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前朝军人
如果说程处亮对罗天明的怀疑程度是一的话,那余威余司马就是二。而那赵六平则是一万。
经过上次剿灭山贼一役,程处亮愈发确定,这赵六平有鬼。
他绝不会是一个普通的农户。
程处亮回忆起当时,赵六平看那望远镜时候的神情,再想起他谈及蝎子岭地形路线时候的表现。
赵六平在盯着望远镜之时,眼神中透露出的,是一股渴望羡慕。
这说明他是个很识货的人,知道望远镜的战略意义。
而当商讨地形路线之时,他又表现很是镇定自若,思绪清晰。
再联想到之前,在阎氏兄弟被围追之时,他也表现得极为镇定,似乎没有被山贼吓倒。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程处亮对这个人生出了无限怀疑。
“殿下!”
此刻,那前往赵六平家中,看望他老母亲的锦衣卫已然回到程处亮身边。
“怎么样?”
程处亮问道,他很关心这锦衣卫调查的结果。
“此人确是这陕州本地人,他家中老母亲,也确为真实。此事,左右邻里都可以证明。”
锦衣卫汇报道。
这个结论,让程处亮有些失望。
但紧接着,锦衣卫又道:“不过此人并非一直都在陕州城里。
“据他同村的人说,这赵六平曾在年轻时候,离村参军,到武德年间才回来。之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陕州。”
程处亮眼前一亮。
照这样说来,那赵六平的一切行为就合理多了。
一个有过军伍经历的人,会处变不惊,会对望远镜格外青睐,这显然是合理的。
“只是……”
那锦衣卫还有话要说:“只是此人进的,并非是咱们大唐的军队,而是前隋的军队。”
“前隋?”
程处亮稍作思索,按说,大隋已经灭亡,一个前朝的军人,是不会对他程处亮有什么威胁的。
但是,程处亮还是有所担忧。
这赵六平的气度,绝非泛泛之辈,想必他在前隋,也不是无名之辈。
这样一个军人,在大唐初立之时,没有投身唐军,而是选择回家务农。
是不是他仍旧眷恋前朝呢?
而假如他真的眷恋前朝,那他接近阎氏兄弟,又有何目的?
想到这里,程处亮吩咐那锦衣卫,继续回到赵六平家中,先看顾他的母亲。
目前,程处亮还不打算就此放过赵六平。
他觉得此人还有值得深挖之处。
……
阎立德的房间内,阎氏兄弟二人正手持地图,研究蝎子岭地形。
“依殿下所说,那清风寨东侧,有一狭长小道可以直通洛州,咱们何不利用此道,修建公路?”
阎立本坐在兄长的床侧,手指地图道。
床上,阎立德胳膊上还吊着绷带,但他此刻看起来精神不错。
他摇了摇头,开口道:“但那条路过于狭窄,且有豁口直连南侧河流,万一河流倒灌,岂不危险?”
自己的提议被兄长反对,阎立本急了,他手点地图:“兄长,那北侧地势高于南侧,这水往低处流,怎么可能会流向地势较高的地方呢?”
“可是……”阎立德蹙着眉头,“那道路过于狭窄,而且两侧的情况尚不清楚,只怕不好拓宽道路……”
阎立德还是持否定态度。
“你……”阎立本将手中地图往床上一扔,“怎地如此糊涂,那北侧都是丘陵地带,想要拓宽道路,并不存在太大难度。你……”
这二人向来是兄友弟恭,但唯独谈及建造修筑之事,总是会有不同意见。
但眼下,阎立德吊着胳膊,这兄弟二人还能急眼,这倒叫程处亮哭笑不得。
此刻,程处亮正站在阎立德的门口,方才他走近房间,见二人正在探讨正事,不好打扰,只好在门外等候。
这一等,便见到了这兄弟二人争吵的场面。
轻轻叩响半开着的房门,程处亮笑道:“二位阎大人,吵完了没有?”
阎氏兄弟这才注意到程处亮,阎立本赶紧起身,拱手请程处亮进屋。
“让殿下见笑了!”阎立德尚靠在床上,不便行礼,他微微点头向程处亮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