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超然地位
正月十七,酉时初刻前后。当鄂国公的轿子来到张府门前之时,已是华灯初上时分。
虽然张府的大门已经洞开,常森却不敢乘着车轿进入,而是立刻喊了一声:“住轿。”
想当年,太祖洪武皇帝和孝慈高皇后来到张家的时候,都是走着进去的,常森又怎么敢大马金刀的坐着轿子进入呢?
通禀过后,常森连最贴身的随从都没有到,踩着小碎步来到了二道门,还没有进入正堂呢就朗声报了一声门:“晚辈常森漏夜来访问,只怕又搅了老舅爷的清闲……”
“鄂国公请进。”
听到这个声音,鄂国公常森才迈步进入正堂。
五檩的正堂显得极是宽敞,每一根内厅柱旁都放着一个暖手的铜炉,虽然炉火熊熊却没有丝毫的烟火气,暖烘烘的气息顿时扑面而来。
通常情况下,作为客厅使用的正堂都会安置条案,条案之前则是宾主座位。但张府的格局阵列却不是这个样子:条案之前摆着三把带副手的圈椅,作为主人家的张老爷根本就没有坐在最上首的“主位”,而是坐在最末尾的第三把椅子上。
一般的富贵人家,都会在条案的上方悬挂“厚德传家”之类的牌匾,张府的正堂之内也挂了一副这样的牌匾,不过牌匾上却写着四个大字:不讳龙凤。
悬挂在家里最显眼处的牌匾,大多是出于名家手笔,但这四个字却粗鄙的很……
进入正堂之后的常森,并没有象绝大多数登门拜访的客人那样和张老爷寒暄客套,而是满脸肃穆之色,朝着“不讳龙凤”这四个字拜了一拜。
“鄂国公真的贵客,请坐,请坐……”
正堂之内明明有三把椅子,常森却坐下,只是神态谦恭的说道:“老舅爷说笑了,在这座堂内,安有我辈之座位?晚辈站着回话就好。”
虽然常森位高权重,但这里确确实实没有他的座位。
想当年,太宗文皇帝朱标还是太子之时,在这里都是站着说话的。
虽然正堂之内的三把椅子还空出两把,却不是给人坐的,而是一种专门的“供奉”:空出来的那两把座椅,只有太祖洪武皇帝和孝慈高皇后可以坐,自从这朱元璋夫妇离世之后,普天之下再也没有人敢坐那两把椅子了。
纵观整个封建王朝史,皇帝能够到大臣家里坐一坐,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荣耀。作为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和孝慈高皇后一起到张府来做客,足以说明这位张老爷的身份有多么尊崇了。
虽然常森就是太宗文皇帝一朝的国舅,是当今天子朱允熥的嫡亲娘舅,但是和这位“张老舅爷”比起来,还差着一个档次呢。
张德祖,乃是大明王朝地位最高的“外戚”,供奉在条案之上的“不讳龙凤”四个字,就是出自朱元璋的手笔。
张德祖之所以被常森称为“老舅爷”,就是因为他是孝慈高皇后的“兄弟”。
众所周知,孝慈高皇后马氏乃是郭子兴的义女,而早年间的朱元璋则是郭子兴的部曲。想当年,郭子兴准备把孝慈高皇后嫁给朱元璋的时候,曾经征求过马皇后本人的意见。少女时代的马皇后其实对于朱元璋本人并不怎么满意,曾经说过一句:“闻朱氏元璋者,貌甚丑。”
没有哪个少女愿意嫁给一个样貌丑陋的丈夫,贤惠豁达也孝慈高皇后者也不能免俗。
朱元璋的样貌……肯定不是什么风度翩翩玉树临风的美男子。
当时的张德祖是郭子兴众多义子当中的一个,作为马皇后的“异姓兄弟”就说了一句:“吾姊亦丑,大丈夫者当论功业,何论样貌?”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说姐姐呀,你也不是什么美女,嫁人看的是能力和功业,别光看脸蛋。
正是因为这句话,让少女时代的马皇后下定了决心,最终嫁给了朱元璋……
后来,有人拿他的这句话做文章,说他“诽言帝后,其心何哉?”
你说皇帝和皇后全都样貌丑陋,你到底是什么居心?
当时正是朱元璋大肆屠戮功臣的关键时刻,随便揪住一点小辫子就能抄家灭族,当初促成朱元璋和马皇后婚事的这句话反而成了最大的罪证。可把张德祖给吓坏了,赶紧上疏请罪。
于是乎,朱元璋和马皇后带着还是太子的朱标,亲自来到张府温言宽慰,并且说出了“帝后玉成,盖因一言慨然见惠,故而不讳龙潜之言,不讳龙凤之事,存故旧之情,报德施之恩……”
朱元璋的意思就是:我们两口子能够成为夫妻,就是因为你当初的几句美言。你是我们的故人,不会有那么多的忌讳。
敢说朱元璋和马皇后两口子“貌甚丑”,说了之后还什么事情都没有的,也就只有张德祖一人而已。
因为马皇后没有嫡亲的兄弟姊妹,所以在和朱元璋成亲的时候,张德祖这个“异姓兄弟”就是她的“伴嫁兄弟”,在婚宴之上坐在主位,徐达、常遇春、汤和等人给他劝酒……这个地位和资历,还用多说什么吗?
孝慈高皇后素以“贤后”之名著称于世,她严格禁止娘家人利用自己的关系谋取地位权势,在她的劝说之下,张德祖很懂事的主动放弃了封侯的机会。孝慈高皇后素来节俭,却唯独关照张德祖这个小兄弟,总是隔三差五就把自己的体己钱赏给他一些,虽然这些钱并没有多少,却是一种极具象征意义的政治待遇……
虽然张德祖这个人地位崇高,被很多人称为“老舅爷”,但他并不掌权,所以才能躲过洪武年间的政治动荡和腥风血雨,始终保持着超然的地位。
“鄂国公啊,你们的那个事情……”张德祖捻着花白的胡须,说的云淡风轻:“我已是这般年纪,又素来不问政事,我看还是算了吧……”
虽然张德祖明显没啥兴趣,但常森却依旧不肯死心,还在苦苦劝说:“眼下的这个局面,也就只有老舅爷这般德高望重的开国旧臣,才能镇得住荆、襄之局面,这湖广布政使一职唯有老舅爷才能胜任啊。”