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开局一个碗,朱元璋的传奇人生
“十大帝皇排行榜,第二名,明太祖朱元璋。”万界所有正在看苏云视频的人,在看到这个排名后,纷纷忍不住在视频上发言,有认识这个上榜的人,但大多数是不认识的人。
……
嬴政:“豁,没想到是朕最喜欢的大明的开国皇帝,朕就说嘛,能够打下这么铁血的王朝的开国皇帝,怎么可能没登上十大帝皇排行榜。”
朱元璋:“呵呵,多谢祖龙前辈的赞赏,我们当皇帝的就应当为自己的国家身先士卒,这样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戴,对蛮夷之邦就应该态度强硬,用自己的儿女换取和平,这其实是对皇帝的打脸。”
朱棣:“呵呵,父皇说得对,儿子在这里恭祝父皇荣登十大帝皇排行榜第二名。用自己的子女与那些不懂礼仪的蛮夷和亲,这不是显得当政的帝王有多无能了,竟然用一介女子的幸福来换取整个国家的和平,看着很划算,听起来可就没那么好听了。”
朱元璋:“很好,虽然你抢了你侄子的江山,但是你没让咱丢人。”
朱棣:“呜呜,感谢父皇的承认,这是儿子我最想听到的一句话。”
其余人:……
刘邦:“好了,你们父子俩不要在这里煽情了,咱们言归正传,这位明太祖朱元璋能够排在十大帝皇排行榜第二,应该对华夏民族有很大的功绩吧!”
刘彻:“就是,朕也很想知道,他有何重大功绩。”
曹操:“你们没发现吗?现在有三个王朝不止一位皇帝上了十大帝皇排行榜,我想这三个朝代,在华夏的历史上一定是最璀璨的三个朝代吧!”
杨坚:“听你这么说,确实如此,汉朝、唐朝、明朝这三个朝代能够分别出两个人占据十大帝皇排行,这个榜单都被他们占据了大半了,可以断定,这三个朝代确实是我华夏历朝历代最辉煌的几个朝代。”
刘邦:“哈哈,听你们这么说,老刘我没有登榜的失落心情瞬间变得自豪起来了,毕竟我老刘不管怎么说也是汉朝的开辟者。”
李世民:“那朕岂不是更自豪,毕竟我大唐上榜的两个人中,有一个是朕自己,另一个是朕的儿子。”
曹操:“卧槽,就见不得你这得意的样子,幸好你还要点脸,没有把女皇武则天说成大唐的。”
李世民:“曹贼,你个连标题都进不去的人,也想评论我们这些排在十大帝皇排行榜上的帝王,你在想屁吃吧!”
曹操:“我靠,李世民你这欺师灭祖的家伙,你说什么呢?这么臭,你吃大便了吗?你给我解释一下,什么叫连标题都进不去?”
李世民:“曹贼,你才嘴臭,我们说话你插什么嘴?还有啊,你连皇帝都不是,当然不能通过‘十大帝皇排行榜’这几个字中的‘帝皇’这个标准,你说这是不是你连标题都进不了。”
曹操:“你……,气死我了,哼,信不信我和你李家的祖先做朋友。”
李世民:“那你信不信,朕派人把你的骨灰都给扬了。”
刘秀:“行了行了,你们隔着世界都跟斗鸡一样,这要是在同一个世界,还不狗脑子都打出来了?都收敛点,不知道旁边有这么多人看热闹吗?”
康熙:“就是,光武帝前辈说得不错,再在视频上发言下去,都影响观看视频了,你看视频都开始了。”
其余人:……
……
随着康熙的最后发言,视频前发言和吃瓜的观众,都纷纷安静下来,集中视线看向视频上的画面。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安徽凤阳人,生于元朝末年,一个被蒙古人统治的时代,明朝开国皇帝,也是华夏历史上最后一位开国汉人皇帝,其年号为洪武。”
“朱元璋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其五岁时,家乡闹蝗灾和瘟疫,父母和大哥惨死,只剩下年幼的朱元璋和其二哥,家里贫穷甚至没有一块地安葬父母和大哥,最后还是邻居给了他们一块地,他们才用破烂的衣物将包裹父母,然后才安葬。之后,朱元璋就和二哥一家分开逃离家乡了。”
“后来,朱元璋在机缘巧合下,被带到皇觉寺出家,在寺里干杂活,才得到点饭吃。但是好景不长,皇觉寺所在地闹饥荒,朱元璋也没打发出去化缘了,就这样朱元璋就开始了好一段时间的乞讨。但是,这段时间所走过的地方和看过的景象和经历,给了他以后的行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后于1351年,以韩山童为首的起义军起义了,因其头戴红巾,被称为‘红巾军’,韩山通则被称为明王。后面各路起义纷纷爆发,而25岁的朱元璋也加入了郭子兴的红巾军麾下。”
“在郭子兴麾下,朱元璋作战勇猛,有勇有谋,很快得到郭子兴的重视,并且郭子兴将其养女马氏许配给朱元璋,并给他改了名字,从原来的朱重八改为朱元璋,字国瑞。”
“随后,朱元璋慢慢的招到了有能力的人相助,这使得他的实力更是迅猛发展,在此过程中更是屡立战功,职位更是逐年变高,权利愈重,除此之外,朱元璋的军队军纪严明,深得百姓的拥戴。”
“1355年,郭子兴病逝,郭子兴的大部分势力都被朱元璋所继承,从此以后,朱元璋开启了独揽大权的时代。”
“1356年,朱元璋率军攻占集庆路,并改名应天府,之后陆续消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自立为王,号称吴王。”
“1367年,即称为吴王的同年,朱元璋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派遣手下大将徐达、常遇春举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的统治。”
“次年,即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即位称帝,国号为大明,改元洪武。同年秋大明军队攻占元朝大都,元朝覆灭,最终推翻元朝对中原近百年的统治,将蒙古人赶回草原,恢复了汉人的江山。其后,朱元璋派兵陆续平定西南、西北、辽东等地,最后终于完成了全国的大一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