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方士原本是儒生
听到羡门和高誓的话赵高之所以生气,是因为羡门的话完全就是盗用。赵高有一种版权被人莫名使用了的感觉,而且这人还光明正大地把作者换成了自己的名字。
但是紧接着看到卢生和侯生低下头,他便不再生气了,眼睛里反倒是闪烁出些许笑意。原本他以为卢生和侯生是很难掌控的两个人,但此时看来,这两个所谓的儒生也不是正儿八经的正人君子吗!如此一来,证明嬴政眼下的这两个红人也不是不可以利用一下。想到这里赵高笑了笑,世界上哪里有那儒生们口中的正人君子呢?
嬴政此时则还陷在鼓里不自知,听到羡门的话他有些激动,赶忙问道:“那你们的尊师可曾传下修仙之法门?”
羡门和高誓对视一眼,都不说话了。
嬴政看到这一幕立马知道这两个人是不想白白献出修仙之法。这要是放在以前,有臣子对他遮遮掩掩不愿意献上计策,他必然会勃然大怒,但此时此刻他却根本没有丁点儿地恼怒,反倒是下意识地说道:“若是二位有修仙之法,寡人定当重重有赏!”
羡门和高誓脸上立马微微一笑,道:“师尊确实传承下炼丹一道,久习便有机会成仙。”
嬴政立马眉开眼笑起来,他没有想到这个世界上真的有求仙之术。其实他已经有些糊涂了,他自己坐拥整个天下,却依旧对求仙对长生拥有强烈的欲望,证明长生不老比金银美色更要珍贵。但是羡门和高誓却愿意用成仙之术换取富贵荣华,这不是明白的骗局吗?
“这炼丹术是什么仙法?”嬴政完全没有发觉任何异常,反倒是十分好奇地问道。
羡门道:“炼丹之术即采集天地之精华,将其运化成为一仙丹,常人久服便可使得身轻体快,渐渐超脱于凡俗。加上长久的练气功夫,自然便可以成为仙人。”
“哦?竟然如此神奇?”嬴政忍不住赞叹道。
羡门说道:“贫道愿为陛下献上仙丹,陛下服用之后自然知道其玄妙之处。”说完羡门便从怀中掏出了一个禁止的小木盒。
不等着嬴政吩咐,赵高便赶忙走下去把那小木盒给嬴政端了过来。看到这小木盒,嬴政的眼睛直放光。赵高赶忙为嬴政打开这小木盒,只见里面铺着一层鸿锦,而锦缎之上则盛放着三颗圆滚滚的丹药。那丹药并不似寻常的药丸一般是乌黑色,反倒露着淡淡的光亮,似乎一颗颗宝石一般,让人一看便知道其不同凡响。
嬴政看到立马就心痒难耐,端起一颗便想要尝一尝。只是这丹药刚送到嘴边,他便停住了动作,咽了一口唾沫之后他把这丹药送到了赵高脸前。这弄得赵高一脸茫然,不知道嬴政是什么意思。
“你先来尝一尝看?”嬴政对赵高说道。
赵高立马便明白了,嬴政这是害怕这丹药有毒,要自己来试一试。赵高心中只觉得诧异,嬴政一直把自己当作心腹,而自己和所有的秦国大臣也都认为自己是嬴政最信任的,但是面对不可知的危险,嬴政竟然要自己来去冒险,他难道就不能够唤一个小厮上来试药吗?
心里虽然又怨毒地诅咒了嬴政一番,但是赵高脸上并没有任何不满,反倒是露出喜出望外的表情,当下一鞠躬说道:“多谢陛下赏赐!”
说完他便接过丹药,当场给服了下去。虽然对嬴政的小心思猜的很清楚,但是赵高并不担心这丹药之中有毒。现在秦国一统天下,还心存刺秦心思的那些人都是极为了不起的人。他们固然算不得是正人君子,但至少都是敢作敢为不会卑躬屈膝的好汉。而赵高一眼便看出这羡门和高誓只是投机取巧想要谋取荣华富贵的人,这样的人送来的丹药,对人必然是有益无害的。
看着赵高服下丹药,羡门和高誓一阵心疼。自己这丹药虽然不是什么仙药,却也是费了极大的心思,搜集了各种好药才炼制出来的,本想着让嬴政吃了之后给他留下一个好印象,谁知道第一枚就让一个阉人给吃了。
赵高服下之后只觉得肚子里一阵灼痛,紧接着便感觉肚子很是不舒服,但是他却根本没有表露出来。
自从全家被嬴政给杀死之后,他心中一直埋藏着颠覆整个秦国的想法。而他从不曾想着刺杀嬴政或者带人造反,他知道这些办法都是不现实的。现在秦国能臣武将众多,即便嬴政死了,扶苏即位之后秦国依旧是那个秦国,而且按照扶苏那柔弱心肠,登基之后开始实行仁政,这秦国的天下说不准还会更加稳固。而他自己手无缚鸡之力,更加没有攻城略地的谋略,不可能靠拉拢反叛之人抗击秦朝而灭亡之。他心中只有一个想法,要秦国葬送在嬴政自己的手里。
他知道历史上的商纣王,知道周幽王,知道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个成语说的是共叔段,知道第一个在春秋称霸的齐桓公最终就是在跟他一样的阉人竖刁手上不得好死,最终齐国的霸主地位也很快就丢失了……他心中很是坚定,任何一个王朝的败落绝对不是因为外部的征伐,而是因为内部的不稳定。所以他要做得,便是从内到外地败坏这整个的大秦根基。
因为心中有如此坚定的信念,他可以忍受一切。他就把自己定位于嬴政的心腹位置上,全心全意地为嬴政考量。他已经察觉到嬴政越发狂躁而热衷功名的那一颗心,他要做的便是不断放大嬴政心中的欲望。
在嬴政灼灼地看向他时,他并没有表露出任何的异常,反倒是闭上眼睛仔细感受了一下,然后睁开眼喜出望外地笑道:“陛下,这仙丹果然非同凡响。”
“哦?有何神秘之处?”嬴政仔细打量着赵高,发现赵高除了脸色有些红润以外,并没有其他奇特的地方。
赵高说道:“臣只觉得腹下一片火热,紧接着便周身舒泰,仿佛是年轻了几岁呢!”
嬴政看到赵高并没有中毒的迹象,而且把这丹药说得十分神奇,当下也不再多问,自己伸手拿了一粒丹药便开始服用、初时他与赵高一般感觉腹中有一阵灼痛,然而不等着他出声呵责,便突然感觉到脑海中一片眩晕,紧接着便感觉自己轻飘飘的,真还有些浑身舒泰。
羡门及时地说道:“陛下,这丹药你初次服用之时,因为肉体凡胎颇多杂质,自然会有丁点儿的异常反应,只要坚持服用,便渐渐褪去凡俗之气,服用之后只有舒泰之感而毫无违和之感。”
嬴政慢慢睁开了眼睛,长舒了一口气,道:“不知道道长可愿意随朕回咸阳为朕单独炼丹?”
羡门和高誓求之不得,当下便赶忙应允。而羡门和高誓本就是研究黄老之学的方士,对于神仙鬼怪一道的事情懂得要比卢生和侯生多得多,在北游燕地的时候,他们每天都被叫在嬴政身前讲一些天方夜谭之事,嬴政对之则是深信不疑。熟读孔孟经书而对黄老略知一二的卢生和侯生立马被比了下去,很快就被慢慢冷落了。而嬴政则完全被羡门与高誓忽悠住了,听闻上等的仙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搜集上等的材料来炼制,嬴政立马结束了巡游北地,马不停蹄地带着两个方士回到了咸阳。
在嬴政出巡的这小半年之中,咸阳在扶苏的治理之下不仅井井有条,而且比往常更繁华了许多。他从小跟随隗状一切学习课业,而隗状作为一个被敌人,之所以会来中原地区求学当官,完全就是被孟子所吸引的。而他教出来的徒弟自然也对孔孟之道十分认同。所以扶苏监国期间,私自便任用了一大批儒生。不过他也不该改变现有的朝廷格局,只是让这些儒生都担任一些不要紧的闲职。可即便如此,在隗状以及扶苏和众儒生的努力之下,从咸阳发出去的政令越发的宽容仁慈起来,整个天下都感觉秦国的春天似乎要来了。而李斯知道嬴政对扶苏给予厚望,日后扶苏便是二世皇帝,所以他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干预什么。
但是看一个咸阳城,便能够感觉到天底下的变化。灞上的百姓比以往更甚,沿路的商贩在半年时间足足蔓延出去有二三里,证明来咸阳做生意的人是越来越多了。而咸阳城之内也是一片的繁华,各地的游客以及商贩在路上匆忙地赶路,一个个都忙的不亦乐乎。不少农夫自己挑着小米玉米等粮食在街上贩卖,这在以前都是不曾见过的。
只是嬴政回来的时候,被一众随从跟着,根本就没有看到这些。他窗外的人群依旧是摩肩接踵,虽然咸阳百姓们观看嬴政出巡回归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大家依旧十分地热情,把嬴政围得水泄不通。
不过嬴政自己虽然看不到扶苏的政绩,但回到朝堂上之后扶苏的种种政绩却从百官们们口中流露了出去。咸阳城日益增加的商贩,百姓们自发修建起来的村落,咸阳城周边开垦出来的皇帝,百姓们对扶苏的赞颂等等都被大臣们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最重要的是,在隗状、蒙毅与冯去疾等人的帮助下,扶苏实行了一条“自实田”的主张,其主要内容就是让黔首向官府呈报自己的土地数量,然后国家予以承认并给予他法律保护,而百姓则按照土地多少向国家缴纳相应的租金。商鞅变法之后秦国一直实行的是授田制,即国君将土地分派给个人。这种做法使得土地有去无回成了无根之水,长年累月下来国家自己能够征收粮食的土地越来越少。而且往往是王公贵族占据的土地越来越多而百姓们的耕地越来越少。扶苏这一举动一方面维护了百姓的利益,另一方面又直接使得国库之中多了千镒黄金,使得原本空虚的国库渐渐充盈起来,算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好主意,所以文武百官都十分地赞服。
嬴政听到这些话心中十分的满意,扶苏的表现比他意料之中的还要好很多!只是心中虽然欢喜,嬴政却没有怎么夸奖扶苏,只是随意问了朝堂上生人的名字便也直接回寝宫休息了。被问到的这些人都是扶苏任用的儒生,听到嬴政询问大家一个个也都提心吊胆,众所周知嬴政对儒生并没有什么好感。然而看到嬴政并没有一回来就罢免他们,他们也都高兴起来,知道自己算是得到了嬴政的正式任命,在恭送嬴政离开时一个个腰弯得特别特别低。虽然扶苏为政比嬴政更得民心,也更得臣子的心,但是不论是大秦百姓还是当朝的臣子,对嬴政的敬畏比对扶苏要多的太多了。毕竟扶苏没有学习到嬴政的帝王之术,还不懂得如何驾驭臣子。
嬴政回国之后专门为羡门和高誓修建了房屋,让他们来炼制丹药。嬴政吃了他们二人炼制出来的丹药,只觉得妙用无穷,身体也不酸困了,原本常年跪坐批阅奏章而积累的腰伤也不发作了,浑身轻松之下仿佛年轻了好多岁,同时在享用美色之时也越发地持久。这让他对羡门和高誓越发地信任,开始不断地亲近这二人。而卢生和侯生则逐渐被疏远了起来。而就在嬴政沉迷于丹药神仙之时,注意到嬴政初入后宫的次数越发频繁,赵高心中喜不自胜,又亲自为其挑选了十多个绝色美女,让嬴政越发沉浸在纸醉金迷的美色之中不能自拔。
但羡门和高誓这药虽然效用明显,但对身体并不好,嬴政虽然自我感觉良好,但是身体却越发消瘦,而且脸色蜡黄嗜睡贪饮,脾气也越发的烦躁起来。以前的时候嬴政虽然偶尔发脾气,但都有情可原,而且事后他自己很快就能够平静下来。但是进来发脾气却都是肆意乱发,搞得满朝文武都人心惶惶。
扶苏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中越发担忧起来。满朝文武根本不敢劝嬴政,都害怕嬴政发怒之后下令斩了他们的头,就连李斯这样的宠臣都不敢触霉头,扶苏自然也不敢逆着嬴政的意思来。但是他又不愿意看着嬴政这般沉迷下去,便想着把卢生和侯生给请来问一问。
咸阳城中所有人都知道卢生和侯生还有那个徐福是导致嬴政沉迷神仙之术的罪魁祸首,所以没有一个人给他们好脸色看。卢生和侯生在咸阳的日子很不受待见,冷不丁听到太子爷要召见,卢生和侯生也都是欣喜若狂,觉得真是天上掉馅饼了。
一路穿过咸阳大街走到咸阳皇宫里的宜春宫,看到宜春宫之中百花齐放,蔷薇满香,卢生和侯生的心情更是喜不自胜。扶苏推崇儒道,为天下所知,是天下所有儒生都敬佩爱戴的人,卢生和侯生也不例外。但此刻站在宜春宫之外,侯生却很是理性地说道:“你我二人来咸阳旅居已是二年有余,太子他早不召见你我,为何偏偏这个时候要见你我二人,你可曾想过这个问题。”
正要进入宜春宫的卢生听到侯生这话楞了一下,然后有些不耐烦地说道:“你就别猜这猜那的了,进去里面不就知道了?”
侯生笑了笑说道:“你这人总是这般猴急,若不是着急附和徐福那厮,你我二人不会落到如今这进退两难的地步。能够见到扶苏公子,是你我二人的荣幸。扶苏他虽然名义上是公子,但是谁都知道他已经是钦定的太子了。你我二人若是能够得到他的认可,以后必然有施展胸中抱负的机会。这么一个重要的时刻,你怎么还能如此冒失。”
原本高兴的卢生被侯生这么劈头盖脸说了一顿,当下就有些不乐意,白眼问道:“那你倒是说说看,公子扶苏他为什么要召见你我二人?”
“原先我与你一般,还以为公子他是想要考校你我二人的儒学,但现在看来,恐怕是我们的一厢情愿。”
“若不是考校儒学,他找你我二人还能说些什么?总不会如陛下一般问我们一些鬼神之事吧?”卢生有些不相信的说道。
“我看八成是兴师问罪。”
“兴师问罪?这不可能吧?扶苏公子素来仁义,对人宽容有加,怎么可能好端端把我们来喊来骂一顿呢?”卢生有些不相信地说道。
侯生解释道:“原本我也只是猜测,但是来到这宜春宫门口,我便知道我猜的八成不错。扶苏公子素有贤明,比之旧时的四公子有过之而无不及!每有客人前来,他总会亲自出门迎接。这也是扶苏公子待客之道,深和我儒学礼制。但你看一看这一次,单单没有出来迎接我们,这只能说明他根本就不看重我们,只是有事情不得不找我们罢了。”
卢生往宜春宫门口看了一眼,除了被藏在门后的满院花朵芬芳之外,只有两个守门的侍卫,根本没有其他等着接客的人。卢生有些不理解:“那这,这也太过分了吧!若是这样,我便不去了。”
说着卢生甩袖便要离开,看到这一幕侯生赶忙拉住了卢生的手,急着说道:“你这人,真是不可理喻,这是多好的一个机会,你竟然还要错过?”
“侯季常,你真是个贱骨头,要是想要挨骂,我现在正在气头上,我来骂你就是了,这机会有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