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 金河复玉关 - 我醉卿且去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金河复玉关 >

第六十二章

第六十二章天边响起几声惊雷,强风呼啸,厚厚的云层乍然劈出一道白光,猛烈将灰暗的天空照亮,瓢泼大雨倾盆而下,朱红的宫墙被浇成暗红色,如同干涸的血污,昭显着权谋之争的残酷。

金黄琉璃瓦噼啪作响,豆大的雨点砸在地面上,行走间带起的水珠飞溅至绯色朝服的下摆,片刻便浸湿了。

两个人影一前一后行走在步道上,前面那人小声说道:“大将军,安公公有话转达,圣上已于早些时候命浸竹司就此结案。”

“替我多谢安公公。”圣上这么快便选择结案,看来自己的法子已然奏效,只是才不过短短半月,按时日,还查不到信王那边。黎遥君的手指在袖口中捻动几下,步伐不停,行至御书房殿外。

小太监入内通报后,安行转身走近皇上身边,“圣上,大将军到了。”

“传。”

“大将军,圣上传您进去。”小太监出来说道。

黎遥君稍作颔首,在油纸伞下拂去肩头雨水,直了直身子,踏入御书房。

“臣,叩见圣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上面无表情,并未如寻常面见大臣时道出平身,而是就让她在下边跪着。

黎遥君没得允准不敢贸然起身,依然保持着跪伏姿势。

殿内沉寂良久,只有雨滴落在窗棂的敲打声,纷乱嘈杂。衣摆上的雨水在墨玉方砖表面逐渐形成一滩水迹,倒映出藻井花纹繁复的精妙彩画。

“你的胆子是愈发大了。”天子威压顷刻之间迎面而来,殿内的空气瞬息凝滞。

黎遥君一动不动地跪在殿内,以慌张的声音回道:“微臣惶恐,请圣上解惑。”

“要朕解惑?朕倒想问你,是谁给你的胆子把手伸到朕的身边来。”

“微臣冤枉,请圣上明察。”

皇上站起身来到龙案前,冷冷地看着她,道:“你掌掴右佥都御史,数月内留宿烟花柳巷,朕都当你是莽夫之举。如今不止动了毕熇,还敢嫁祸旁人,朕看你这大将军是做腻了。”

秋闱舞弊案重审改判后,皇上曾密召毕熇调查该案主谋,顺藤摸瓜查到洧州时,线索突然断掉,主谋的身份昭然若揭。然则浸竹司赶至洧州时信王便可下手,不必等到今日,久擅权术的帝王又怎会想不到这是出自黎遥君的手笔。

“前两件,是微臣的过错,已是追悔莫及,微臣必当洗心革面,改过自新。可这最后一件,任凭微臣借了豹子胆,也不敢去取毕指挥使的性命。他的确是为保护微臣而死于歹徒刀下,那日过后,微臣时常自责,若未曾约他在外见面,他也不会遭此飞来横祸。”

黎遥君不知皇上是否在诈她,即便对方已经发现了真相,她也必须一口咬死之前的说辞。

“朕到底有没有冤枉你,你心中清楚。毕熇咎由自取,可你也其罪难逃。”

皇上静立片刻,果决道:“镇国大将军黎遥君,流连风尘之地,贪图享乐,德行有失,今罚廷杖四十,闭门思过三月。”说罢,转身走回龙案之后。

黎遥君当即重重叩首,急道:“微臣冤枉!请圣上明察!”

“退下。”

安行见状上前悄声道:“大将军,圣上正在气头上,您还是先避一避吧。”

司礼监杖刑的帖子送到浸竹司时,查谡尚在书写调探子回京的信函,他惊讶之余立即安排人手,并嘱咐道:“圣上既然令大将军闭门思过,便只是想敲打震慑,你们下手收着分寸,别把人打死了,以一月左右康复为佳。”

承延门外,雨越下越大,四周水雾迷蒙,头顶油纸伞滑落的水滴似断了线的珠子,远处景物模糊,让人看不真切。

浸竹司执杖的几人疾步走来,封策神色戒备,立马横臂挡在黎遥君身前。

带头的脚步一顿,黎遥君看着浑身湿透的几名衙差,将她的手臂按了下去。

“大将军,得罪了。”

身后便是问斩罪臣的法场,黎遥君利落扬起下摆跪在雨中,戏已演了全套,不差这一折。

傍晚时分,将军府的马车在大门外停下,已经意识不清的黎遥君趴在封策背上,几缕发丝贴在额际,脱了一半的朝服松垮垮地坠在腰间,两条宽大袍袖随着封策的奔跑荡来荡去,白色中衣上一片刺眼的血红。

“快快快!”金绍举着伞生怕淋着了她,往内院跑的同时大声呼喊,“叫厨房把热水烧上!六儿,赶紧去告诉夫人!”

全小六忙不迭地奔进书房,连门都来不及敲,“夫人!夫人!爷出事儿了!”

赵清颜惊得立即从榻上站起,“人呢?”

“送到卧房了,爷后背上全是血!”

急匆匆进入卧房内,正见封策靠在床边小心将黎遥君放下来,背上血迹斑斑,面色苍白。

全小五闻声赶至,想起爷之前给胳膊换药时的处理,当即对跟着的丫鬟说道:“准备好干净的棉布,用沸水煮过以后送到这。”

赵清颜执起黎遥君冰凉的手腕,三指按在腕脉处,过了一会儿,说:“全六,取笔墨来。”

“哎。”

“全五,去地窖拿金疮药和生肌膏。”她提笔写下药方递给云柳,“到医馆抓药,你亲自去。”

“是。”

“所有人出去,封策留下。”

待屋内只余三人,赵清颜抬手放下床幔,让封策扶住黎遥君。

“到底是怎么回事?”她问道。

“将军入宫出来后就被人带到承延门,浸竹司行刑前说这是圣上的旨意,廷杖四十。”

按大襄律,官员往返青楼达三次以上者,杖二十;十次以上者,杖四十;屡教不改者,杖六十。

去年黎遥君多次出入青楼未受责罚,可见是皇上有意宽容,这次廷杖的时机不免太巧些,恐怕还是因为毕熇身亡的案子。一边思索着一边慢慢脱下她的中衣,血肉模糊的背脊令赵清颜倒吸一口冷气,暗自镇定心神,扶着黎遥君卧在床榻上。

全小六赶到后院看了看其中一口锅,催促道:“怎的还没烧滚!添柴!”

“六爷,棉布煮好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