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面圣(二) - 代明 - 与友长兮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代明 >

第14章 面圣(二)

叶小辰震惊的看了刘一眼,怀疑耳朵出了问题亦或者刘这一战被努尔哈赤给打傻了脑子!

这是他能说出来的话么?

要是被车外的左侍郎知道,一参给皇帝,别说刘,就是一个朱姓藩王也得死翘翘了……

这可是杀头滴干活……

但刘很快回复常态,往后边一座闭起了双眼养身说道:“就先这样吧,一切事情到了京城再说……”

“恩……”

两人无言闭起双眼坐着,但一路的颠簸让叶小辰感到非常的不适,毕竟这古代虽然修有官道,但有些官道坑坑洼洼的着实让他不舒服,外加上马车行进速度有限,他们跑了三天才刚刚到遵化……

啧……

不过刘倒是睡得挺舒服的一路上,两眼一闭啥都过去了,也不用管其他事情。

路过山海关的时候,叶小辰也被山海关的宏伟所惊讶,他曾经去过山海关,但那是山海关完全没有如此的气势磅礴,城墙之上一副“明”旗帜屹立不倒,随风而动!

士兵们正警惕的遥望着远方,眼神之中带着一股浓浓的杀气,手中长枪蓄意待发,随时刺向敌人!

但他们并没有在山海关停留多久,一入关就马不停蹄的奔往京城,也是天子所居住的地方――紫禁城!

他们一路从永定门入城,左侍郎与守门的几个主将一阵寒暄之后,便驾驶着马车入了城,不过他的脸色倒是不太好……

“侍郎大人,怎么了?”

叶小辰看着左侍郎的脸色,咯噔一下子,就知道事情可能有些变化了……

“杨大人出事了……”

六个字如雷霆般直接轰在了叶小辰的心中,就是一路上面不改色的刘听完之后也皱起了眉头!

“大人能说清楚点么……”

刘开始张嘴说道,这对于刘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杨镐战败被皇帝召见虽然知道会有情况发生,例如调离升迁贬力这种,但出事这个词……

它的定义太广了,刘捉摸不透,杨镐出事到底是在怎样的一个范围之内。

左侍郎叹了一口气,开始悠悠说道……

事情是这样的。

前段日子,万历皇帝正在后宫读阅这各项文书奏折(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并不代表他不管事,三大征也是他在后边远程指挥的),听的一太监急匆匆的脚步,抬头一看原来是他身边的老太监,不由得皱起眉头呵斥道:“都多大了,还不长点记性,皇家之地岂能吵闹?!”

“皇上,老奴……老奴是来辽东战况报的,皇上请查阅!”

老太监高高举着一份奏折跪在地上说道,可万历皇帝并没有伸手去看,而是呵呵笑道:“昨日杨镐不是已经报喜了么?!杜松已经渡过浑河扎营,吸引建奴主力,只待我四路大军汇合,就可以完全歼灭努尔哈赤了!”

老太监一愣,万历皇帝继续接着说道:“朕已经准备好降旨要犒赏三军的将领和士兵们了,你去告诉户部尚书他们,这回可不准他们推三阻四的跟朕哭穷,就是扫仓底,也要给朕筹集出银子来,让将士们好好的庆祝一番!”

说完,万历皇帝摆了摆手,道:“去吧……”

可半天过去老太监也不为所动,这时候朱翊钧他可有点生气了,指着老太监骂道:“去啊,你难道想要抗旨不尊?!”

可老太监却露出了为难悲伤的表情,指着战报上说:皇上……皇上战报上说……”

朱翊钧不耐烦的低了下头,说道:“说什么?!”

“杨侍郎说……我军大败于萨尔浒,杜松马林两位将军总兵在沙场上战死捐躯了……”

朱翊钧一听,拿在手中的奏折顿时“哗啦”一声全部散落在地,呆呆的听着老太监的汇报。

“两路大军溃不成军,要不是……要不是有个叶小辰和卢有德的千户,恐怕……恐怕剩余两路也会折损于萨尔浒……”

老太监哭丧着脸报告,朱翊钧不由得退后了几步左手捂着胸口,右手扶着椅子才没有让自己倒下,他现在只感到一股股眩晕感涌到他的头上!

“这……这……不可能!”

朱翊钧呆呆坐在椅子上,无神的双眼呆滞看着金碧辉煌的殿堂之上……

“啊!!”

他大吼一声,右手将桌面上全部奏折以及杯子各种东西全部扫落在地!

“皇上……皇上,龙体要紧――”

老太监一下子慌了神,连忙丢下奏折扶着朱翊钧,不断的为他顺着气!

“皇上……皇上,紧急军情,六部……六部九卿他们全在文华殿等候了!”

又是一阵嘶哑的声音传来,这在朱翊钧耳朵里,听起来跟催命符一样!

“内阁,兵部,都察院都有紧急军情上奏,请皇上出面共同商讨军情大事!”

朱翊钧听完话,有些心疼,他颤颤巍巍的举起手,道:“让他们……让他们各回本部等待消息,所有奏折全部递上来!”

“是!是!”

老太监可是知道眼前主子的脾气,立马点头便退了出去。

“站住!”

朱翊钧忽然吼了一嗓子,让老太监停下脚步。

“从今日开始,杨镐不再经略辽东,让杨镐滚回来,熊廷弼……熊廷弼经略辽东,加封右侍郎,坐镇沈阳!”

愤怒的朱翊钧将战败的责任直接丢在了杨镐头上(当然杨镐确实是占很多,主要还是朱翊钧太过于轻敌),勒令杨镐快速进京,直接炒了他的鱿鱼……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