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定陶会宿命决战
然而秦军不是吃素的。看到陈馀带着大队人马开始撤退之后,董翳和司马欣哪里还不知道章邯已经在邯郸偷袭得手,当下便兵分二路夹击陈馀。根据陈馀的逃跑路线,秦将很快便分析出了他的去向是巨鹿城,所以秦军提前便围困住了巨鹿城。陈馀还没有来得及进入巨鹿,巨鹿城已经被围城了铁桶。董翳和司马欣并没有攻城经验,而陈馀和张耳一个城外一个城内也形成了援与救互补的态势。董翳和司马欣不敢轻举妄动,只等着章邯回来之后带领他们开始最后的冲杀以灭亡赵国。
顺利攻克城防重重的邯郸之后,章邯心中并没有十分激动,相反,他还有些恼怒。
在李良这个向导的带领之下,他的偷袭可以说是完美无缺。但在这种情况下,张耳却依旧能够带领赵歇离开,这让他心中十分震惊。
因为忌惮赵国各地的城防,为了避免以后赵地有人作乱这些城防成为秦军平反的阻碍,他便下令将邯郸城周边的城防全部拆除。然而拆除城防的活动刚刚开始,他便觉得这邯郸城本身就是处处机关暗淡极便于防守的工事,于是乎他下令直接将邯郸城百姓全都迁徙到河内,然后将整个邯郸夷为平地。毁了邯郸之后,章邯这才调转马头,南下与董翳蒋欣等人汇合。
照目前的情形来看,章邯已经顺利地完成了平定关外造反的绝大多数任务,秦国的胜利似乎已经近在眼前了。然而历史上从来不曾有一帆风顺的事情,任何进城总会在接近尾声眼看胜利的时候横生波澜。
章邯还没有来到巨鹿城合围张耳,便突然收到战报,说项梁已经挥兵北上,且李由已经战死。这个消息对于章邯而言简直是难以置信,关外起义军虽然众多,但是没有人能够战胜大秦帝国,这是章邯心中牢不可破的信念,而此时此刻,理由却突然战死了,这让他心中十分惶恐。
章邯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带领五万秦军冲杀战无不胜,全是李斯多年提携的原因。早在嬴政在位之时,李斯便向嬴政极力推荐紧章邯担任三军统帅。李斯对于张耳,有知遇之恩,章邯心中一直十分感激李斯。但战报之上却显示李斯的儿子李由战死了,这让章邯有些难以相信,是谁竟然能够杀死李由?
等着与董翳司马欣等人联合之后,李斯的私信也从咸阳城送到了巨鹿城外。
“老夫年过七十,却经白发人送黑发人之痛,请章将军为老夫雪耻,为大秦雪耻,奉项梁人头与邯郸以彰大秦之威严!”
章邯能够感受到丞相李斯心中的悲痛,他自己心中也有些不好受。若是没有李斯,他根本不可能从咸阳少府成为五十万大军的主将,此时李斯来信叫他诛灭项梁,他根本没有拒绝的理由。只是现在赵国刚刚被灭了国都,正是乘机一举歼灭赵国的大好时机,若是南下进攻项梁,那么赵国的张耳和陈馀很有可能重整旗鼓。
“将军,那项梁接连攻破了许多城池,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董翳和司马欣在听闻南方的战报之后心中也有些迷茫,指望着章邯给一个主意。
章邯沉默良久,说道:“这项梁真是不知死活,既然他要前来送死,那便先灭了楚国,回国头来再收拾张耳和陈馀。”
“那现在我们就要撤军吗?”董翳有些不甘心地说道。想在好不容易才把邯郸给攻破,张耳已经被围困在巨鹿城中,若是此时撤军,让张耳和陈馀合兵一处,那日后想要消灭赵国,有会增添许些麻烦。
章邯道:“这倒不必,你们两个人依旧围困巨鹿,料想张耳和陈馀也没有项梁那么大的胆子,即便有,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我率领五万人先行南下,等着打败项梁之后再回头收拾赵国。”听到章邯这么安排,董翳和司马欣心中稍微安定一些。他们对章邯的安排并没有任何不满,并不觉得分兵两处有什么不妥,章邯既然南下,那项梁必败无疑。
……
很快,章邯便南下与王离会面,而王离此时竟然已经失守东阿城。见到章邯之后王离无比自责,跪地说道:“章将军,是末将指挥失礼,还请将军责罚。”
章邯摇了摇头:“王将军快快请起,胜败乃兵家常事,何必耿耿于怀。只是不知道这项梁是何等人物,是如何将李由将军杀死,又是如何攻破东阿的?”
“您有所不知,原本李由将军是驻守荥阳的。荥阳为我大秦粮仓,其中储藏着无数粮草辎重,十分重要。李由将军以为楚军既然直接北上,声势又如此浩大,必然对荥阳势在必得,便悄悄将荥阳城中的粮草转移道了雍丘。却不想这消息却被楚军知道了,楚军将领项羽和刘邦二人偷袭雍丘。得知消息之后理由将军赶忙前往雍丘支援,仓促之下根本来不及调动大队人马,最后他战死雍丘。而我本驻守东阿,听闻雍丘有难,便想着前往支援,谁知道项梁却趁机占领了董愕。唉,是末将疏忽大意了。”王离解释说道。
听王离说完这些,章邯恍然大悟,原来是一个小小的雍丘使得李由丧命的。李由移花接木暗中转移粮草辎重的想法不可谓不巧妙。作为李斯的儿子,李由心性稳重,虽然稳守荥阳,却已经做好了荥阳失守的准备。只可怜功亏一篑,叫楚军抓住了机会。章邯眉头一皱,说道:“这项梁倒是一个能人,竟然能抓住这样的机会攻破东阿。项羽刘邦这两个人也不简单,竟然能够查探道李由将军的隐秘部署,看来这楚军不简单啊。”
说道这里,章邯握紧了拳头。在关外打仗数个月,从来没有遇见过正儿八经的对手,此时看来,这项梁倒是个人物。他没有丁点儿的畏惧,反倒是稍微有些兴奋。
“现在楚军驻扎在何处?”章邯问道。
王离赶忙说道:“在定陶!”
“他们能够探知李由将军的安排,必然是雍丘城中出了内奸。来而不往非礼也,我们也派出一百个精明的,乔装打扮前往定陶打探消息。”章邯说道。
“打探什么消息?”王离有些不明白,现在章邯既然已经到来,当面锣对面鼓直接与楚军厮杀便是,何必弄这些虚招。
章邯说道:“这项梁是项燕之后,自幼苦读兵书,不能与陈胜吴广等莽夫并列,更不能把他当成张耳陈馀这些个书生。要打探的消息,自然是他们的粮草辎重堆积在何处,他们下一步又打算攻打那个城池,他们的将领都是谁……一切与楚军有关的消息,都需要打探。既然东阿已经失守,我们不妨直接来一个退避三舍,先给项梁一个错觉,让他以为我们秦军已经害怕了。”不过是须臾间,章邯便已经定下了对付项梁的计策。
“退避三舍?”王离闻言有些吃惊。这退避三舍是春秋时期晋国与楚国争斗时的典故,只是当初晋国宋国实力相差仿佛,晋文公才会退避三舍。此时秦军军力强大无比,何必要害怕楚军呢?
“不错,看看荥阳那边还剩下多少人马,全都收拢到一处,我们即刻撤军。”章邯没有理会王离言语中吃惊不解的语气,直接吩咐道。
王离刚刚打了败仗,也不好意思反驳章邯,当下点了点头:“是!”
……
章邯之所以撤军,便是一个欲擒故纵的意思,想要让项梁以为秦军不堪一击而莽撞进攻。但其实不用章邯这么做,项梁便已经有些骄傲轻敌了。
在楚军刚刚进入中原的时候,项梁还有些害怕秦军,他的想法是让回到邶城的田荣出动齐国的兵马从东面进攻秦军,自己则从南面进攻秦军,如此一来,楚国赵国和齐国便对秦军形成了三面夹击的态势。但是田荣根本不听从项梁的安排,一来是田荣和他的兄长田儋曾经亲自见识过章邯的厉害,他的兄长田儋更是惨死在秦军的手下,所以他对章邯无比忌惮。另外一方面的原因,则是他依旧对齐国王族田假自立为齐王的事情耿耿于怀。这一次田儋在与秦军对战之中失败,齐国的王族可以自立为王,而且众大臣也都拥护他,那么下一次他的侄儿死了以后,齐国的旧王族依旧可能取而代之。齐国旧王族一日不死,他这一支族人便不可能坐稳齐王的位置,所以他要求项梁必须要杀死投奔楚国的田假,而赵国则需要杀死投奔他们的田角和田间。
田假等人是齐国正儿八经的王族,当初他们的父亲田建被嬴政饿死在松树林中,引发了关外百姓的同情,使得田假等人在关外百姓心中有很高的威望。既然田假前来投奔于项梁,项梁怎么可能杀掉这样有助于他获取百姓认可的关键人物呢?
项梁明白的道理,张耳自然也清楚。所以楚国和赵国都不愿意杀死田建的后人,田荣抓着这个理由不放,一直不愿意出兵。项梁无可奈何,只好独自作战,谁料到他竟然连战连胜。
亢父、城阳、雍丘、东阿……
这些都是有正规的秦军驻守的城池,他攻一个破一个,很快便打到了中原腹地定陶。
原本他军队之中有一大部分人都是张楚国的旧部,作为中原人,他们对于楚国并没有很强的归属感。但是项链连战连胜之后,他们自己也十分骄傲现在的战果。原本在张楚国的时候,他们跟着周文吕臣等人打仗,只是攻克一些个没有秦军驻守的空城,但是项梁打败的,都是秦国的名将。王翦的儿子王离,李斯的儿子李由,这些人可都是响当当的大人物,竟然都败在了项梁的手下,这还了得?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项梁在军队之中的威望达到了一个极致。所有的将领,参将副将对他都是言听计从。
项梁自己也十分的高兴,脸上的笑容从来不曾消失过。这让前来督军的三闾大夫宋义心中十分的不满。
“诸位同僚,听闻章邯已经率领增援部队前来,诸位害怕不害怕!”项梁大声问道。
“有项将军在,章邯必败无疑,我等何惧有之?”刘邦当下说道,他说完,打仗之中的人都纷纷附和。
项梁哈哈大笑,说道:“不错,章邯他在关外逞凶多时,也是时候让他见识一下我的厉害了。这一次,我便要打败章邯不败的神话,叫他知道我们楚军的厉害。”
宋义脸色古怪,当下说道:“项将军,秦军兵力众多,万万不可以因为打了几个胜仗就自以为是,掉以轻心啊。”
听到宋义这么说,原本心情极为高兴的项梁一下子拉下了脸。这督军的宋义仗着是楚怀王芈心的心腹,说话总是阴阳怪气的,总是扫自己的兴致,项梁对他早就有些不满意了。
项梁的侄子项羽当下便忍不住说道:“你说的什么狗屁话?”
项梁不等着项羽说完,赶忙站起来说道:“项羽,你怎么跟宋大人说话呢?”
大帐之中,当着诸位将领的面,项羽自然不敢顶撞项梁,当下咽了一口气做了下去。
项梁冲着宋义笑了笑说道:“宋大人说的是,我是有些自满了。此时秦军人多势众,我们楚军确实没有占到多大的便宜,依我看来,还是得联系齐国的军队与我们一起攻打章邯,才有可能成功。但是齐国的田荣却一直不出兵,这让我们很被动。宋大人,您是三闾大夫,在楚国威望无比,不如您亲自出使齐国,请田荣出兵相助,看在您的面子上,齐王一定会答应的。”
宋义听着项梁开始的好话心中还有些舒坦,但听到后来他便有些吃惊了:“我是来督军的,怎么……”
“诸位将领以为我如此安排妥当与否?”不等着宋义说完,项梁便转头看向大营之中的众位参将询问意见。
大家当即都说道:“项将军所言甚是,齐国确实应该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