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砀城战声名鹊起
十二月的大雪开始纷纷洒洒,从南边一点点席卷而来。渐渐的,不光是东阿,就是留城也一片银装素裹。在这漫天鹅毛大雪之中,已经惨死的吴广很快被淹没在大雪之中。或许日后的史书上对这位忠勇之人有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在时局之下,众人已经没有心思再怀念他了。东阳宁君作为吴广的旧部,此时正在营帐之中观看地图。彭城那边传来消息,说是朱鸡石的部队已经奉命继续向东部调拨。至于这一支部队的目的,信笺上没有明说,但东阳宁君很清楚,朱鸡石的部队是为了项梁而东进的。在景驹被立为楚王之后,楚王已经经历了一大波清洗,有无数刘邦这样领着乡老起义的楚国将领已经在楚国的重新融合之中被杀,到现在楚国只剩下两股大势力,一时彭城景驹,二是会稽项梁。难不成楚国最后的火拼就要到来了吗?
火炉里的木炭正熊熊燃烧着,燎得大腿处一片炙热。东阳宁君只觉得心慌意乱。正看着彭城来信发呆的时候,突然听守卫说道:“报,刘将军来见!”
东阳宁君赶忙起身,道:“快请!”
刘邦这边是一起早就来到了东阳宁君这边,一进大营的时候看到东阳宁君正在往怀里藏着什么东西,刘邦当下眼睛一亮:“东杨将军,往怀里藏什么宝贝疙瘩呢?”
东阳宁君闻言尴尬一笑:“就是一封信,什么宝贝不宝贝的。”
刘邦也没再问东阳宁君信笺上写了些什么,只是顺手拿过一张板凳,就着火盆坐下。坐下之后他挪了挪板凳,对东阳宁君说道:“老兄,往那边挪挪,我也烤烤火!”
听到这话东阳宁君一愣,下意识便挪动了一下板凳。等着回过神来他忍不住笑了一下:“刘邦老弟还真是一个妙人啊。”
刘邦哈哈一笑,说道:“不瞒你说,我这人每年过书,家里都是种地的,不懂礼数,你可别笑话我。”
东阳宁君连连摇头:“这大营里头有几个人是念过书的?都是穷苦老百姓出身,谁笑话得了谁?”
“今天的雪真大呀!老兄,现在关东乱得很,你心里有什么打算没有?”刘邦一边搓着手,一边说道。
不知道怎么的,东阳宁君明明知道自己跟刘邦是昨天才见面,可是刘邦今天三两句话就让自己觉得仿佛与他相交多年了一般。他笑了笑说道:“没有,走一步看一步啊。我可是怕章邯怕得很。现在章邯顾不得我们,等哪一天想起我们带兵来攻打,到时候我可得跑了。”
“啊?那你可得带上我。”刘邦赶忙说道。
“放心,到了彭城我一定亲自举荐,凭借老兄你的本事,在楚国当一个上大夫还是绰绰有余的。”东阳宁君很是正经地跟刘邦说道。
闻言刘邦笑了笑:“那我可就不客气了。”
紧接着刘邦又跟东阳宁君闲聊了几句,感觉东阳宁君似乎已经放松了戒备,当下便道:“老兄,我现在有个想法,要是办好了,就算不成为一方诸侯,也能打出楚国的名头来。只是这个想法大胆的很,一般人听了肯定要吓得尿裤子,更别说跟着我一起干了。但我觉得你赶在章邯眼皮子底下驻军,也是个胆大的,就想着跟你说说,咱俩一起来干一票大的,你有兴趣没有?”
成为一方诸侯?难不成刘邦要让自己自立为王?这可不行。不过东阳宁君也没有驳斥刘邦,只是皱着眉头问道:“究竟是什么计划?”
看到东阳宁君没有直接应承下来,刘邦心里有些黯然。不过这激将法从来是小孩子过家家的套路,他也没想着直接就让东阳宁君答应自己。他说道:“你也知道,我是从泗水郡赶过来的。一路上绕道魏国,也遭遇过几次秦军。秦军果然了不得,士兵人人穿着铠甲,个个手握长矛。光是看那气势,就比我们手底下这些人要强不少。”
“什么?你竟然遭遇了秦军?难不成章邯要来打留城了?”东阳宁君一下子就紧张了起来。
“不不不,我看到的秦军都是朝着东部进军的,肯定来不了留城。”刘邦赶忙宽慰。
“哦!”东阳宁君这才放下心来,可是紧接着他便有了疑问:“不对呀,要是你遭遇了秦军,那秦军难道没有攻打你的部队吗?”
刘邦摇了摇头:“我也好奇这一件事情。秦军与我们遭遇,按道理说吃掉我这几千人是很轻松的事情,当时我遇见之后也吓得魂飞魄散。可谁想秦军根本理都没有理我,直接就错开走了。我想我的探子都看到秦军了,秦军的斥候肯定已经发现了我的部队,他们为什么不来把我给灭了呢?”
“是啊?为什么呢?”东阳宁君满是疑惑。
“这些天我一直在琢磨这件事,就在昨天来到留城之后,我突然就明白了。”刘邦说道:“一路而来,得知章邯攻赵而胜,攻韩而胜,攻魏也胜,攻齐也胜,这连战连身,着实把人吓得不轻。可是我转念一想,这短短一个月的时间,秦军在这四国境界上往来驰骋,四方皆战,这哪里是十五万人能够做到的事情。难不成秦军,竟然是有五十万人不成?”
“不可能!函谷关一战我是亲自经历的,秦军绝对只有十五万人。若是秦军有五十万人,我和手底下的兄弟们哪里能逃脱得走,早就被秦军给全歼了。”东阳宁君反驳道。
刘邦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呀。秦军有十五万人,这是咸阳发榜出来的消息。要是咸阳方面弄虚作假,故意隐瞒,也不可能瞒过所有的诸侯啊。大家都说秦军只有十五万恩,那秦军就只有十五万人,不可能再多了。可问题是秦军只有十五万人,怎么可能同时在六国边境上作战?”
“是啊,难不成这十五万人都长了翅膀不成?能飞来飞去?”东阳宁君自言自语地说道。
“对了,还真是!”刘邦一拍大腿说道。
东阳宁君吓了一跳:“你说什么对了?”
“就是长了翅膀。话说回来,你说秦军为什么见了我都懒得理会,反而直接行军呢?”
“为什么?”
“很显然,现在秦军看似战无不胜,实际上却是疲于应对。关东地区起义军恐怕有百万之众。章邯只有十五万人,如何能够将咱们这些起义军全数打败?所以这些秦军只能够想办法让起义军各自为战,不能联合,然后他再一一击破。然而即便如此,十五万人也实在有些捉襟见肘,章邯只能不断调拨部队,把十五万人当作五十万人来用,仿佛是妙手织锦,往来穿插。这中间要是稍有疏忽,便是万劫不复。所以我路上遇见的秦军,他们必然得到了上头的死命令,必须在某日某时之前抵达某地,一旦延迟必然是重罪。唯有如此,才能解释秦军遇见小股起义军却毫不理会的现象。”
“原来是如此。照你这么一说,这章邯也太厉害了。”东阳宁君情不自禁地赞叹道。
刘邦点了点头:“不得不说,这章邯确实厉害。远不是周文能够媲美的。但这并不代表我们没有机会打败章邯。”
“啊?”听到这这话东阳宁君仿佛想起了什么,站起来说道:“你刚才跟我说你有一个胆大的计划,不会就是要攻打章邯的部队吧!”
刘邦咧嘴一笑:“不错!”
东阳宁君看着刘邦,只觉得脚下一麻,想要劝刘邦什么却又劝不出来。于是乎又坐下了。
刘邦还没有说计划,他就开始酝酿言辞劝说刘邦打消这个念头。他想了想站起来,想要说章邯太厉害,咱们不要与之为敌。可是转念发觉刘邦比自己更清楚章邯的厉害。于是乎又坐了下去。
这边坐下又想要说自己的人太少不是章邯的对手,但站起来后又发现刘邦手底下的人更少。于是乎又坐了下去。
看到东阳宁君起起坐坐,刘邦知道东阳宁君心中必然掀起了波澜,当下也不再多说,只等着东阳宁君静静心神。东阳宁君这边再次坐下之后,转念一想却又发现,刘邦竟然对章邯如此熟悉,那说不准他的计划还真是可行的。
“你说。”东阳宁君伸手一请,满脸的郑重。
刘邦知道这才是考验自己的时候,当下说道:“东杨将军,不知道你可对陈留地区的秦军有什么了解?”
“只知道陈留这边留守的秦将叫做司马枿。”东阳宁君如实说道。
“据我分析,章邯现在已经转战齐国燕国地区,陈留地区所留的部队绝对不可能多了,顶多了也就是一万人。而我们现在手头有多少人?”
“我部下本有三万人,在留城驻守又不断收拢张楚国旧部,现在已经有五万余人。”东阳宁君隐约明白了刘邦的意思,把自己的情况说了一下。
刘邦道:“加上我手头的五千人,那就是小六万人了。拿这六万人攻打司马枿,你说是不是稳赢?”
“可要是陈留地区的秦军不是一万,而是五六万呢?”东阳宁君反问道。
刘邦深吸了一口气,说道:“确实也不排除这种可能性。但是我们不打,就永远不知道陈留地区有多少人。赵国魏国韩国都是被吓怕了,但实际一想,章邯哪里有那般恐怖。若是东杨将军信得过我,我们就直接攻击秦军驻扎的砀城!到时候打败秦军,章邯出关以来的第一次失败就是栽在我们手上,你想想到了那个时候,将军你将有何等的威望?”
东阳宁君仔细想了好久,还是摇了摇头:“刘兄,不是我胆小,实在是害怕。你不曾与秦军打过交代,不知道秦军的厉害。若是砀城之中真有五万秦军,那我手底下的兄弟肯定就都是有去无回了。”
刘邦看到东阳宁君如此不果断,当下咬牙说道:“好,既然如此,那我就为你刺探一下虚实。我先带兵去打,不论砀城之中有多少秦军,等我打完就清楚了,到时候摸清了司马枿的底细,你就可以放心打了吧?”
“刘兄,你要带着你那五千人去攻打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