。你大婶我吃了一惊啊。”

这样一句表扬使a先生非常开心,他继续拼命努力画画,邻居大婶再来的时候,又表扬了他画的画。

“真了不起,你画得比以前更精美了。”

此话又令a先生欢喜无比,于是更加努力画画,之后又被大婶表扬。

就这样,因为被表扬而开心,所以拼命作画,而后又被表扬,表扬就像钟表的发条一样,让小a连续不断地拼命作画。

表扬和努力作画,就好比两个和谐的齿轮一样推动a先生不断前进。据a先生讲,等他意识到时,自己已成了画家。

“事情仅此而已。”a先生用略带歉意的口吻总结说。其实这个谜底正是一个单纯的得寸进尺、得意忘形的最好事例。

a先生之所以能成为一位杰出的画家,正是因为那位邻居大婶创造了这个开端,尽管她很可能自己没有意识到。

而由于大婶的一句话,就能得寸进尺、趁热打铁的a先生,真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拥有得寸进尺才能的画家。

和歌:我创作的缘起

我也曾经有过与此类似的经历。

我上初中一年级时的班主任是中山周三老师,他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国语老师。为了让我们记住汉字,他让我们模仿相扑比赛的方式,分小组互相进行汉字听写,每次都按力士等级给我们排名。托中山老师的福,同学们既享受了游戏的快乐,又记住了汉字的写法。

在对诗歌与和歌进行讲解时,中山老师并不纠缠于一些词语的详解和推敲,而是一个劲儿地用洪亮的声音给我们朗读,边读边问:“这首诗好听吧?”“你们觉得怎么样?”“你们有什么感想?”这是一种把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放在首位的教育方式。

中山老师主办了一本名为《原始森林》的和歌杂志,所以有时也让我们写一些和歌。

有一次,我写的和歌恰巧被中山老师看到:“你的和歌中如实表达自己情感的部分,写得非常漂亮。”老师大大地表扬了我一番。

这可把我高兴坏了,从此我便喜欢上了国语。中山老师读了我的各种习作,并予以表扬,于是我变得更加喜欢写作,就这样我和老师配合默契,不断进步。

现在,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在中山老师的教导下,我喜欢上了国语,这就是我写小说的缘起。

如果当年没有遇到中山老师的话,也许我会从事与现在完全不同的职业。

不娇惯,常表扬

这里要讲的内容不仅针对幼小的孩子,其实也包括中小学生,我们应该用心发现他们的某些长处,并及时予以表扬。

对孩子不应娇生惯养,但发现了优点,就应该立刻加以表扬。

“某某小朋友,这个你做得真好呀!漂亮极了啊!”“这个地方特别不错,你好了不起,要好好加油呀。”只要发现了长处,就要表扬孩子。

正如众所周知的那样,孩子们非常单纯,是得寸进尺的典型,所以没有比利用孩子这种习性更好的方法了。孩子高兴了,会变得愈发努力。由于努力,事情便会做得更加出色。因为表现出色,又会受到赞扬,孩子就愈发努力,双方配合默契,孩子就会不断进步。

不管多么优秀的孩子,当然也包括大人,倘若每天都生活在“你根本不行”“你真是个傻瓜”一类的批评之中,长此以往,就会真的变成一个没用的、傻瓜似的人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