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化工行业 - 人在大明,从做豆腐开始 - 爱打赌的饺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764章化工行业

不就是破了一个酒桶嘛,还值得让一个大男人如此哭天抢地的掉眼泪?赶车的汉子继续抹着眼泪,抽抽咽咽的说道:“我辛辛苦苦干一个月,在赚三缗多一点,这个桶子就值二十几两银子,我可怎么赔的起?”

一桶酒就值二十几两银子?什么样的酒水这么值钱?

虽然现在的银子已经很不值钱了,但银子毕竟是银子。时下物价低廉,就算是上等的杏花村或者是有了些年份的陈年花雕,这样的一桶也不过五六两而已,而且这已经算是很高的价格了。

这样的一桶酒为何那么贵?

“杏花村?花雕?怎么能和酒精比?”

酒精?

这还是常森生平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字眼。

酒精是什么东西?

按照字面上的意思来看,所谓的“酒精”天然就应该是“酒水精华”,或者说是更好的酒。

在昏沉的暮色当中,常森看了看那个破碎的酒桶,立刻就意识到了一丝异常:装在桶里的东西并不是他理解当中的美酒醇酿,而是一种呈现出半流体状态的东西,这些掉落在路面上的固态酒精,就好像是一块块刚出锅的鱼胶。

常森从来都没有见过固态酒精,他还是把这东西当成了一般的酒水,甚至还小心翼翼的用手指捻起了一小块,放在舌头上尝了尝。

一股浓重的酒味顿时刺激的常森连连咳嗽,那种极度的辛辣顿时就从舌尖散布到了全身……

“工业酒精不能入口……”那个车夫很是关切的问了常森一句:“老人家你没事吧?你怎么能入口工业酒精呢?”

直到这个时候,常森才知道这种所谓的酒精和酒桌上的美酒根本就是两码事,这东西的烈度简直超乎想象,确实不适合直接服用。

但他反而更加的不能理解了:这东西的酒性如此之暴烈,而且还不能入口。不能入口的酒有什么用呢?

啥叫工业酒精?

“工业酒精就是……就是制造蓝铜所需之辅料,虽说本身没有毒性,但酒劲太大,是不能当酒入口的。”那个车夫还在询问:“连工业酒精都不知道,老人家也太没有见识了,您没事吧?”

堂堂的鄂国公,什么样的大风大浪没有见过?却被一个车夫说成是“没见识的老人家”,让常森很是有种哭笑不得的感受。

“我没事,我没事儿。”一边说着自己没事儿,一边和那些人一起,帮助这个车夫把残破裂开的酒桶装上了车子。

“这位赶车的把式,你说的工业酒精,我已经大致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只是你说的蓝铜又是怎么回事?”

常森绝对不是那种没有见过世面的乡下人,但他却真的不知道蓝铜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

铜有很多种,比如说最常见的黄铜,还有红铜,以及比较少见的紫铜,都不是什么稀罕物件儿,但蓝铜是何物?

蓝色的铜吗?

“老家人真的不知蓝铜为何物?您是从乡下地方来的吧?”

我?

从乡下来的?好吧,这根本就无所谓。

“蓝铜并不是铜,而是一种蓝色的好像水一样的东西,可以从中弄出铜来……至于到底怎么弄,我只是个赶车的,也不知道到底怎么弄,但肯定要用到这样的工业酒精……”

虽然这个车夫已经大致的解释了他说的“蓝铜”到底是怎么回事,但常森却越听越糊涂了。

所谓的蓝铜不是铜,而一种液体,却可以一系列的操作从中得到铜,所有的这些全都超出了常森的认知范畴。常森对于化工这个概念完全就是两眼一抹黑,反而更加的不懂了。

他只是隐隐约约的意识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杏花埠的这些学生们一定掌握了某种技术,可以从某种溶液当中提炼出铜。

这岂不就等于传说中的“点石成金”了吗?

若真是这样的话,这里的学生们就等于是掌握了近乎无限的财源。

在古代,铜本身就是和金银一样的硬通货,而且使用的范围比金银更加普及。若是杏花埠的学生们可以凭空得到大量的铜,基本就等于是拥有了永远都花不完的金钱……

这当然只是常森一厢情愿的天真幻想,是他对于化工这个行业一无所知的错误理解。但也从侧面说明了一个事实:杏花埠已经具备了湿法冶金的技术,而且这种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具备了规模化工业生产的能力。

把最后一点散落在地的“半固态工业酒精”收集起来之后,那个车夫就无可奈何的赶着马车离开了。

昏沉的天色已经全黑下来,沉沉的夜幕笼罩着这片“工业区”。

夜色之下的“工业区”依旧喧嚣热闹,金属碰撞的脆响,还有一阵阵不知道是在做什么的沉闷声响此起彼伏,从高耸的烟囱里冒出来的黑烟遮蔽了夜空,从冶炼炉里闹出来的红光又把漆黑的夜色照的通红。

对于常森来说,万家灯火才是他可以理解的景象,眼前这一片工业化生产的情形却让他觉得很是不可思议。

虽然他还无法理解什么叫做工业化生产能力,也不知道什么叫做“重工业”,更不知道“化工业”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但他却已经看出了一丝端倪。

这个“工业区”集合了百工百业,具有远远超出他想象的生产能力:矿石和生铁送到这里之后,这里的人们运用他完全无法理解的手段,生产种种不可思议的器物。

且不说这个工业区庞大的生产能力,仅仅是从生产性质而已,这里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就已经和传统意义上的纺纱织布完全不同了。这里就好像是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可以把常森很熟悉的物料转化成为各种各样的新奇玩意,至于整个生产过程和核心的生产技术,则是常森完全无法理解的!

朱允炆的狼山镇建立在“神权”基础之上,成虎臣的四水城则是典型的等贵贱均贫富,晋王的西山堡就是一座事实上的大军营。

杏花埠和其他那三个开拓区完全不同,这里完全建立在“生产”二字的基础之上

虽然这个杏花埠并不怎么输出粮米、布帛、盐茶等等传统的货物,但毫无疑问,这里就是所有开拓区的物资生产中心!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