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不听谏陈胜称王 - 破阵子 - 雪如尘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破阵子 >

第四十四章不听谏陈胜称王

田儋自立为王之后,立马便派人通知了周文。周文将消息通报给陈胜之后,陈胜立马便震惊了。自从大泽乡起义以来,他享受着无上的荣耀,但凡是见到他的人对他都无比钦佩,这让他以为暴起反抗秦朝是一件极为了不起的事情,而能够做出这样事情的人只有自己这种大勇之人。他没有想到竟然会有人跟他一般暴起反秦,而这个人还直接自立为王了。在三路分兵之后,陈地陆陆续续又接纳了一大批士兵。夏日的阳光灼灼照射在大地之上,营长之中蒸腾着水汽。氤氲的水汽使得陈胜的视线有些模糊,眼前的一切真实而又模糊,让他心中一片茫然。

“陈将军,我看还是以反秦大计为要。此时秦国的军队还没有出马,我们不能掉以轻心,秦国是虎狼之国,我们应该团结一切反秦的力量,先推翻秦朝再说。”张耳看到陈胜闷闷不乐的样子,以为陈胜是恼怒田儋与自己作对,便出言劝解到。

但是陈胜此时心中想着的并不是狄县之战的成败,而是关于自己是否也应该自立为王的事情。当初在三川郡的时候,他在鱼腹之中藏书说“大楚兴,陈胜王”,大楚兴只不过是一个幌子,他真正想要说的话是最后那一句“陈胜王”。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一句话是他最果敢的自白,这一句自白之后藏着的是一颗对“王侯将相”极度渴望的心。在陈胜眼中,反秦已经不是他最关心的问题了,此时源源不断来投奔他的士兵、名士、土匪或者将领,都在不断增加他称王的筹码。但是陈胜是一个极为理性的人,他一直压抑着自己心中的这一股子欲望,所以他一直没有称王。但是田儋称王之后,他有些等不下去了。

称王还是不称王?

若是称王之后所有人都觉得自己不够资格怎么办?要是因为称王而导致跟自己一起造反的百姓都疏远他怎么办?若是自己一旦称王连现在的将军位置都保不住了怎么办?

可要是不成王,自己难道要向田儋这样的人俯首称臣吗?秦朝灭亡之后自己难道就是一个将军吗?要是再有人称王而自己却是一个将军,百姓们会不会都投靠向其他王而不是自己这个将军呢?

陈胜皱着眉头,脑袋中的思绪想要断而断不了,茫茫然一片不知道应该从哪里找出一个头绪来。

张耳跟他谏言之后,他茫然回头:“嗯?你说什么?”

“将军,我的意见是直接让周文撤兵吧,此时不应该与田儋这样的反秦势力作对。”张耳说道。

陈胜点了点头:“嗯,你说的对,那就让周文回来吧。”

张耳没想到陈胜竟然这么好说话,当下赶忙说道:“那我现在就去起草军令?”

陈胜点了点头:“有劳先生了。”

张耳笑了笑,没有多说,一拱手便要转身离开。但是他没有走出去几步,陈胜便又突然喊道:“张先生!”

脚步戛然而止,张耳回头看向陈胜,笑着问道:“将军还有什么要吩咐的吗?”

陈胜长出了一口气,他心中那种称王的欲望实在是再也遮掩不了,非要说出来才痛快。他看向张耳问道:“张先生,陈胜有一件事情想要请教一下您。”

张耳十分敦厚,能够跟刘邦这样的人交成好朋友,这人一定不是一个吝啬自傲的家伙。他笑道:“将军客气了,有话但讲无妨,张耳肝脑涂地,为将军所谋划。”

“你说,我现在能不能跟田儋一样自立为王呢?”陈胜一脸的焦虑,十分真诚的问道。

张耳闻言立马咧嘴,越笑嘴咧的越大,虽然没有发出什么笑声,但是边笑却忍不住边摇起头来。

看到张耳这个表情,陈胜皱了皱眉头:“先生为何发笑?又为何摇头?是讥讽陈胜不自量力吗?”陈胜他其实是自卑的,在看到张耳这个表情之后,第一反应便是觉得张耳在笑话自己。

张耳却说道:“陈将军,我等您这个问题已经等了很久了。”

“先生早就料到我要称王的打算了?”陈胜惊讶地问道。

“这是自然!”张耳自信地说道,紧接着张耳又继续说道:“当今天下,已然是乱世了。秦统一天下之后横行霸道,肆无忌惮,灭绝了六国的江山社稷,又将六国王族皆屠杀之,断人子孙后代。如此也便罢了,然而嬴政贪得无厌,对百姓更加残忍,好大喜功,穷尽民力,搜罗天下之财赋为一人所用,而二世皇帝胡亥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天下苦秦久矣!陈将军在如此时刻,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为天下诛秦,此大勇大义之人,功绩已然昭昭。如此,自然可以立王!”

陈胜闻言立马眉开眼笑:“您是说我可以自立为王?”

张耳却摇了摇头,说道:“陈将军且听臣将话说完。将军如今自立为王,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我却不建议将军此时称王。”

“哦?既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为什么又不能够呢?”陈胜不解地问道。

张耳心中早已经有了算计,当下说道:“将军,您揭竿而起,起兵诛秦,这是为天下公。百姓都以为您是在为天下人伸张正义,以为您心底无私一心为公,固然这些日子来有源源不断的人前来投奔您,可是此时秦尚且未灭,您却自立为王,这让天下人如何作想?大家必然以为陈将军之所以起兵,就是为了自己称王罢了,完全是为了私心!如此一来,还有谁愿意跟您一起诛杀暴秦呢?还有谁愿意来投奔您呢?”

张耳说道激动处,上前一步拉着陈胜的手说道:“将军,先天下王者必亡,后天下王者为皇!如今之计,绝对不能称王,而应该同时采取两步错事。第一,不要再分兵鏖战,而应该集合全部力量,直接引兵西进,打入函谷关、与秦军苦战厮杀之后占领咸阳城。第二,在引兵西进的同时,应该派人联系六国王族亡人,让他们各自复国,这些人,便都是秦国的敌人,都是反秦的力量。如此一来,各地皆为秦国敌,秦纵然有百万雄师,也不可能一口气灭掉全部反秦势力,各地县城皆无守兵,四野之上全无战争,秦国便算是灭亡了。到时候将军占据咸阳城,便可以分封诸侯,号令天下,天下即为陈矣!如此,帝业可成!”

不得不说,张耳此时的计策,确实是相当高明的。当初周不过是黄河北岸一处小部落,趁着商纣王与西戎征战之时直接占领镐京自立为王,随后分封天下,得周朝六百年帝业,这便是成功的先例。此时此刻,陈胜的处境与周武王姬发是一模一样。姬发当时是各个部落当中最不起眼的,陈胜此时也是各路起义军中唯一一个没有王族身份而打着楚国幌子的。当时纣王无道,此时秦国无道,历史在这一刻似乎是重合了。而周朝之所以能够成就六百年的帝业,最要紧的便是周公姬旦所提出的分封制。他给各路诸侯封王,使得各路诸侯平白无故便得了崇高的地位,大家便对他俯首称臣了。秦末的这一段历史若是按照张耳的计划走下去,便与商末的历史重合了。

但是陈胜听到张耳的话之后,却皱起了眉头。

张耳的畅想确实极为美好的,但问题在于,此时的秦国与当时的商朝一模一样吗?显然不是的,商朝之所以灭亡,很大的原因在于被西戎与姬发前后夹击。姬发之所以能够成功,在于趁火打劫这四个字。但此时秦国全无外患,而且有雄兵在手,随时可能有大股部队走出函谷关。陈胜自己知道自己所率领的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如何能够与秦国的正规军队所抗衡呢?

但是张耳的构想实在是太好了,占据咸阳城之后分封天下,到时候六国复国而自己则是最为尊贵的天子,这样的局面真是最好的局面了,到那个时候他不光是一个王,更是一个皇帝!

又矛盾起来了。打不过秦国虎狼之势的忧虑和打赢秦国虎狼之势的好处都在陈胜心中反复择选,让他又纠结了起来。

良久,他点了点头:“张先生说的有道理。”

自从来到陈胜的营帐之后,陈胜对待张耳一直是极为尊敬的,这让张耳对陈胜也十分的忠心,此时听到陈胜直接认可了他的意见,他心中隐隐还有意思激动,觉得陈胜是一个英明的领袖。他也没有注意到陈胜踌躇的模样,只是觉得陈胜这就是正常思虑的表情。

“那将军,我就先走了。”张耳跟陈胜说道。

陈胜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看着张耳一步步离开,陈胜慢慢眯起了眼睛。

……

月亮渐渐升起来了,陈胜却迟迟不能够睡下去。原本押着徭役一起赶赴咸阳的时候,每天晚上和吴广一起挤在一个狭小的帐篷之中,他还能够安稳的入睡。那个时候他是清醒而冷静的。但是现在,他已经变了。

从一个一无是处什么都没有的小小的贫民,一跃而成为数万人称颂的大将军,原本让他仰望的旧国王子现在都在他手底下扶手称臣,这让他的心态一下子炸开了。

躺在床上就像是烙饼一般,反过来翻过去,怎么也睡不着,脑袋里想的还是那么一件事情——我究竟能不能够称王?焦虑之中的他几乎忘记了白天张耳跟他说过的所有话,心中只记得张耳劝他不要称王。但是他不甘心,那股子压抑不住的欲望在煎熬着他,刺激着他,让他痛苦,让他难受。

第二天,陈胜早早就醒来了,或者说昨天一晚上他根本就没有睡觉。

醒来之后他躺在床上,脑子里思虑的还是再找谁问一问这个主意。

“张耳虽然是个名士,但他的主意并不一定作准。秦人凶悍,想要攻破函谷关谈何容易?”

“这件事情恐怕不简单,吴广不再,不然可以跟他商量一下的。”

“这田儋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家伙,竟然赶在我前面称王了,真是气死人了!”

陈胜正在喃喃自语,却见一抹阳光直接照了进来,帐篷里顿时一亮。陈胜眼睛一痛,等着当着光看向门口的时候,发现是自己的阳城同伴邵骚。邵骚突然走进来,让陈胜吓了一跳。他刚刚自言自语的都是心里话,要是这邵骚听到了出去外面随便乱说,让人知道自己想要称王,那肯定会有人笑话自己的。任何骄傲的人内心都会有一种外人不知道的自卑,常人难以理解的猜疑与忌惮全都是来自于那种自卑。

“你干什么呢?”陈胜瞪大了眼睛,一脸怒气地问邵骚说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