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如愿以偿(2)
许一鸣说郭省长是不是嫌贫爱富,这个他不清楚,但大领导嫌贫爱富那是肯定的,因为周洛的群众从来没有见过市委书记以上的领导到周洛来过,所以一直就这么认为。
“这个许县长同志胆子还真是不小,当面批评我们呢?铭群同志。”郭成敏看了李铭群一眼。
李铭群摆手:“郭省长多说了一个字,不是‘我们’,而是‘我’。我李铭群不在这个‘我们’之列,我倒是认同许县长的说法,周洛的群众是对大领导有意见,我认为有此可能,至少我在莲城市任书记的这三年,我没有见省级领导到周洛来视察过,郭省长这次到周洛,是第一个。”
“帮着说话呢?”郭成敏说。
“也就是一个事实,不存在帮不帮的。”李铭群笑。
郭成敏说许一鸣这个打击面挺广的,不但是批评他,而且顺带还把省委省政府的领导都批评了,这是间接地批评领导们不密切联系群众。
“许县长的批评我们肯定虚心接受,在这月的民主生活会上,我会就此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郭成敏看着许一鸣,“不过,许县长还是没有回答我,这个排山乡到底是不是周洛最穷的乡?”
许一鸣点头,说排山乡在周洛的最北部,是不是周洛最穷的乡镇有待考证,但其是周洛最穷的乡镇之一,这个肯定错不了,但只要杨林北部的匝道口一开,排山这个乡肯定可以首先脱贫致富,因为计划中的快速通道就从排山通过,其离高速最近,因此也就最先受益。
郭成敏头一点,发话:“不要总批评省长们嫌贫爱富,不密切联系群众,既然排山乡不是最穷,也是之一,那就有劳许县长带路,我倒要看看贫困县的贫困乡到底贫困到何种程度。”
这是许一鸣没有想到的,他还真没有想到郭成敏务实到这种地步,非要到排山乡眼见为实。虽然这是他许一鸣巴不得的事情,郭成敏看了排山乡的贫困状况,肯定对在杨林开匝道口有益,可郭成敏作为省领导真要跑到排山乡,还是有诸多不适,许一鸣觉得自己有必要提醒,他告诉郭成敏,县城通往排山虽然只有四十余公里,但是路况不好,还经常堵车,一来一回很耗时间,如果现在赶往排山,走走停停,回到县城只怕天色很晚。而且这一路上,基本上没有路边饭店,即便有,也得到集镇。
“吃喝拉撒都不方便。”许一鸣说。
郭成敏不管这些:“我只问许县长一句,你说了这么多困难,是不是排山乡有什么是我郭成敏不能看的?”
许一鸣摇头,说排山乡大山小山,一排接一排,排山之名就来自于此,排山乡除非了山清水秀,值得一看,其他还真没有什么好看的,群众穷得一塌糊,是不好让上级领导看到,但郭省长要看,也没有什么不能看,就那样。就怕领导一路颠簸,劳累,看后心里堵得慌。
“既然不怕,那就带路。”郭成敏说,“我郭成敏不怕累。”
郭成敏还说,既然群众在那么疾苦的地方生活都不怕,他郭成敏去看看又有什么,吃饭不方便就不方便,不是有一个方便的食品叫方便面么,这个肯定方便,大城市的街头巷尾,农村里的杂货铺都有,都能买到,实在不行,就吃这个,只要有一瓶开水就成。
“许县长该不会告诉我,排山连开水都找不到一瓶吧?”郭成敏说。
“这个没问题。”许一鸣说。
“那就出发。”郭成敏说,“至于肚子问题,到了那个排山乡再行解决。”
既然郭成敏都这么说了,那还能说什么,只能到了排山再说。
两辆中巴出了大院,警车和李铭群的座驾留下,用郭成敏的话说,不费那个钱。
“许县长别一直站着,多累,找个地方随便坐吧。”郭成敏手一摆,说。
后排有几个空座,许一鸣看了一下,觉得从县城到排山,即便不塞车,也要一个半小时,就这么坐在后排,在岔道口才说说话,指指路,未免有些可惜,浪费大好时间,此等时候,得抓紧时间向郭成敏多汇报才是,郭成敏是大省长,平时找他请示汇报的人很多,时间紧凑不说,他这个级别的官员平时也够不上,只能一个台上一个台下。这个时候却不一样,这是在周洛,他是周洛的副县长,是地主,今天应该是够得上了,而且现在是在车上,领导一般无所事事,有时间,也愿意多听几句。
许一鸣当即决定,不听从郭成敏的指示,不能随便找个座位对付,他扫了一圈,决定就近,驾驶员旁边凸起的引擎盖这地方不错,与郭成敏相距不足半米,即便一路摇摇晃晃,他说什么,郭成敏也能听得见。不管郭成敏在不在意,只要他一路滔滔不绝,总有一二句话让郭成敏记住。大省长,要记住像他这种下级副县长的话不容易,能有一二句让郭成敏记住,那就不错了。
许一鸣心说,此等时刻,有机会就得抓住,得主动,不能被动。不能等郭成敏一招手‘那个许县长,你过来一下’,自己再跑过去说,而应该自己往郭成敏面前凑,‘郭省长,我有话说’‘郭省长,请您听我说’,这样才能将省长绑架成功。
许一鸣屁股往引擎盖上一坐,与郭成敏李铭群面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