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危机再起 - 大唐:我是大佬我摊牌了 - 明月天香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四百三十章:危机再起

当抵达长安,发现长安城戒严时,程处亮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李佑那边出事了。这几乎是下意识的,当他在陕州州衙,听到罗天明所说的“任务”之时,便已隐隐猜到此事。

罗天明的所谓“任务”,是让程处亮离开长安。

而程处亮离开长安,最利好的,有两股势力。

一是正在商业上与程处亮争斗不休的博陵崔氏,二,则是尚被关押在“燕王府”的李佑。

崔氏与罗天明并无瓜葛,但李佑与罗天明可就关系深了。

毕竟罗天明曾是阴世师的旧部,而李佑,则是阴世师的外孙。

罗天明是个背信弃义的小人,当年他能为了荣华富贵背弃阴世师,现在就同样会为了荣华富贵,再与阴家走到一起。

所以,程处亮得出了自己的猜测。

李佑背后的势力,与罗天明达成勾连,暗中陷阎氏兄弟于绝境,逼迫自己离开长安。

一旦自己离开长安,李佑就趁机逃离“燕王府”。

大学堂的凉亭之中,微风习习,颇为凉爽,但程处亮此刻心中却很是焦躁。

因为李佑逃离,已成既定的事实。

这落实了程处亮的猜测。

而最为重要的,是这猜测背后的前提条件。

那就是李佑背后的势力,有能力帮他逃离“燕王府”,甚至是逃离长安。

“是阴妃吗?”

坐在程处亮身旁,看着李佑案籍的马周开口道。

阴妃是李佑的母妃,若说这世上有谁希望李佑逃离,阴妃绝对是第一个。

程处亮不置可否。

他觉得仅凭阴妃一人,远远不足以完成这样惊天的阴谋。

阴妃是后宫妃嫔,她威望不小,但权力太少。

虽然贵为后宫皇妃,但毕竟亲生儿子已经被剥离了身份,弟弟阴弘智也已失势,被关在“燕王府”。

凭她目前形单影只的状况,一无法与说服罗天明帮他做事,二无法助李佑逃离“燕王府”。

“李佑,封地燕地幽州,授幽州都督……”

马周读着李佑的案籍。

这些过往的荣耀,都已随着李佑的燕王身份一起消散。

但他与燕地的关联,是否已随着身份的剥离而烟消云散呢?

程处亮不得而知。

“幽州长史季景行,阴弘智旧部,素与李佑相好……”

马周看着那案籍,一字一句道。

程处亮疑惑道:“一个长史,有何权势?”

马周既将这段拿出来念,说明他对这季景行,颇为留意。

但程处亮不以为意,长史头上还有刺史司马,这季景行区区一个长史,能有什么手段?

马周摇了摇头,道:“我说的,并非是幽州州衙的长史,而是幽州都督府的长史,也就是幽州军的实际掌控者。”

程处亮一惊,他再将那案籍拿过来看了一遍。

唐初时,为了开疆扩土,李渊在全国各地设立都督府,节制各地军事。

到了大唐稳定,为防都督府拥兵自重,这些都督府大多已裁撤。

但依然剩下几十个都督府,这些都督府,大多在边境重地,或处于战略要地。

他们不仅掌握一州的兵权,还节制周边州县的地方军事。

而这幽州都督府,节制周边近十州的兵力,其实力不可谓不强。

为了分封奖励诸王公重臣,各地的都督位,都是由这些王公贵族虚领。

实际的军权,大多由都督府的二把手掌握。

李佑这个幽州都督,也只是虚名,并无实权。

真正的权力,都掌握在幽州都督府的二把手,长史季景行手中。

但麻烦的就是,依锦衣卫搜集的资料显示,这季景行与李佑素来相好,极为支持李佑。

放下案籍,程处亮道:“也就是说,一旦李佑逃到幽州,那幽州都督府可能会起兵支持李佑,掀起战乱。”

马周面色凝重:“虽无任何证据,但这确是一种可能。要想规避这场战乱,就必须尽快抓住李佑。”

程处亮点了点头,李佑现在已不仅仅是一个在逃罪犯了,他可能会是一场兵祸的始作俑者。

“殿下,陛下召见!”

程三出现在凉亭边。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