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机会难得(2)
尤其是综合规划处,负责编制全省公路、水路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规划、中长期计划和年度计划这一块的工作,实权很大。当然了,也有在副调研员这个位置上过渡一下,然后更进一步到副厅长的,但不会是老陈,毕竟临近退休,这种机会微乎其微,所以主管人事的副厅长直言,鉴于老陈是老交通厅,老陈是继续当这个处长还是干副调研员,厅党组不勉强,尊重老陈的选择。
老陈这人想得开,这些年在厅里的各个处室转来转去的,处长当了这么些年,早就有些倦了,是该给年轻人让位了。迟退不如早退,处长权利再大也不是自己的,能在退休前解决副厅级待遇也是不错。老陈于是头一点,服从组织安排,愿意到副调研员的岗位上去发挥余热。
“厅里准备由谁来接任这个处长?”许一鸣问。
“你啊。”萧弘湘笑。
许一鸣自然不会当真,知道萧弘湘这是一句戏言。一来,他的挂职期未满;二来,这么重要的任命,作为当事人不可能事先听不到一丝风声,所以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估计还轮不到他许一鸣。
“你萧弘湘什么时候成厅长了?”许一鸣笑,如果萧弘湘是厅长,那这个处长由谁接手,萧弘湘有绝对的话语权,萧弘湘要他许一鸣接任,那就只会是他许一鸣,不会是其他人,表决的时候,厅党组肯定会同意。
萧弘湘笑,说他萧弘湘这辈子是没有可能当厅长了,但许一鸣有。
“因为什么?”
“你小子年轻啊,年轻就是机会。”萧弘湘说。
“你呢,不也正值当年。”
萧弘湘说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自己知道,要说业务能力,这个没话说,他有这方面的自信,但要说其他,只怕就经不起推敲了,这个许一鸣比谁都清楚。萧弘湘什么经不起推敲,自然不会是钱财,他不在乎这个。萧弘湘唯一让人头疼的只会是作风问题。当年组织部门对此类事情比较宽容,萧弘湘尚且坏在这个事情上,没能更进一步,更不要说现在了。现在不同以往,只要涉及作风问题,提拔绝无可能,一旦予以落实,停职都有可能。
“说你呢,怎么扯到这种破事上了。”萧弘湘笑。
许一鸣笑,说既然萧弘湘知道是破事,那他就应该约束自己,今不同昔,还是别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为好。萧弘湘说没办法,已有不良记录在身,怎么约束都是没用,所以他的仕途到此为止,不存在一丝奢望,今后就看许一鸣的了。许一鸣年轻有能力,不贪财不好色,肯定前途无量。
“你小子得把握住这次机会。”萧弘湘笑,“今后就看你小子的了。”
“这是机会吗?”许一鸣笑。
“怎么不是。”萧弘湘笑,“你不会告诉我,你对综合处处长这个位置不动心吧?”
许一鸣笑,说不想当处长那是假的,人在官场,谁都想进步。可萧弘湘这话却很有问题,他回省交通厅,不是自己想干嘛就可以干嘛的,尤其是处长这个位置,更不是他动心就可以得到的,得听从组织安排,组织上让他干嘛他就干嘛,哪怕将来回交通厅只干一个普通职务,他也得服从,由不得他挑肥拣瘦。他现在还在周洛挂职,按规定,时间不到,他不可能回去。所以对于这个处长的位置,想想可以,但当真却是不必。他的挂职期还有半年,综合处这么重要的处室,不可能虚位以待这么久,用不了半年,处长就会到位,等不到他许一鸣。
“就知道你小子会这么说。”萧弘湘笑,“老陈就任副调研员,也不是说走就走,还得过渡一下,等厅里任命了新的处长,办完交接,这时才把办公桌一搬,到副调研员的岗位上去发挥余热。”
“不都是这样吗。”许一鸣笑,“人事问题虽然复杂,但再怎么复杂,也用不了半年,估计至多一个月,人选就会敲定,新处长就会走马上任。综合以上,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个新处长可以是其他任何人,就是不会是许一鸣。”
“如果是这样,我萧弘湘也不会这么着急着找你。如果你小子没有任何机会,我告诉你这些,岂不是光给你许一鸣添堵,再无其他。我萧弘湘岂会干这种事。”萧弘湘说,“你的分析都对,如果是以前,你不去周洛挂职还好,一到周洛,机会等同于零,结果只会是这样,你小子还真是想想可以,当真大可不必。但这一次情况有些不同,新处长不可能这么快就到位,老陈只怕还得辛苦到年后。你说如果是拖到年后,这对你许一鸣是不是一个机会?”
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如果真是到年后才决定新处长的人选,过完年,就是三月开春了,到了那时,许一鸣也该回去了。许一鸣到周洛之时,戴德全对他有过承诺:有位置给许一鸣位置,没有位置也得给许一鸣腾出一个位置出来。戴德全真要是信守承诺,这对许一鸣还真一个机会。可官场有官场的规矩,按部就班就是其中之一,许一鸣不是从综合处下到周洛挂职的,综合处有自己的资深副处长,老陈退居二线,按规矩就得由综合处资深副处长按顺序接班,要不然许一鸣即便是当了这个处长,同事间也会有隙,将来的工作也不好开展。厅党组也明白这一点,一般不会这么干。
“说了这次情况特殊,你小子有的是机会。”萧弘湘说,“你这次得抓住。”
“特殊在哪?又该如何抓住?”许一鸣笑。
还真是情况特殊。按部就班、按顺序接位讲究的是资历,谁当副处长的时间长,谁就有接任处长的可能性,排名靠后的副处长想想可以,一般情况下没有这种机会。可资深副处长,有几个是许一鸣这种年轻干部?如此按部就班,自是弊端丛生,影响年轻干部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就是最大的弊病。
为了打破惯例,破除弊病。省委组织部这次准备另辟蹊径,准备在省直机关推进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的工作试点,让能者上庸者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