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反复驱驰下宛城 - 破阵子 - 雪如尘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破阵子 >

第一百一十五章反复驱驰下宛城

来到平阴之后,张良一直忧心忡忡,生怕张耳不顾一切直接与自己火拼。然而等了两天,赵国的军队却依旧没有什么动作,他当下也放下心来。曹无伤被张良压着,心中虽然不爽,但是他身份特殊。作为范增安插在刘邦身边的探子,他本就有些心虚。所以即便有了什么矛盾,也不敢伸张,只是忍着不发作。端坐在大帐之中静静喝着热茶,他再次陷入后悔之中,当初不该上了范增的当。

不一会儿,张良从帐外走了进来。

曹无伤心中冷笑。张良生怕自己悄悄派兵出去骚扰赵军以诱发两军战事,每天都会出去巡查一番,看一看有没有部队私自被调用。这可真是对自己防范得够紧。

虽然心中不满,他嘴上却不敢说什么,看到张良进来他赶忙起身迎了上去,说道:“张大人,赵国军队可有什么动作?”

“还没有,看来张耳还是顾念当初和主公的情谊,一直没有动手。”张良说道。

曹无伤点了点头:“快坐下吧,喝口热茶。”

张良坐下,由着曹无伤给自己倒茶。

曹无伤一边上茶,一边冷不丁问了一句:“也不知道宛城打下了没有。宛城可不好打,真不知道主公会怎么打。”

张良一个激灵站了起来。来到平阴之后他一直心绪不宁,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似乎自己有什么事情要做,却没有做,可是思来想去却想不起来。曹无伤这么一说他便突然想了起来,他要说的就是攻打宛城的事情。

当初议论如何攻打宛城的时候,周勃说还是按照攻打陈留的办法来。当时刘邦隐约有些意动。现在这情况如此着急,天下诸侯都争相赶着进入关中。刘邦若是强行攻打宛城不行,说不准真会绕道直接进攻咸阳。

“不行,我得立马回去,你在这边守着,千万不要轻举妄动。”张良突然说道。

“回去,回哪里?”曹无伤有些纳闷,举着茶壶问道。

“我有要事启禀主公,顾不得跟你细说了。千万不要主动和赵国的人动手。”张良吩咐了这么一句,便急匆匆跑出了大帐,喊道:“套车!”

看着张良的背影消失,曹无伤冷冷一笑:“我才懒得打呢?”

曹无伤其实并没有着急与赵军交火的意思。本来他就是卧底,日后是要去项羽那一边办事儿的。在刘邦这边立多大的功,对他的以后并没有多少好处。他也乐得按兵不动。所以在曹无伤的事情上,张良确实是多虑了。

但宛城这边呢?刘邦会不会真的绕道宛城进攻咸阳呢?即便这样做又有什么后果呢?

……

陈胜起义以来,除了章邯,打仗从来都没有多少的艺术性。即便是项羽以多胜少的打法也只能归结于悍勇与气势。刘邦为了打胜仗,也是较劲了脑汁,确实也有些成效。但他打到陈留之前的两场胜仗,不论是降服司马枿还是打败打杨熊,归根结底还是占据人数优胜的前提下耍无赖。

面对宛城这样相对势均力敌的一场战争,刘邦彻底陷入了无奈。几次攻打宛城都被宛城军民的誓死抵抗给消弭了攻势。

“要我说干脆就不要理会宛城。现在天下诸侯都在想方设法攻入咸阳。赵国张耳已经派出了军队,谁知道魏国齐国有没有小动作?这一次我们的斥候侥幸发现了赵国的势力,可谁知道有没有其他军队我们没有发现呢?要是再宛城拖延下去,怕是就不能第一个进入咸阳了。”萧何有些着急,对刘邦说道。

刘邦皱了皱眉头:“其实我也是这么想得。我们绕道宛城,若是宛城中的军队出来迎战,那我们顺势灭了他们。若是他们一直呆在宛城之中当缩头乌龟,我们索性假戏真做,直接进攻函谷关。”

“就这么办吧!”曹参也复议说道。

其实宛城之中的守军此时早就无心恋战。如今咸阳是四面楚歌,而秦军在关东地区又遭遇连番的大败。原本秦军的主力又在章邯投降之后被项羽坑杀,剩下的这些人不过是临时拼凑的队伍,不复老秦人的骁勇与坚毅。只是项羽坑杀二十万秦军,实在是太过于残暴,比起当初白起坑杀赵国军队也不差多少了。再加上项羽三番两次屠城,已经让宛城军民对起义军讳莫深如。他们生怕一旦城池被攻破,刘邦便也屠城坑军。

“殷大人,再这么打下去,怕是坚持不了多久了!”南阳郡守的谋士陈恢很是担忧地对殷昼说道。

殷昼自己也是一脸苦涩:“可是还能怎么办?难不成要我们退回咸阳吗?”

宛城现在势如骑虎,只有挡着刘邦,在没有任何退路了。要是殷昼想要逃回咸阳,一定会被子婴问罪处斩。

此时殷昼的谋士都与他苦着脸对坐在郡守府上,却都是大眼瞪小眼,根本没有什么办法。

就在大家愁眉不展的时候,突然人冲到门口报道:“宛城外的部队撤退了。”

闻言殷昼猛地站了起来,惊讶地问道:“什么?”

“宛城外的部队已经全部撤退,绕道宛城继续西进。宛城之围已经解了!”那报信的再次重复了一下城外的战况。

听到这话殷昼根本高兴不起来,只是有些难以置信地问道:“怎么突然就走了呢?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阴谋呢?”

陈恢当下说道:“大人,当初陈留之战刘邦便是如此,先是绕道陈留,等着杨熊将军主动出城迎战,最后一劳永逸大败我军。这一次我怕那刘邦是故技重施。”

听到这话殷昼连连点头:“不可不防啊。可是我们就这样放刘邦离开吗?”

陈恢眼中闪过一丝玩味,深知这殷昼明明巴不得刘邦就此离去,可是脸面上还下不来,不想让大家说他玩忽职守,放纵敌人进攻。他适时说道:“大人,现在天下大势已定,咸阳被破已经是早晚的事情了。我们何苦要硬拼呢?我看不如直接放刘邦过去吧。”

殷昼摇了摇头:“可是一旦咸阳被攻破,我们都是秦国的臣子,难免会被起义军株连。”

“这些人之所以造反,就是因为我们秦国律法株连之罪太甚。所以他们应该不会这样做,否则与我们大秦又有什么区别呢?再者说即便我们宛城守军全部出动,也不一定能留下刘邦,与其白白送死,不如静观其变。说不准函谷关处的守军便打败了刘邦,到时候我们前后夹击,胜算更大。”陈恢这么说便是给殷通一个台阶下,让刘邦国境这件事情显得不那么突兀。

殷昼思虑良久,叹了一口气道:“也只能如此了!”

……

刘邦这边花了一天的时间,便绕过了宛城。刘邦没有冒进,当天晚上便下令全军修整,就地安营扎寨。而张良从平阴一路快马加鞭来到了原本大军住宅的地方时,看到所有的营帐都一扫而空,只有满地的锅灶星星点缀在地上,当下大叫不好,赶忙西进追赶刘邦。

好在时间还来得及,刘邦这边刚刚安营扎寨,张良便追赶了上来。刘邦这边还在思量要不要在宛城西部等一等宛城守军出来,张良便突然来到了营帐。看到张良刘邦先是一愣,紧接着赶忙问道:“怎么回事儿?平阴那边出了什么问题?”

“拼音那边没事儿,我是担心你才赶紧回来了。”张良说道。

刘邦赶忙问道:“怎么了?又有什么新的消息吗?”

“不是有新消息,我只是问你,你怎么敢贸然绕过宛城进攻函谷关?”张良一脸着急,隐隐还有些愤怒,情急之下都没有称呼刘邦沛公。

闻言刘邦也颇为意外,他道:“这就是按照当初攻打陈留的方法来打宛城啊。再者说即便宛城守军不出来,我们直接进攻函谷关就是了。此计一石二鸟,难道有什么不妥吗?”

张良道:“你太想当然了。陈留距离咸阳尚远,而且杨熊所部对我们也没有太大的威胁。以十多万人打杨熊孤立的小部队,自然可以施展此计。只是现在的宛城跟陈留不可同日而语,宛城距离函谷关只有一步之遥,故而秦军殊死抵抗。而且宛城中有十万之众,也绝非杨熊手底下的几万人。此番绕道陈留,南阳郡守有陈留的前车之鉴,肯定不会轻易出城。而你若是掉以轻心直接进攻函谷关,那就危险了。”

听到张良有教训自己的语气,即便刘邦素来没有什么架子,面子上也有些过不去。当下有些不乐意地说道:“宛城的守军如果不出来,那才好呢。咸阳方面此时空虚不已,函谷关想来也没有多少守军,我们直接打入咸阳轻而易举。”

“沛公,你这就大错特错了。周朝历经数百年,各诸侯战争不修,秦国不曾一统天下之时,天下强国无数。楚国魏国赵国都曾经大败秦国,你可曾见那个诸侯打入了函谷关?”

张良这么一问,刘邦也愣住了。是啊,战国时期人才辈出,赵国的廉颇楚国的项燕齐国的孙膑田单都是一等一的人物,这样的人都不曾攻入函谷关,刘邦哪里敢说自己比这些人更强呢?

张良看到刘邦无言以对,继续说道:“此时若是进攻函谷关,相比也会遇到进攻宛城的困境。宛城有不少城池,秦军以城池为依靠,故而易守难攻。但函谷关却是天堑,比之宛城更加难以攻克。只要秦军有一二万人堵塞关口,我军想要强攻就难如登天!到时候两军相持不下,宛城十万秦军从后方发起进攻,到时候怎么办?”

刘邦听到张良的话,吓出了一声冷汗。当下也着急了:“确实如此,是我大意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