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谜宝藏系列之二通天之塔(下)》(3) - 秘宝局中局:绝境探险小说 - 二郎神犬马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第一百六十九章《谜宝藏系列之二通天之塔(下)》(3)

爷爷的信

信的开头写着:方舟,我亲爱的孙儿。写信人居然是爷爷。我忍不住看了罗素一眼,后者意味深长地冲我点点头,示意我继续读下去。

信的内容只有简短的一段。

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我已经不在人世了。原谅爷爷的不辞而别。爷爷老了,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自己的夙愿,但我很庆幸自己将一族的秘密传给了你。相信你可以继续爷爷未完的事业,找到所有谜团的终极答案。因为我教给你的不仅是一种文字,还是一把可以改变人类历史的钥匙,只有你,才是使用这把钥匙的最佳人选。

我将这段文字读了一遍又一遍,不仅没看出什么来,心中的疑惑反而越来越多。什么改变人类的历史,什么最好的人选,爷爷未了的夙愿又是什么?还有,这封信真是爷爷写的吗?信上的内容真是他本人的意愿吗?

“我爷爷他…”我欲言又止,想问出爷爷安葬的地方,谁知罗素居然说了一句令我瞠目结舌的话。

“你的爷爷,就是希德尔公司的前任副总。”

“什么!”虽然我早就怀疑爷爷和希德尔公司有关系,可怎么也想不到他会是公司高层。

“所以,宋方舟,你应该和公司合作,继续他未完的研究。”罗素有些为难地说:“原谅我的手下在台台尔石窟对你不敬,但把你关起来并不是我本人的意思,你也知道,组织的规模太大,即便是我这个老板也有很多无法触及的地方,用你们中国人的话来说,这叫天高皇帝远。”

“那杀死包子呢?也不是你的本意?”我冷笑一声。

“包子?”罗素显然没反应过来,墨镜男立即上前一步,用英语向他解释了几句,罗素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个人,我还真没太在意。宋方舟,你认为我会指示手下去杀一个连名字都记不住的人吗?”

罗素的傲慢让我气愤,但我不得不承认,他的话也有道理,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罗素拍拍我的肩膀:“算了,也许这又是我那些手下在自作主张。我明告诉你吧,希德尔公司的组织结构非常繁杂,已经形成了类似机械化的系统,就算我这个老板突然消失了,公司的运作也不成问题。”

说到这里,他走到我跟前,若有深意地说:“不过,如果公司没有你,就一定会瘫痪。”

“为什么?”我惊呆了。

“因为希德尔公司成立的原因和终极目的,都在神秘的阿尔泰山之中,而你,正如你爷爷所说,掌握着揭开一切谜团的钥匙。”

“爷爷究竟在做什么事?为什么要教我秃顶族的文字?”我愣愣地说。

“你爷爷从事的事业,和一个巨大的秘密有关,至于他为什么选择了你而不是你父亲,答案只有他自己知道。”罗素耸耸肩膀,对我做了一个拥抱的姿势:“宋方舟,欢迎回到公司,这里才是你的家。”

我没想到罗素会来这一手,下意识后退了几步:“这么有钱的家,我可高攀不上。”

罗素笑着摇摇头说:“我就知道你会是这个反应,和你爷爷一摸一样。”他停顿一下,继续输:“不够,如果你知道他所做的事,也许会改变对我的看法。”

说到这里,他朝一旁墨镜男挥挥手:“里维,让冯教授进来。”

我这才知道墨镜男名叫里维。他点点头,转身出去,很快就领着一个身穿白大褂的矮个男子进来,这人身材瘦小,鼻子上架着一副和脸型极不相称的黑框眼镜,腋窝下夹着一台笔记本电脑,有点儿卡通人物的味道,看样子,他就是罗素口中的冯教授。

里维很快调试好投影仪,拉下卷帘式的投影布,冯教授打开笔记本,调出了一些图片。这期间,我非常不自在地坐在一边,总觉得这群人太过兴师动众,反正就我一个听众,至于吗?

很快,投影布上出现了一幅图片,看上去应该是根非常怪异的石柱,石柱上端分出两个椭圆形,看形状像是一对头颅,但上面没有五官,只有几条简略的横线,圆形下方刻着一个双圆符号,两个圆之间用无数线条相连,呈发散状,晃眼看去就像一个瞳孔缩小后的眼球。

我皱皱眉头,完全看不出名堂。紧接着,图片又换了一张,同样是一根石柱,柱面呈凹陷的弧形,上端刻着一张古怪的脸孔,这张脸同样五官不明,只在眼睛和嘴的位置刻了三个圆圈,两条弧线从眼角位置划过,一直延伸到下巴位置。

里维用征询的眼神看看我,我冲他直摇头,示意自己什么也没看明白。就这样,画面翻去了十页,我则摇了十次头,电脑后的冯教授发出一声轻叹,罗素却坐在老板椅上,悠闲自得地抽着烟。

终于,冯教授忍不住了,率先打破沉默说:“看样子这个人什么都不知道。”

他说的是也是中文,但跟罗素和里维不同,是带着点儿京腔的普通话,我一听就知道他是个中国人。赶忙问:“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冯教授用询问的眼神看了罗素一眼,后者做了个手势,示意他告诉我。

“这是卡兹明石神柱,听说过吗?”冯教授的语气非常傲慢,言下之意就是:你小子什么都不懂,还敢坐在这儿?

我一听就来气,想起吕方阳之前对我提到过的卡兹明文明,立即挺直腰板儿说:“当然听说过,听说卡兹明石神柱和鹿石有关联。”

我只是从吕方阳说过的一堆话里随便检了一句,想敷衍了事,其实这也不过是吕方阳的猜测,谁知冯教授和里维听后反应之强烈,居然同时叫起来:“你怎么知道?”

后来我才知道,希德尔公司的人为了探寻卡兹明石神柱之谜,曾做过大量艰苦卓越的研究调查,还因此远赴山势险峻的萨彦岭,以牺牲两名研究人员为代价才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卡兹明文化遗址和远在阿尔泰山的鹿石有着莫大的关联。没想到,他们千辛万苦获得的信息居然被我一语道破,也难怪冯教授会突然跳起来。

冯教授过了很久才镇定下来,赶忙关掉图片,打开另外一个ppt文档,这个文档同样是图片,只是和刚才那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石柱不同,我还真从这些图片上发现了些许端倪。

图片是一卷古旧的羊皮卷,羊皮卷很长,上面记载着一种古老的文字和图画。文字我肯定是不认识的,但图画非常简洁明了,主要以祭祀场景为主,风格有点像我多次见过的岩画,所有画面都由粗陋的点和线组成,第一张图片,应该是羊皮卷的最左端。

“这是一张挖掘于阿巴坎河流域的羊皮卷,从年代判断,应该属于塔兹明文化范畴。”冯教授解释说。

图片继续,第二张是图片的中间部分,同样是古老的文字和图画,没什么新意,我摇摇头,发出一声不耐烦的叹息。冯教授赶忙又换了一张,我的惊异也是从这张图片开始的。

同样是那张羊皮卷,上面的文字和图画却突然发生了变化,图片变成了彩色,画面也被勾勒出了各种线条,文字则复杂了许多,看如果仔细辨认,会发现和之前的文字属于同一种,只不过字体变化更加丰富了,看上去和之前那些粗陋的岩画画派应该相隔了很长一段时间。

“你说,图片和文字产生这么大的飞跃,需要多长时间?”一旁的冯教授忍不住了。

我摸摸脑袋:“少说几百上千年吧,这可不是单改变字体和画风那么简单,应该是意识形态的改变。”

“你说得没错,文字和图画向来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状况,羊皮卷的前半部分文字粗糙,画风简陋,可到了中后段,却突然变得丰富多彩,别说画风精湛了许多,就连文笔都变得生动不少。一开始,我和你的感觉一样,也认为前后画法的改变花了几百上千年的时间,可经过碳十四测定,”冯教授停顿一下,用难以置信的眼神说:“这两种风格之间的时间差,不超过一百年。”

“那会不会前后负责记录的人不一样,之前那些人的文化水平太低了?”我糊里糊涂地问。

“不会,”冯教授说:“上面的文字已经被我们破译,应该是一种祭祀文字,有资格在上面写字和作画的人不是国王就是萨满,在部族中拥有极高的地位,虽然前后书写的人不同,但差距不应该这么大。”

“啊?”我的大脑有一瞬间卡壳,这是脑子里信息超负荷后出现故障的表现,爷爷教我秃顶族文字的原因还不知道,现在又多了些莫名其妙的问题,也难怪我云里雾里。冯教授却十分激动,他深呼吸一口气,看样子要说到正题了。

“试想,这么短的时间里,人类的智能怎么可能有如此巨大的飞跃?一开始我百思不得其解,查阅了大量资料后,我突然找到一条信息:法国人类金银研究基金会的金·塞迪奥克博士及其研究小组曾做过一项调查,他们在对世界各地的人类dna和基因结构进行研究之后得出惊人结论:在大约1000多年前,人类基因曾突然改变,并增加了一个重要的‘基因信息包’,从而使人类的智能显著提高。”

我睁大了眼睛,冯教授所说的话显然已经超过了我的理解范围。

“像这种基因突变的例子还有很多,”冯教授说:“5.3亿年前,地球上的所有动物曾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它们在‘寒武纪声名大爆发’时迅速起源,几乎是没有任何先兆的出现在了地球上。不管这些物种是如何产生的,有一点可以肯定,它们绝不是进化来的。”

冯教授望着呆若木鸡的我,继续说:“在距今20万年-5万年前的早期智人阶段,人类的智慧和文明有了奇迹般的飞跃发展,但直到现在,全世界也找不到这一飞跃发展的充足考古证据,被称为‘考古学文明断裂带’。还有,”冯教授用中指扶了扶眼睛,每说到激动处,他就会有这个动作:“公元前五百年左右被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称作‘轴心时代’,在这个阶段不仅涌现出了世界七大奇迹,还同时出现苏格拉底,柏拉图,以色列的犹太教先知,印度的释迦摩尼,中国的孔子和老子这样一批人,他们的智慧大大超出了当时的时代。直到2500多年后的现在,人类的文化依旧深受这群人的影响。他们成了人类思想的轴心,千百年来,人类一直依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智慧生存。毫无疑问,在这一阶段,这些同时产生的圣人们有了一次奇迹般的精神飞跃,‘轴心时代’成了一条划时代的分界线。但是,这种精神飞跃究竟从何而来?我们看不到逐渐进化的踪影,‘轴心时代’就像人文界的‘寒武纪大爆发’,出现得迅速而突然。”

我懵懂地点了点头,虽然我从来没考虑过有关人类起源的问题,但冯教授的叙述还算通俗易懂,我听了半天,总算明白了一点: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真是漏洞百出。

“我想,即便是最出色的小说家,也编造不出如此耸人听闻的桥段。”沉默已久的罗素终于说话了:“达尔文和全世界开了一个玩笑,所谓的生物进化论根本就是一场骗局,就他所在的时代,能找出来支持进化论的证据实在不足以解释人类的发展进程,可他却堂而皇之的出书立传,欺骗了一代又一代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