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章邯初得纵马机 - 破阵子 - 雪如尘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破阵子 >

第十八章章邯初得纵马机

其实早在建国初期嬴政打算重新启用左右丞相制度并且任用隗状为左丞相的时候,众人便已经对嬴政的用心有了许多的猜测。其中大家猜测最多的一点便是隗状本是北狄人,对北狄十分的了解,任用隗状为左丞相可以方便以后对北狄用兵。但是随后几年嬴政把心思放在南征之上,南征之后他有开始醉心于炼丹求仙,大家便渐渐淡忘了这一件事情。此时听到嬴政的话,不论是李斯还是王贲,都知道今晚的议事是隗状的主场,他们不过是一个陪衬罢了,当下所有人都缄口不言,开始看向隗状,等着隗状说话。“原本北狄人只是在山阴河套地区的游牧民族,与中原并不交接。在建国之前,我大秦灭了义渠,赵国灭了林胡和楼烦,北狄人这才开始与中原接壤,北狄人也才开始慢慢想着侵犯中原边陲地区。”

隗状先是简单说了一下北狄人的由来,然后才继续沉吟着说道:“其实北狄人根本就没有与我大秦争雄的实力,我大秦若是执意悲伤,必然能够一举成功。”在秦国任职这么多年,隗状早已经把自己当成了一个秦国人,不然嬴政也不会大胆地任用他。

听到隗状这话,嬴政摇了摇头,在他看来,隗状与李斯还是相差甚远。若是李斯在隗状的位置上,一定不会说这些无关紧要的话。

此时他想是具体的战胜北狄人的方法。当年赵国在七国之中实力也是顶尖的,与秦楚不相上下。可是与北狄争斗了几百年,也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反倒是北狄人间接分化出一个燕国,这燕国倒是有后来者居上的意思,在七国争雄的时代里出尽了风头。但是凭借这些,嬴政便知道北狄人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针对北狄,究竟应该如何用兵,如何出奇制胜,这才是嬴政重用隗状的原因。

嬴政盯着地图又问道:“早在大前年的时候,朕已经派遣十万人北上。在与北狄人作战的时候,蒙恬他也一度占据上风,只是迟迟不得将北狄悉数剿灭。朕问他用多少兵可以一劳永逸,他却也说不上来。蒙恬的本事,王将军是知道的,他都没有办法,可见北狄人还是有些棘手的。”

王贲点了点头:“蒙恬用兵老练果敢,大有蒙武将军遗风,是难得的帅才。”

隗状也附和着说道:“确实如此,北狄人从小在马背上长大,各个都是精通马技的骑手。他们在马上的灵巧足以让我们大秦最精锐的虎贲军也看得眼花缭乱。再加上他们生性彪悍,作战之时十分悍勇,使得他们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对手。但是他们缺少我们秦军这般严密规整的军纪,而统帅北狄人的将领更没有蒙将军一般能够统筹全局的统兵布阵之术。正是因为如此,两相交战才打了一个平手。”

听到隗状又说了一阵没有营养的大白话,李斯眉毛一挑,觉得自己把隗状当作自己的对手一直针对他,似乎是有些高看隗状了。他这样迂腐的人即便再博学多才,也不过是一块榆木疙瘩而已。嬴政自己也有些烦了,当下便直接问道:“北狄的兵制是如何的?”

“回禀陛下,北狄人的君主名为产于,下设立有左右贤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贤王统兵少则一万,多则五万,而最小的搭档胡则能统领数千骑。”

隗状赶忙应答道。

嬴政又问:“这北狄人既然是逐水草而居,可也有祭祀?”

国家大事,无非就是用兵和祭祀,嬴政问完兵制之后又问了一下祭祀:“有,虽然不及我大秦祭祀一般隆重,但是北狄人也有祭祀活动,一般在五月份水草最肥美的时候他们便会聚集举行祭祀。而祭祀的顺序也与我们大秦不一样。大秦往往是先祭天再祭神最后祭祀祖先,北狄人则先祭祀祖先,再祭祀天地鬼神。”隗状确实对北狄人十分了解,讲起北狄人的状况来头头是道。

……

在地图前听隗状讲了好大一会儿,嬴政感觉已经摸清了北狄人的基本状况,这才说道:“我打算对北用兵,这一次要倾全国之力,立求一劳永逸,争取将北狄人悉数消灭!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什么意见?”

听到嬴政这话,李斯立马说道:“北狄人凶残无道,天地不容,陛下此举英明无比,臣先前思虑不周,妄言息兵,还请陛下赎罪。”看到李斯半晌的功夫便已经改变了自己的态度,嬴政轻轻一笑,李斯不过是臣服于他帝王心术的一个最安分可靠的臣子,嬴政从来没有把李斯的反驳当做一回事儿。

外面太阳已经渐渐西沉了,斜阳慢慢地落下来,山晖仿佛是没人那动人的眼睛,静静俯瞰着大地上的一切生机。

李斯这般一说之后,隗状蒙恬和王贲等也都纷纷表态,请议北上征讨匈奴。就在大家分说的时候,原本一直低着头站在嬴政身后的赵高慢慢站了起来。以前的时候在李斯面前,他总觉得自己是一个身有残疾而对谁都得卑躬屈膝的阉人,但今天看到李斯在嬴政面前的两面三刀,他觉得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不比自己高贵多少。

李斯朝言夕改的事情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赵高在嬴政身边也见过不少次,但是以往的见闻都没有让他觉得有什么异常,唯独这一次他慢慢挺起了自己的胸膛,慢慢抬眼看向嬴政身前的那四个重臣。

李斯头上已经有了斑斑白发,而王贲虽然英勇异常,但是早脸上也已经有了不少皱纹。隗状则完全是一个老头子了,蒙恬虽然年少,但是在这三人面前根本不敢说话。

看着这些人,赵高突然觉得这些平日里享誉盛名英雄无敌的人物,不过如此……

“既然你们都同意,那么这事儿就这么定下了。其实前不久,朕曾经得仙人指点,说‘亡秦者胡’,胡人看似不堪一击,实则是我大秦的心腹大患,此番朕便要要这些胡人粉身碎骨!”嬴政恶狠狠地说道。

听到抓隗状一愣,嬴政突然的北征决议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而被嬴政一句一句问着他也来不及思考自己来之前所担心的事情,直到此时他才明白,原来卢管和侯季常弄得那个仙人谶语,竟然是嬴政决定北上的重要原因。他只觉得这事情实在是太滑稽了,嬴政怎么会把这“胡”跟北狄联系起来呢?胡一直是北狄人自己对自己的称呼,中原人对于北狄人一直称呼是狄人或者是匈奴,嬴政怎么会知道这北狄人是胡呢?

就在他震惊之时,嬴政已经挥了挥手让他们撤下。临走之时李斯悄悄看了赵高一眼,发现赵高并没有看他这才稍稍安心。走出大殿之后,李斯心中还有些纳闷,刚才他一直感觉赵高在看他,那种感觉让他觉得有些毛骨悚然。毕竟赵高一家老小都是因他而死,要说是两个人之间有血海深仇也不为过。要不是前些年他一直利用赵高,赵高也不会沦落到现在这么一个孤苦无依的地步。

始皇帝因为上天谶语“亡秦者胡”而决定北伐的消息很快便传了出来,朝堂大臣们都开始纷纷猜测这一次率军北上的人选。而李斯也在暗中想着如何从这一件事情里谋取一些好处,很快他便想到了那个咸阳少府章邯。章邯听闻帝国即将北上征讨匈奴的消息之后,虽然明知道他自己根本没有机会参加这一次浩浩荡荡的战争,但是他心中依旧有些激动。

当李斯派出去的小厮到了章邯府上的时候,章邯正与他的几个朋友热情地争论着这一次北伐大军的领军人选。建国以来,原本在六国战场上驰骋的秦国老将都已经逐渐凋零,其中王翦早已经去世,而杨瑞和与蒙武都已经满头白发,老态龙钟,走路都成问题,根本不能够再次领兵作战。

“照我看来,眼下秦军之中最适合担任北征军队将领的人也就是王贲和李信这两个人了。”咸阳县令赵鹤摸着自己那绝美的长须很是笃定地说道。

章邯闻言一笑:“哦?何以见得?”

“王贲将军自然不用说了。他父亲王翦本就是秦国的开国大将,而他自己更是有战败燕国灭掉魏国协助王老将军平定楚国灭掉齐国的盖世之功。年纪轻轻的现在已经被封为通武侯了,秦国军队之中能有这一份殊荣的就只有王贲将军一个人!”赵鹤说道。

听到这一番话,章邯立马便陷入了沉思。确实,王贲将军这一生战功赫赫。眼下整个秦国都实行的是郡县制,就是原本秦国的旧贵族都没有被封爵赐地,王贲却被封为了通武侯,虽然只有这个名号,但是这已经是人生最极致的殊荣了。一个将军能够坐到这个地位,已经是很了不起了!章邯他就想着,自己这一辈子,能不能够达到王贲那样的高度呢?

然而这思虑只是稍微一闪,紧接着就被大家的讨论声给打乱了。一个典吏冷哼一声说道:“你真是能瞎说,你也不悄悄王家人现在住在哪儿?王贲将军跟王老将军一样,都已经告老还乡住在了频阳,就是王贲将军的儿子,现在都已经快二十岁了,他也看着不让自己的儿子从军!这代表什么?他们王家人是铁了心思不打算再次领兵作战了。我看这一次北征的将军,肯定不可能是王贲,李信倒是很有可能。毕竟李信将军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在大秦军队之中,能够拉出来跟王贲相提并论的,也就是这么一个了。所谓‘大秦双雄,王李争锋’,当年他从最低级的士兵做起,一路靠着人头杀到大将军的位置上,谁人不说一个‘服’字?到后来,李信将军更是隐隐有跟王翦老将军并驾齐驱的意思,攻破赵国的云中一战,王翦将军都对李信赞不绝口。到后来燕国、齐国不都是李信将军给打下来的吗?要不是后来攻打楚国着了项燕的道儿,李将军早就已经成为王翦老将军一般的战神了。就是现在而言,李信比之王贲也不遑多让!”

赵鹤闻言立马就不服气了,他跟王翦都是老乡,同样是频阳县人,对于王翦王贲有着天然的崇拜,当下就讽刺道:“还要跟王翦老将军并驾齐驱,就是那白起也不敢这么说,李信他算个什么玩意儿。天天吹得就跟个杀神一般,说什么出如战场则长途奔袭而战无不胜,两军对垒则摧枯拉朽而所向披靡,最后被项燕追得跟丧家之犬一般惶惶然逃回咸阳,要不是看着以往他立下的功劳,陛下早就把他给斩了!”

章邯却突然说道:“我倒是觉得最终能领军北上的恐怕是蒙恬。”

“蒙恬?”闻言众人一愣,都有些不理解。

相比李信和王贲这两个战功赫赫的将军,蒙恬就显得有些名声不显了,反倒是他的父亲蒙武还能够拉出来跟这两个人比较一番。

赵鹤有些不相信地说道:“早些年他便领了十万人北上,到现在也不见有什么战功,倒是把原本燕赵两国留下来的城防拆的很利索。他不过一个左庶长,凭什么统领六十万的人马?”

“我也是猜的。这些年蒙恬蒙毅在朝堂上都已经站稳了脚跟,据说在讨论北征大计的时候,陛下还专门把蒙恬也给叫上了。我估摸着,这是不是可以提携蒙恬的意思?”

赵鹤摇了摇头:“估计就是让他听一听老将们都是怎么打仗的,要他带兵不太现实,陛下可是一个很稳重的人,用人从来都不会莽撞。”

众人讨论地正欢,突然听门外有人喊道:“李丞相拜帖!”

听到这一句话众人都先是一愣,紧接着赵鹤第一个反应过来,猛地捶了章邯一下:“你小子真不够意思,早就听说你攀上了李大人这一棵大树,你却死不承认,怎么样,被我们抓个现形吧!”

章邯顾不得跟他们打诨,赶紧起身走到门口,来人说道:“我家大人请章少府一叙,府上已经备下美酒,还请大人不吝前来。”章邯立马便猜到李斯有可能是请他前往府上讨论北征匈奴一事,当下他也来不及跟他的朋友们辞别,赶忙跟着那仕臣便去了李府。

赵鹤等人在身后看到这一幕,都纷纷笑骂道:“这小子真不仗义,典型的见利忘义啊!”

……

李斯府上一如往常的华贵,虽然在朝堂之上四面受敌,蒙毅、隗状和已经告老的蒙武王绾等人都与李斯不对付,可是李斯毫无疑问是当今最有权柄威望最大的那一个。不论是在老秦人眼中还是在天下人眼中,李斯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一个距离始皇帝最近的人。而李斯自己也是这样的认为的,所以他在平日的生活上并不刻意装作清高廉洁勤俭朴素的样子来赢得众多儒生的赞美,反倒是大大方方地吃香的喝辣的,住好的睡美的,李府之奢侈,简直堪比嬴政还在修建之中的阿房宫。

看到茶几之上精致的小菜美酒,屋子里正翩翩起舞的异域美女,酒樽中盛满的金色美酒,章邯立马显得有些拘谨了。一来是被李斯的权势所震慑,二来是是被眼前的场景惊讶,三来则是因为为即将要到来的谈话而感到紧张。

在方才,李斯亲自迎接章邯进入李府,安排章邯坐下之后便开始看舞女跳舞。此时舞曲已经接近尾声,李斯叹了一口气说道:“听闻当初高渐离在王宫之中一曲奏罢,余银绕梁三日而不绝,这一生不错听过这样的音乐,真是让人遗憾啊!”

想着高渐离一个刺客的身份,章邯也不敢跟着瞎说什么,就是点头摇头他都不知道该怎么选,只是尴尬地笑了一下。

李斯说完也没有追问章邯的意见,只是挥了挥手让舞女们都撤下。很快大殿之中便只剩下了李斯和章邯两个人。

“章邯,你觉得我这府宅如何?”李斯笑着问道。

“天下无双的所在,章邯叹为观止!”章邯直接说道。

李斯哈哈大笑,然后盯住了章邯,道:“你想不想住这样的地方?”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