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陷囹圄屈打成招
历史上总有些让人意料不到的小人物,在风云际会的年代里慢慢成长为参天大树,让所有曾经小觑他们的人赶到无比骇然。当初赵高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内室,负责始皇帝的饮食起居。因为伺候得舒服,于是得到了始皇帝的重用,可以批改一些不重要的奏章。当初在李斯的眼中,赵高不过是被他随意摆弄的棋子,在始皇帝眼中,赵高也不过是一个可怜的卑微的太监。但是现在,这个小太监竟然能够独掌大权,谋害名震天下的李斯,谁能够想到呢?话得从当初始皇帝血洗赵高全家说起。当初赵高在皇宫之中活得无比卑微,也从不曾有什么大的梦想,只想着得过且过,让自己的一家人过得舒坦也就罢了。但蒙毅的一封鞠举荐信,却使得赵高与李斯之间的关系被揭发出来,最后赵高全家被杀,而始皇帝独留下了赵高,让其继续侍奉自己。当初在始皇帝的眼中,这一举动还是对赵高的恩典,殊不知仇恨的种子已经使得赵高浑然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在此之后赵高开始对一切萌生恨意,对杀他全家的秦始皇,对揭发他的蒙毅,对利用他的李斯……所有这些人都是他的仇人。
复仇计划酝酿的实在是太久,从他帮助胡亥取得嬴政的宠溺之时便开始了。在所有人眼中,胡亥不过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在众公子之中是最不可能接替嬴政成为二世皇帝的人。但赵高最后成功了,沙丘事件之中他篡改遗诏,使得胡亥登基,且杀死了嬴政最信任倚重的扶苏和他几乎所有的儿女。赵高对嬴政的仇怨,算是了解了。
紧接着他囚禁了蒙恬,有逼迫地蒙毅自杀,最后蒙恬也惨死。对于蒙家的仇怨,他也算是报了。
最后剩下的仇人只有李斯了。
这一份仇恨,是赵高坚持活了这么多年唯一的理由,是他的信仰。灭族之仇,焉能不报?
沙丘政变之后没多久,胡亥登基,紧接着大泽乡起义,天下反秦之人揭竿而起,朝堂上下一片惶恐,李斯频频想要求见胡亥,请胡亥放松政法,大赦天下。赵高却雪藏胡亥,让李斯不得求见,便是旧时例行的新年朝宴,胡亥都不曾出面。随后赵高主动帮助李斯引荐,却每次都在胡亥在阿房宫中燕尔享乐的时候带李斯求见。久而久之,胡亥对李斯自然有了厌烦之心。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复仇的铺垫。
李斯每次见胡亥,都感觉到胡亥愈发暴躁的脾气,这让他心中越发的不安。有时候回到自家府上,每每想起沙丘政变,他心中都觉得愧疚。这大秦是他的心血,是他的荣誉,当初为了一己之私利,主导胡亥登基,竟然要毁了自己一生的心血!这让他痛心疾首。
李斯当然不甘心,觉得帮自己引荐的赵高有些问题。最后他与冯去疾约定好了,动用阿房宫中虎卫的关系,绕过赵高私自求见胡亥。
走过长廊曲径,一路吹着萧瑟的北风。即便冯去疾与李斯两个老头儿穿的结实,也依旧冻得瑟瑟发抖。可是见到胡亥的那一刻,发现这一次胡亥性情并不如以往一般紧张,他们只觉得春风拂面,异常温暖!他俩对视一眼,心有灵犀,当下知道果然是赵高的问题。
“二位老臣前来见朕,究竟有什么事情要说呢?”胡亥端坐在龙椅之上,淡淡地问道。久居深宫,在赵高的买哄之下虽不曾增长智谋,但终究有了些养气的功夫。此时此刻胡亥说话,竟然隐隐有一丝皇者威严。
李斯和冯去疾跪在地上,赶忙解释说道:“皇上,臣请奏大赦天下,更改刑法。”
胡亥闻言皱了皱眉头:“这事情你早就跟朕说过无数次了!朕已经告诉你,律法乃先皇所定,轻易不得更改。再者我大秦之所以能够打下江山,考得便是从商君入关以来定下的这些严苛律法。要改秦律,便是动摇国家根本。这些道理你难道不明白吗?”
这些话自然是赵高对胡亥说的,任何话听多了,总会信以为真,再听多一些,肯定会觉得不必真是,习以为常之后便是谎言也能成为信仰了。
听到这话李斯连连摇头,又要分说什么却听胡亥说道:“二位丞相要是还有什么事情便赶紧说了,要还是这些事情,那就不必开口了。朕有些倦了。”
李斯当即闭口,就在这个时候,冯去疾猛然站了起来,说道:“陛下,臣有话说!”
“嗯?冯大人还有什么话要讲!”胡亥问道。
李斯见冯去疾站了起来,哪里还不知道冯去疾要说赵高的事情。当下他摇了摇头,道:“还是我来说吧。”赵高现在权倾朝野,李斯害怕冯去疾这边说了,那边便会被李斯给害了。
看到李斯和冯去疾你来我往买官司,胡亥皱了皱眉头,有些不喜。他不喜欢这种被人瞒在鼓里的感觉。
李斯当即抱拳说道:“陛下,近一年来,陛下对我与冯去疾等当朝大臣疏远了许多。许多大臣整整一年都不曾见到陛下。满朝文武都实在难以理解,陛下为何不上早朝!还请陛下给臣等一个答复!”
李斯铁了心要问个明白,语气自然严肃狠厉了一些,这一下却把胡亥给吓住了。李斯给他的映像,还是当初那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自己能当上皇帝都是李斯的功劳,李斯要是真发货了,他自己也有些害怕。当下他木讷着不知道说什么。
李斯却继续说道:“臣听闻,当臣子的若是要疑惑自己的君王,那这个国家就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若是当妻子的怀疑他丈夫,那这个家就不得安稳!现如今有大臣帮助陛下决断朝堂大事儿,行事作风与陛下无异,这非常荒谬。臣等不能理解!”
他这么一说,胡亥自然知道这所谓的“大臣”正是赵高。胡亥道:“这有什么不好的?”
李斯沉声说道:“当初宋国子罕独掌宋国大权,不一年便杀了宋公自立为宋王。齐国的田常本事齐国封君,但是爵位之高,权力之大整个齐国都无人能够与之相比,最后田常杀了齐王,自立为王,自此齐国王族称田不称姜。这还不能够说明问题吗?现在那赵高便仿佛子罕和田常,劫持陛下于深宫之中,耳不能闻,目不能视,于朝堂大事一无所知,项羽过江杀王离而不问,这怎么能行?”
“这事儿朕知道。那,那王离手握十万大军,却为项羽两万人所虏,最后惨死军中,自是应当。项羽不过两万人,章邯很快便会灭之,有什么需要担心的?”胡亥有些结巴地解释道。显然这话也提前有人跟他说过。
李斯摇了摇头,一脸的失望,说道:“陛下,臣说的并不是这一件事情,臣要说的是赵高独掌大权,代替陛下决断朝政的事情。这赵高明显是要篡夺皇位,还请陛下下令,臣这边出宫擒了那贼人,杀之以慑天下。”
听到这话胡亥急的站了起来:“丞相大人万万不可,那赵高是朕的老师。自幼各个公子都有博士馆教习为之教授伦理法律,唯独朕不曾有专门的教习。赵高乃朕恩师,若不曾有他,朕不知道治理天下的道理,不明白如何当一个好皇帝。其思虑才智,当朝无人可比。朕深处宫中,本想倚仗您来操劳国事,但如今年年纪这么大了,朕又怎么敢麻烦你?只能依靠赵高了。于情于理,朕不用他,大秦臣子之中,还有谁朕可以依靠?也只有赵高了。”
李斯闻言连连摇头:“不然。赵高本来就是一个卑贱的下人,能懂什么道理?他贪得无厌,求利不止,地位权势仅次于陛下。但是陛下,他心中根本就没有我大秦。大秦六世君王孜孜不倦浴血而杀,至今才有大秦天下。赵高他根本不懂得这其中艰辛,也不懂得大秦天下的难得。他追求的只是自己无上的权利,但是这种个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总有一天,他会学习田常子罕等人,威胁到陛下,陛下一定要考虑清楚啊!”
胡亥此时心中已经一片惊慌,生怕李斯真的把赵高杀了。看着李斯脸上青筋暴跳的模样,他也不敢多反驳什么,只好说道:“朕好好想想,一定尽快给您答复!”
李斯还要多说什么,冯去疾却赶紧拉李斯的胳膊。李斯皱了皱眉头,叹气说道:“还请陛下深思,臣来日再来求见。”
等着离开胡亥寝宫之后,李斯问冯去疾道:“你干嘛拦着我,既然已经说出来了,何不索性说个痛快?”
冯去疾笑了笑,道:“李大人真不愧是我大秦第一等的才子,文章真是心口捏来,刚刚说的是真好。不过我看说的差不多就行了,真要是说的面红耳赤,到最后也不一定能够让陛下想明白。”
李斯闻言点了点头:“倒也是,明日你我再进宫来。”
……
李斯和冯去疾还以为自己这一番谏言不会引发什么后果,顶多了也就是胡亥生气骂他们两句而已。但事情的发展远远超出了他们两个人的预料。
李斯和冯去疾这边一走,胡亥立马慌里慌张地请人去传唤赵高。
赵高闻讯赶来之后看到胡亥着急跳脚的模样,心里也有些紧张,难不成他已经得知六国联军的事情了?不应该呀,这消息一直瞒得很好,他是怎么知道的?这下可糟了,我应该怎么解释才行?
可是不等着赵高说话,胡亥便赶忙上前说道:“赵高,刚刚李斯和冯去疾来见朕了!”
“李斯和冯去疾?”赵高也一愣,今儿李斯没有找他啊?“谁告诉他们陛下在此间居住的?”赵高赶忙问道。
胡亥道:“是护卫副统领传的话。”
闻言赵高眉头一皱,这李斯在阿房宫中果然还是有人,他赶忙问道:“丞相他说了些什么?”
“大事不好了你知道不知道,李斯他要杀你!”胡亥十分担心。
“杀我?”赵高也吓了一跳:“为什么?”
胡亥于是乎赶忙把刚才李斯跟他说的话与赵高又复述了一遍。赵高闻言当即沉吟起来,也不说话。
胡亥便道:“你怎么还能沉得住气?要不,你赶紧跑吧!”胡亥对李斯还是十分敬畏的,在他心中,李斯实在是不可对抗的人物。
赵高听到这话心里一笑,胡亥现在竟然根本不知道他皇帝身份究竟有多么得崇高。当然,他不敢笑出来。他不仅没笑,反倒一脸哀戚,道:“臣往哪里跑?李斯这是贼喊捉贼啊?大秦朝堂之上,权柄最大威望最高的不是他李斯是谁?田常子罕之流,正是他李斯啊!现在朝堂之上,李斯唯独忌惮臣一人,臣若是走了,李斯肯定会像田常子罕一般威胁到陛下。到时候陛下可怎么办啊?”
一招溜溜球,甚是高明,也亏得他赵高一下子便能想出来,反给李斯泼了脏水。
闻言胡亥立马恍然大悟,是呀!能像田常子罕一般把持朝政的,不正是他李斯本人吗?
“那该怎么办?”胡亥也有些慌了?
“陛下,您乃一国之君,但凡是您下令,谁人敢不从,何不让臣捉拿了那李斯,言行拷问,必叫他如实交代。”赵高心一狠说道。
胡亥闻言先是吓了一跳,道:“这能行吗?你能抓得了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