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名与字 - 人在大明,从做豆腐开始 - 爱打赌的饺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664章名与字

“田男呐,到奏事处任职可不是什么好差事啊。”孔炳忠孔老大人说的推心置腹:“朝廷里的局面简直就是一团糟,尤其是那奏事处,也不晓得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稍有不慎就要背锅,你可不该接下这份差事呀。”奏事处的混乱局面有目共睹,不管谁去了都注定会惹上无穷无尽的麻烦,而且有极大的可能会象以前的两届“内阁”那样黯然下台。

虽说奏事处权力很大,但是连吴子山、常森这样的大人物都驾驭不住,更遑论他人?

正是有了这个惨痛的教训,很多官员都不再象以前那样对奏事处的职位趋之若鹜,而是有多远躲多远。毕竟奏事处的官员如同走马灯一般轮换,说不准哪天就会因为莫名其妙的事情倒台……这就是在拿自己的政治前途开玩笑。

“奏事处就是个大麻烦,到那边去任职其实就背黑锅的,这个道理晚生焉能不知?”李田男笑着解释道:“奈何这是杏儿姊姊的命令,晚生敢不遵从?”

既然是杏儿姊姊要把李田男召回去,莫说是一个小小的奏事处,哪怕前面当真就是刀山火海龙潭虎穴,只要杏儿用手一指,李田男也会毫不犹豫的冲上去。

“还是你们这些出身医学院的好啊,就算在奏事处做的不顺,还可以回来继续担任军职,如老朽这般的朝廷官员可不敢惹上奏事处这样的麻烦……”

孔炳忠孔老大人是真舍不得李田男走啊。

虽说孔炳忠是典型的清流派,属于朝廷那个体系的文官。而李田男则是正经的军人,而且是出身于医学院体系,但李田男这个人斯文儒雅,浑然没有行伍中人的粗鄙。更重要的是,李田男对于孔炳忠本人非常的尊重,所以这一老一少一文一武之间的合作相当愉快。

在二人合作的过程中,孔炳忠很识趣的从不干涉学生军事物,方方面面都很配合。李田男也对孔炳忠这个人表示出了极大的尊重,处处照顾他这个最高行政长官的体面、若是李田男走了换一个粗鄙的家伙上来,这种合作愉快的局面很有可能会荡然无存……

毕竟前任的北平布政使就是被学生们被“挤兑”走的。

而且这些学生大多是用军功的,万一他们对孔炳忠孔老大人不那么尊重,孔老大人这个布政使的位子根本就坐不安稳。

“晚生焉能不知老大人之心意?”李田男笑道:“晚生即将进京赴任,所以今次特意把接任者带了过来,与老大人一见。”

说话之间,李田男朝着门外喊了一句:“进来吧。”

走进来的这个人约莫二十多岁的年纪,身形比李田男略略的矮了一些,显得更加粗壮。

“给老大人引荐一下,这位就是我的学弟,他叫陈四毛,以后就由来接替晚生之职位。”

作为李田男的继任者,这个看起来其貌不扬的陈四毛就是北方事实上的最高军事长官了。

“竟然让小将军在门外等候,是老朽失礼了。”孔炳忠孔老大人很清楚的知道自己这个布政使能不能坐的安稳,眼前这个看起来很普通的年轻人将会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他表现的非常客套:“陈将军年少有为,真乃国之栋梁……”

“孔老大人谬赞了,晚生虽出身医学院,却只是个赳赳武夫,和田男学长相比相去甚远。以后和孔老大人共镇北方,还望孔老大人多多指教。”

作为李田男的接替者,这个陈四毛虽然自称是“赳赳武夫”,但却绝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那种粗鄙武人。他和李田男一样,面对孔炳忠孔老大人之时,都是执了晚辈子侄之礼。

“四毛啊,你不是一直想给自己取个字么?”李田男笑道:“今天你算是来对了,孔老大人乃是文坛领袖儒门宗师,就让孔老大人帮你取个响亮的字号吧。”

“晚生敢请孔老大人赐一个字。”

古人说的“名”和“字”其实是两个概念,比如说岳飞就是岳名飞字鹏举,关羽则是姓关名羽字云长。

不过呢,普通人大多只有名而没有字,只有那些读书人或者是有了功名的,才会拥有除了“名”之外的“字”。而且每一个的“字”都是很有讲究的,大多是找有名望的读书人或者是自己的师长辈来取一个字,所以又被称为“赐字”。

能给本地的最高行政长官“赐字”,这个举动本身就表示出了对孔炳忠的极大尊重。

孔老大人当然明白这一层意思,不由得捻须而笑:“老朽虽读过些圣人文章,也不过是寻章摘句而已,既然陈将军如此,老朽就腆着脸拿一回大,好好的给陈将军取个响亮的字号。”

父母给孩子取名字的时候,可以比较随意一些,比如说陈四毛这个名字吧,就是因为他在家行四,他的兄长分别叫大毛、二毛、三毛,所以他就顺理成章的叫做“四毛”。

穷苦人家出生的孩子,随随便便有好名儿也就可以了,根本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但“赐字”可就不一样了,必须仔细斟酌,不仅要贴切,而且一定要有非常美好的寓意才行。

“陈将军仙乡何处?”

“我老家在黄州府的麻城县。”

“麻城?那就是东楚陈氏那一支了。”孔炳忠孔老大人用三个手指捻着胡须,眯缝着眼睛说道:“陈氏一族乃是舜帝后裔,秦汉时期分为两支,一支是颍川陈氏,就是西汉开国陈平他们那一支,另外一支就是你们东楚陈氏这一支了。”

孔老大人果然不愧是文坛领袖人物,连陈四毛自己都不知道的家族历史,他却能说的清清楚楚有理有据。

“你们东楚陈氏这一支人才荟萃,陈泰,陈佐都是出自东楚一脉,就连闽浙一带的陈氏宗族都是从你们这一支分出去的。有了,不如就以周英为字。”

陈四毛做出一副晚辈请教长辈的恭敬神态:“晚生才疏学浅,不知这周英二字有何寓意?还望老大人指教。”

“周公曾言,王祭不英,无以祚天……”

孔炳忠给陈四毛取“周英”为字,那是非常讲究的,这两个字的来历非常非常的大:所谓的周英,其实就是特指一种生长于楚地的茅草,是楚王供奉给周天子的祭天之物。四毛当中的那个“毛”本身就有草木的意思,孔炳忠用“周英”为字,已经谙合了四毛的本名。

就好像秦朝的“秦”字最初只是表示一种苜蓿最终却成了一个响亮的国号,“周英”这种植物,不仅代表了诸侯王对天子的忠诚,还是一种荣耀,有点类似于“秦”字的本意,但规格却更高。

毕竟“秦”的本意只是用来喂马的植物,而“周英”却是用来祭祀上天的。

“晚上感谢老大人赐字之恩,以后晚生就叫陈周英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