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参加诗会 - 盛世商姬 - 轻腰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盛世商姬 >

第三十章参加诗会

原来谢辞几人远远过来的时候,便听见二女争执,谢辞本有些担心段灵儿会吃亏,脚步不自觉地加快了些,但听到后面心里的大石便放下了。这段家九姑娘,是个顶聪明的。

贤王冷眼看着柳氏兄妹,楚王自然也面色不善。

他们都是太傅教导过的人,即使知道自己和百姓之间是天与地的差别,但也从未有这样横行霸道的时候,这柳家姑娘却做出了这番做派,看上去还好似京城贵门连带着皇族都是这般欺压百姓的。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此欺压良民,落人口舌,简直不是一个高门贵族的闺阁女子所为。

楚王是个有野心的,这柳逢是他的伴读,如今让贤王看见,难免不会被抓住把柄,自己这个做皇兄的若不处理,还不知贤王会不会翻起一番波浪。

何况这柳依依情性骄纵,又如此无脑,根本不配与他婚配。

既然贤王在此,还是要表示一下才行。

楚王想到这里,盯了一眼柳逢道:“流泽,半月前有人说我身边的伴读跟了许久,不如换一换,我想了想觉得他说的有理,你以后便不用陪在我身边了,顾家的三郎是个人才,以后便由他伴读。”

柳逢大惊失色,急忙就要跪下,诉说自己是心中护私,一时失计,求楚王原谅。

但此时楚王是微服,他跪也不是不跪也不是。

只好一脸惊慌道:“……公子!我妹妹一时糊涂,我没有及时阻止妹妹胡闹,是我做错了,但伴读一事……”

楚王一个眼神,便让柳逢不再敢说话。

贤王看了看楚王,又看了看站在那边的段灵儿,只觉得这一脸雪辉的小女子,实在是灵巧聪颖,好看的姑娘她见了数不胜数,有意思的头脑却让他很感兴趣。

向段灵儿点了点头。

段灵儿并没有受他这份欣赏,反而像是要躲避什么一样,侧开了眼神。

她转开眼睛,正好对上谢辞那双真挚的眼睛,不知为何,瞬间感到心安定了些。

楚王瞥了一眼发着抖的柳依依,对比这个聪明伶俐的民女,柳依依的愚蠢简直让人厌弃。

虽然楚王对段灵儿也丝毫没有好感,但是此时他不想再为这件事耽误了心情。

转头对苏铭道:“你不是说你表弟在这边,快点叫来一起蹴鞠。”

苏铭有些张皇失措,他忽然反应过来眼前站着的可能不是平常人,但是他话已经说了出去也不好改口,便一指段煜道:“这就是我表弟,善于蹴鞠。”

哦?

贤王与楚王都把眼光投至段煜,段煜一愣,自己什么时候善于蹴鞠了?

茫然摇头道:“不是,我不会踢。”

苏铭装作急切道:“表弟,明明你几次都在为兄面前说自己十分善于蹴鞠,如今为兄推荐了你,你怎么又不会了?这几位公子都过来邀你踢,你如今说不会,合适吗?”

贤王疑惑地看着段煜,楚王瞪了一旁的柳逢一眼,柳逢拉住正在哭泣的柳依依,赶紧走了。

段煜结舌,不知如何解释,却见段灵儿走上来一步道:“苏家表兄,许是你听错记错了,我兄长说善于踢蹴鞠的人,不是他,是我才对。”

贤王和楚王登时来了兴趣,贤王道:“你这小女子善于蹴鞠?”

楚王一笑:“莫不是女孩儿家随便玩一玩,与男子的竞赛是不同的。”

段灵儿却正色道:“若民女能够赢了二位,请二位答应帮民女一个忙,这忙对二位来说轻而易举,也无关柳家兄妹的事。”

贤王道:“你说说看。”

段灵儿看了一眼自己身边懵懂,又单纯的哥哥,扬了扬声音:“若我赢了,请二位下午带我们兄妹二人,去诗会看一看。”

贤王一愣:“就这样请求?”

他本以为会是金山银山,官职前程之类,却是这样一个普通到不算请求的事情。

楚王也蹙起眉:“这算什么请求,你们想去便去就是。”

段灵儿却也不回答,只问道:“二位能否答应?”

贤王茫然地点点头,算是答应了。

段煜从段灵儿说出那要求之后,整个人就好像又活过来了,无论是在祭祖,还是刚才玩秋千的时候,段煜实际上心里都丧着气,他想要去诗会,想要多结识一些斯文清流,多与读书人打打交道。

如今,看着自己妹妹与谢家二郎配合得天衣无缝,不断赢得蹴鞠比分的时候,他觉得自己这个盼望就要实现了。

一炷香后,贤王心服口服地派了人,去给段府大夫人带话,说自己邀请段府七公子和九姑娘下午一同玩耍,大夫人又奇又气,攥紧了手指,却也只好答应下来。

楚王对诗会没什么兴趣,他摆了摆手,示意自己乏了,要先回驿馆休息。

宋彦忙不迭地去陪着回驿馆,谢辞便陪着贤王、段煜和段灵儿上了折路去扬州诗会的马车。

.

文人集会的源头,大概要上溯至《诗经》中去寻找。

段灵儿几人下了马车,这扬州诗会的举办地点是旧时老淮南王的东苑,老淮南王去世多年,他的子嗣凋零,这院子一直由他远方侄儿打理,每每借给诗会赚几两薄银。

今年诗会因有京城来的大东家,因此聚集了四方豪杰,苑中房檐相连,奇果佳树,瑰禽异兽,廖不毕备。

段天涯已早入了坐,这次诗会之客皆善属辞赋,宋知府、顾长风、以及顾长风的四堂叔顾大人等也在其列。

这大东家十分神秘,坐于一盏琉璃屏风之后,只听得声音却见不到面目。

扬州城内外有头有脸的官宦或者文人都坐于席中侧,离着二十多米外又是一纱帘,将尚无功名也无背景的普通文人搁置在侧,处于中间席的说话,大东家尚能听见,尾席的要发表言论,就显得声音小了些了。

段灵儿几人刚要进这府门,只听见贤王轻喊了一声“慢”。

回过头,只见贤王与自己侍卫说了两句,那侍卫便从马匹驮着的包袱里拿出一张面具。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